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发展简史 3
第二节 基本符号与定义 7
第三节 相关研究资讯 13
第四节 为什麽要学习潜在变项模式? 24
第五节 本书结构与导读 27
第一篇 理论篇 33
第二章 背景知识 33
第一节 相关分析 33
第二节 迴归分析 39
第三节 路径分析 44
第四节 因素分析 49
第三章 潜在变项模式简介 55
第一节 学习步骤 55
第二节 测量模式 57
第三节 结构模式 64
第四节 因果模型图 67
第四章 潜在变项模式建构 73
第一节 模式叙列 73
第二节 模式辨识 83
第三节 参数估计 87
第四节 适配度检定 94
第五节 模式修正 96
第六节 交叉验证 102
第五章 适配度检定 111
第一节 适配度的检定原理 111
第二节 整体适配度指标 114
第三节 比较适配度指标 120
第四节 精简适配度指标 124
第五节 其他适配指标 127
第六节 适配指标的判断规准 130
第六章 电脑程式与路径关系图 137
第一节 电脑程式的执行程序 137
第二节 LISREL程式指令摘要 140
第三节 SIMPLIS程式指令摘要 151
第四节 路径关系图 163
第五节 基本模型图及范例程式 168
第七章 相关研究议题 185
第一节 一些衍生的问题 185
第二节 多群组样本分析 196
第三节 交互作用模式分析 200
第四节 潜在成长曲线模式分析 209
第五节 多层次结构方程式模型 212
第二篇 基础实作篇 225
第八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一:迴归模式分析 225
第一节 研究问题 225
第二节 模式建立 226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227
第四节 结果解释 230
第九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二:路径分析 237
第一节 研究问题 237
第二节 模式建立 238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239
第四节 结果解释 246
第十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三:测量模式分析 255
第一节 研究问题 255
第二节 模式建立 256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257
第四节 结果解释 262
第十一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271
第一节 研究问题 271
第二节 模式建立 273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274
第四节 结果解释 284
第十二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五:不可逆式结构模式分析 293
第一节 研究问题 293
第二节 模式建立 294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296
第四节 结果解释 310
第十三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六:可逆式结构模式分析 319
第一节 研究问题 319
第二节 模式建立 320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321
第四节 结果解释 331
第十四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七:次序变项的结构模式分析 340
第一节 研究问题 340
第二节 模式建立 342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343
第四节 结果解释 351
第三篇 进阶应用篇 359
第十五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八:多群组样本测量模式分析 359
第一节 研究问题 359
第二节 模式建立 360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361
第四节 结果解释 370
第十六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九:多群组样本结构模式分析 380
第一节 研究问题 380
第二节 模式建立 381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384
第四节 结果解释 416
第十七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十:CFA在MTMM方法上的应用 439
第一节 研究问题 439
第二节 模式建立 441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444
第四节 结果解释 465
第十八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十一:交互作用效果结构模式分析 469
第一节 研究问题 469
第二节 模式建立 471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473
第四节 结果解释 486
第十九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十二:潜在成长曲线模式分析 491
第一节 研究问题 491
第二节 模式建立 493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495
第四节 结果解释 511
第二十章 程式与范例举隅十三:多层次结构模式分析 527
第一节 研究问题 527
第二节 模式建立 529
第三节 实徵资料分析 530
第四节 结果解释 535
参考书目 537
名词索引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