导论 苗岭新城——凯里市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1
一 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城市化? 2
二 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工业化? 3
三 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市场化? 5
四 结论 6
第一部分 经济结构转型调查研究 9
第一章 凯里市:工业化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9
一 问题的提出 9
二 关于工业化研究文献的简要回顾 9
三 凯里市经济结构现状 11
(一)所有制结构 11
(二)产业结构 12
(三)就业结构 18
四 凯里市经济结构特征 18
(一)人均GDP 20
(二)产业结构 20
(三)城市化水平 22
(四)就业结构 23
五 结论 24
第二章 凯里市的城镇化及其路径选择 26
一 凯里市城镇化路径的选择 26
二 凯里市发展历程 26
(一)凯里市的历史沿革 26
(二)凯里市的城镇发展概况 27
(三)近10年来凯里经济及城镇化发展建设情况 28
三 “增长极”理论在凯里市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过程中的指导参考意义 32
(一)“增长极”理论 32
(二)当下凯里市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实践 35
(三)“增长极”理论映射下的凯里城镇化建设 37
(四)“增长极”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实践矛盾与对策 39
四 凯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关注的人口迁移和生态保护 40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40
(二)人口迁移理论与凯里人口城镇化核心 41
(三)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理念 43
五 结论 44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凯里市少数民族城市文化产业化转型再构 45
一 问题提出:“四化”并推和经济理性驱动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城镇化 45
二 国内外文化产业及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研究述评 46
三 凯里市民族文化产业化转型过程 48
(一)凯里市民族传统文化资本空间结构 48
(二)乡村旅游的兴起和苗族文化旅游业发展 49
(三)凯里市成为黔东南州第三产业发展核心区和文化旅游聚散地 50
(四)凯里市第三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产业化深化 53
四 凯里市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59
(一)民族文化事业供给公益性文化产品 59
(二)民族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61
(三)政策制度决定民族文化产业的格局 63
(四)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多维视角 65
(五)民族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66
(六)民族民间文化的多重困境 67
五 民族文化产业化转型动因分析 68
(一)经济全球化席卷到民族地区 68
(二)文化消费市场延伸拉动民族文化资本化 69
(三)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性转型 69
六 民族文化产业化转型再构 70
(一)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复兴 70
(二)民族文化“民族性”的再构 71
(三)民族文化的“公共性”兼“经济性” 71
七 结论 72
第四章 民族医药的制度创业:苗侗医药及其理论探讨 74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74
(一)问题的提出 74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 75
二 理论回顾、分析框架和资料来源 77
(一)理论回顾 77
(二)分析框架 80
(三)资料来源 80
三 制度创业及其过程:对苗侗医药的分析 81
(一)苗侗医药的基本情况 81
(二)苗侗民族医药制度创业的动因 84
(三)苗侗医药的制度创业主体 100
(四)苗侗医药的制度创业过程 103
(五)苗侗医药的制度创业成果 111
四 结论 114
第五章 劳务输出30年——凯里的外出打工及其对家乡影响 117
一 问题的提出 117
二 相关文献综述 117
(一)国外文献综述 117
(二)国内研究现状 118
(三)简单的评述 119
三 分析框架:把国家(政府)、市场和社会当作三种资源配置 119
(一)推拉理论 120
(二)新经济社会学的制度主义 120
(三)社会网络理论 121
四 凯里外出打工30年 122
(一)发展历程 122
(二)外出打工者对家乡的影响 135
(三)外出打工者的回流:值得重视的人力资本 138
五 结论 140
第六章 凯里市农村贫困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减贫成效 141
一 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简述 142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 142
(二)有关中国及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研究 143
二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44
(一)数据、资料来源 144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144
三 凯里市农村贫困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47
(一)凯里市的基本情况 147
(二)凯里市农村贫困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55
四 凯里市农村反贫困的实践、成效和对策建议 181
(一)凯里市的扶贫开发历程 181
(二)凯里市扶贫开发实施效果的评估 187
(三)凯里市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195
第二部分 社会结构转型调查研究 201
第七章 凯里市的社会结构转型 201
一 问题的提出 201
(一)凯里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201
(二)国内外关于社会结构的相关研究 202
二 凯里市的社会结构现状与变迁 204
(一)人口和家庭结构 204
(二)就业结构 211
(三)收入分配结构 216
(四)消费结构 220
三 凯里市社会结构总体评析 228
(一)凯里市社会结构 228
(二)凯里市社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229
第八章 凯里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制度创新 231
一 研究背景 231
(一)文献梳理 231
(二)凯里市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简介 233
二 凯里市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及其分析 233
(一)凯里市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 233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39
三 凯里市的养老保障及其分析 244
(一)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 244
(二)老龄补贴/高龄津贴制度 248
(三)对凯里市养老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 253
四 凯里市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255
(一)凯里市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255
(二)凯里市五保供养制度运行情况 257
(三)凯里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257
(四)社会救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58
五 凯里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的总体评价 262
(一)凯里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的总体特点 263
(二)凯里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挑战及相应建议 264
第九章 凯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衍变和现代建构 267
一 引言 267
(一)问题的提出 267
(二)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综述 268
二 凯里市公共文化体系的历史衍变 271
(一)凯里市苗族传统文化基础体系 271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文化事业(1978—1992年) 274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文化事业(1992—2002年) 275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构(2002年至今) 277
三 凯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构建 279
(一)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 279
(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内容 280
(三)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条件 281
(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多元化 284
四 全球化下的凯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征分析 287
(一)民族性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 287
(二)地域性的凯里公共文化服务全球 289
(三)在市场消费中彰显民族文化经济的主体性 291
五 凯里少数民族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分析 292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层次需求短缺 292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杂糅 293
(三)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缺乏活力 294
(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295
六 结论 295
第十章 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凯里市的教育工作 296
一 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296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296
(二)加大资金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297
(三)夯实基础,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99
(四)规范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300
(五)加强督政督学,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300
二 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01
(一)各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工作丰富多彩 301
(二)开展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取得的成绩及影响 303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04
(一)普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04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05
四 结论 306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06
(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07
(三)促进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 309
(四)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311
五 建议 313
(一)教育要为凯里经济的后发赶超储备人才和培养人才 313
(二)切实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313
(三)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314
第十一章 转型时期凯里市的民族关系 315
一 凯里市民族概况 315
二 把民族问题作为社会总问题一部分加以解决的实践 318
(一)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318
(二)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319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320
(四)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四项教育和“六进活动” 321
(五)帮助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建设,构建民族和谐 321
三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22
(一)关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 322
(二)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323
四 结论 325
五 建议 328
第十二章 现代视域下凯里市苗族的婚姻变迁 332
一 引言 332
(一)问题的提出 332
(二)关于婚姻的相关理论思考 332
(三)本研究的主题和设想 333
二 凯里市苗族的分布:支系与婚姻圈 334
(一)凯里市苗族的地理分布 334
(二)凯里市苗族的支系与婚姻圈 335
三 游方活动的变迁 336
(一)游方的传统 336
(二)游方的变迁 339
(三)小结 341
四 婚姻仪式的简化 343
(一)传统苗族婚姻仪式 343
(二)现代婚姻仪式 346
(三)小结 347
五 缓落夫家的消亡 348
(一)缓落夫家 348
(二)缓落夫家不再 349
六 舅权的弱化 351
(一)舅权的实质 351
(二)舅权的衰弱 354
(三)舅权仪式化的解读 354
七 婚姻纠纷的解决 355
(一)传统婚姻纠纷的解决办法 355
(二)现代婚姻纠纷的解决办法 356
八 结论与分析 357
结语 359
关键词索引 360
后记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