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报告 2
第一章 发展概况 2
一、中国旅游业的世界地位 2
(一)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
(二)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 3
(三)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 5
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6
(一)出境旅游:持续高位增长 6
(二)入境旅游:波动放缓增长 7
(三)国内旅游:稳步强劲提升 8
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 8
(一)发展环境特点 8
(二)市场消费特点 12
(三)行业运营特点 20
(四)行业发展特点 23
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热点 24
(一)各界力推首部《旅游法》 24
(二)中国高速公路首次实行“黄金周”免费通行 24
(三)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 25
(四)在线旅游市场掀起价格大战 25
(五)首部《中国旅游大辞典》面世 25
(六)首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召开 26
(七)邮轮旅游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26
(八)中国成功举办“俄罗斯旅游年” 26
(九)5A级景区和五星级酒店结束成就“终身”制 27
第二章 产业分析 28
一、住宿接待业 28
(一)发展现状 28
(二)特征分析 57
(三)问题剖析 63
二、旅游景区(点) 66
(一)发展现状 66
(二)发展特征 78
(三)发展问题 81
(四)5A级旅游景区研究 84
三、旅行社业 100
(一)发展现状 100
(二)特征分析 109
(三)问题剖析 110
第三章 发展评价 113
一、评价原则 113
(一)科学性、权威性原则 114
(二)系统性、层次性原则 114
(三)主体性、针对性原则 114
(四)可比性、可量化、可行性原则 114
(五)潜在性、引导性原则 115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5
(一)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别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借鉴 115
(二)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119
三、评价过程 125
(一)数据获取 125
(二)评价方法 126
四、评价结果 127
(一)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 127
(二)重点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 142
第四章 发展对策 148
一、政府层面 148
(一)旅游法规建设 148
(二)旅游信息化建设 149
(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52
(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53
二、行业层面 155
(一)饭店住宿 155
(二)旅游景区 158
(三)旅行社业 160
第二篇 专题报告 164
专题一 海洋旅游发展专题报告 164
一、世界海洋旅游发展 164
(一)世界海洋旅游发展概况 164
(二)世界海洋旅游发展历程 165
(三)世界海洋旅游发展模式 167
(四)世界海洋旅游发展新趋势 168
(五)世界海洋旅游发展案例借鉴 169
二、中国海洋旅游发展 170
(一)中国海洋旅游资源类型 170
(二)中国海洋旅游发展模式 175
(三)中国海洋旅游新蓝海——三沙旅游 181
(四)中国海洋旅游未来发展展望 188
专题二 城市旅游市场专项——2012年武汉旅游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191
一、2012年武汉旅游业发展的市场背景 191
(一)旅游业呈现大幅增长 191
(二)旅游业发展潜力显现 192
(三)旅游市场规范化启航 192
二、2012年武汉旅游市场调研总体特征 193
(一)来汉目的 193
(二)地域来源 194
(三)受访游客总特征 197
(四)受访游客旅游行为特征 200
(五)受访游客在汉旅游消费特征 202
三、武汉市场主要游客群旅游行为特征 206
(一)主要客源地:河南、湖南和广东游客群 206
(二)最活跃的市场:大学生游客群 213
(三)武汉人游武汉:居民游客群 217
四、游客印象与评价 219
(一)城市景观美化程度高,建筑有特色,自然景观优美 219
(二)历史文化和市民生活方式得到很好的维护与传承 220
(三)餐饮设施与服务好,汉味小吃文化盛行 220
(四)景点可进入性好,商品与服务价格较合理 221
(五)国内外游客居民友好与城市安全的认可度差异较大 221
(六)城市内部文化艺术氛围有待提升 221
(七)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222
(八)城市内部交通和环境清洁有待改善 222
专题三 高铁背景下中国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223
一、高铁发展概况 223
(一)发展历程 223
(二)高铁的分类 226
(三)国际高铁典型发展模式透析 227
二、高铁背景下中国城市旅游业发展 230
(一)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城市旅游日益火爆 230
(二)旅游交通工具升级,散客队伍逐渐壮大 230
(三)旅游空间不断扩大,客源市场重新洗牌 231
(四)旅游模式发生改变,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232
(五)旅游业态不断更新,产业融合更为紧密 232
三、国内高铁城市旅游发展实证研究 235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235
(二)指标选定及研究思路 235
(三)数据分析过程 237
(四)数据分析结果 238
(五)结论 240
四、国内高铁城市发展趋势展望 241
(一)核心枢纽城市的旅游集中度更高,旅游发展前景更好 241
(二)三线城市的旅游资源外流趋势加剧,发展速度有待加强 242
(三)中部城市群奋起直追,长三角城市圈稳居榜首 243
(四)城市休憩产业面临革新,高铁城市旅游呼之欲出 245
参考文献 247
附录 251
一、我国各省域旅游竞争力各评价指标计算结果 251
二、我国各省域旅游竞争力计算结果一览表 277
三、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各评价指标计算结果 340
四、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计算结果一览表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