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与法律制度创新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促进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长青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40280272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知识扩散和应用途径的大学知识产业化过程近年来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本书以“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发展状况和美国、英国、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大学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基本定位、法律机制、模式构建及相关政策建议,试图揭示大学知识产业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促进大学与产业建立更加紧密的科学研究合作关系,推动以创新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本书适合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中关心“知识产业化立法”问题的师生和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关心此类问题的社会公众参考。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论题由来和基本立意 1

1.1.1 基于对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实践的关注和思考 7

1.1.2 基于对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知识产业化新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10

1.1.3 基于对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15

1.1.4 基于对大学知识产业化法律规范诉求的关注和思考 16

1.2 研究的历史进展和基本概况 20

1.2.1 关于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研究 20

1.2.2 关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研究 23

1.3 研究的框架设计及主要方法 25

1.3.1 研究的框架设计 25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6

1.4 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基本假设 26

1.4.1 研究的逻辑起点 26

1.4.2 研究的基本假设 30

1.5 研究的基础性概念范畴 31

1.5.1 产业 31

1.5.2 大学知识产业化 34

1.5.3 制度与制度创新 35

1.5.4 立法 39

1.5.5 技术和技术转移 40

1.6 研究可能的学术创新和不足之处 43

1.6.1 研究可能的学术创新 43

1.6.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44

第2章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理论基础 45

2.1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45

2.1.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之概念范畴 46

2.1.2 新制度经济学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 68

2.2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博弈论分析 86

2.2.1 博弈论的基本内涵 86

2.2.2 博弈论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 87

2.3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解读 89

2.3.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 89

2.3.2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 92

2.3.3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 98

2.4 法学视域中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法律渊源 99

2.4.1 法律渊源之内涵 99

2.4.2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法律渊源 100

第3章 大学知识产业化兴起与发展的国际考察 107

3.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背景和驱动力 107

3.1.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背景 107

3.1.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驱动力 130

3.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 137

3.2.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一:赞助研究 138

3.2.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二:合作研究 139

3.2.3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三:知识转移 140

3.2.4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四:技术转移 140

3.2.5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五:兴办企业 143

3.3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国际考察 144

3.3.1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 145

3.3.2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 162

3.3.3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 175

第4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发展与立法促进 185

4.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发展 185

4.1.1 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知识产业化:从起步、破坏到恢复 186

4.1.2 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知识产业化:从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到完善 187

4.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促进 203

4.2.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必要性 204

4.2.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可行性 213

4.3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法治功能 219

4.3.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规范功能 220

4.3.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社会功能 223

第5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227

5.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基本定位 227

5.1.1 立法定位的基本问题 227

5.1.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定位 228

5.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法律关系调整之主要内涵 230

5.2.1 科技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基本任务 230

5.2.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法律关系调整之主要内涵 232

第6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法律机制 243

6.1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产权机制 244

6.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及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知识产权范畴界定 244

6.1.2 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知识产权的特点与产权保护的理性思维 246

6.1.3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产权机制 258

6.1.4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产权机制的建立 266

6.2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风险机制 277

6.2.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风险分析 278

6.2.2 风险投资的范畴及其在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作用 284

6.2.3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风险投资 289

6.2.4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风险机制的建立 296

6.3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政府服务机制 307

6.3.1 政府经济职能的诠释 307

6.3.2 大学知识产业化政府服务机制的建立 316

6.4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权益保障机制 321

6.4.1 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保密协议机制 322

6.4.2 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合作合同机制 325

6.5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337

6.5.1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338

6.5.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时大学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 347

第7章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国际考察与比较 353

7.1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 353

7.1.1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概况 353

7.1.2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实效 364

7.2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 368

7.2.1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政策)的发展 368

7.2.2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政策)的效果 382

7.3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 383

7.3.1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发展 383

7.3.2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成效 396

7.4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比较 400

7.4.1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相同点 400

7.4.2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不同点 408

第8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模式构建 411

8.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立法的基本状况与问题 411

8.1.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立法的基本状况 411

8.1.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立法存在的问题 414

8.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模式构建 417

8.2.1 宏观制度创新之国家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 419

8.2.2 中观制度创新之地方政府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 437

8.2.3 微观制度创新之大学内部知识产业化制度创新 440

8.3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法律实施建议 448

8.3.1 制定《大学技术转移与知识产业化法》 448

8.3.2 成立中国大学技术转移与知识产业化咨询指导委员会 449

8.3.3 建立健全大学知识产业化中介服务机制 449

8.3.4 建立健全大学知识产业化科技评估机制 453

结语 455

参考论文及著作 457

后记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