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美育的本质与价值 7
一、美育本质与美育价值研究简介 8
(一)美育本质研究简介 9
(二)美育价值研究综述 15
二、美育本质探讨 17
(一)美的本质 17
(二)美育的产生和美育的本质 32
三、美育的价值 35
(一)美育的本体价值 35
(二)工具价值 36
(三)美育价值的阈限 37
第二章 普通中小学美育发展的艰难历程 41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美育的初春 42
(一)美育地位得到确立 42
(二)发展中小学美育的措施 44
(三)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46
二、美育地位开始下降 49
(一)美育地位下降 49
(二)“美育”在人们视野中的消失 51
(三)发展中小学美育的措施 52
(四)成就与问题 54
三、美育的寒冬 59
(一)包括美育在内的教育受到冲击和破坏 59
(二)把文艺、美、美育当作“封、资、修”加以批判 59
(三)文艺、美育的政治化 61
(四)学生审美素质低下,美丑不分 64
四、美育的复苏 66
(一)美育处于二级地位 66
(二)对美育的呼吁和恢复美育一级地位的努力 68
(三)发展中小学美育的措施 71
(四)成就与问题 74
五、美育的春天 79
(一)美育地位的起伏不定 79
(二)加强中小学美育的呼吁和举措 82
(三)中小学美育的课程设置 87
(四)中小学美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 89
(五)成就与问题 90
六、美育的初夏 95
(一)美育一级地位的恢复 96
(二)发展中小学美育事业的一些重大举措 98
(三)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对美育的加强 101
(四)成就与问题 102
第三章 影响和制约美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09
一、毛泽东提出的“三好”和1957年教育方针的深远影响 110
(一)毛泽东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的深远影响 110
(二)毛泽东提出的“三好”的深远影响 114
(三)“三好”的由来与1957年教育方针取消美育的根源探讨 116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直接提出美育 121
三、社会与个人需要不急切,应试教育的影响 127
(一)个人需要不急切 127
(二)社会需要不急切 129
(三)应试教育对美育的忽视 131
四、学术界未取得共识 135
(一)1961年前后《文汇报》上对美育问题的讨论 136
(二)改革开放以来至1998年在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对美和美育问题的认识 139
(三)在关于人的素质结构的研究中人们对审美素质的认识 145
(四)1999年以来人们的认识 149
五、其他因素 154
(一)批判苏联教育学 154
(二)“左”倾思想的影响 156
(三)我国《宪法》的影响 157
第四章 当前我国美育面临的内忧外患 161
一、当代中国学生的审美素质状况 163
(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的调查 165
(二)郭声健等组织的调查 167
(三)其他调查 169
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和摧残着学生的生命 170
三、当代中国部分人相当程度上出现丑恶化 174
(一)“文化大革命”的遗毒 175
(二)国外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 176
(三)市场经济带来的副产品 178
四、当前社会审美环境日趋低俗化 180
(一)文学艺术的大众化与审美趣味日趋庸俗化 180
(二)艺术、女人裸体与商业结合,怪异现象层出不穷 185
五、学生审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畸形退化 190
(一)大学生审美趣味状况 190
(二)大学生生活方式之怪现状 191
(二)学生审美发展的畸形化 197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203
一、对美育命运的反思 204
(一)美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明、民主的政治环境 204
(二)辩正对待美育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关系 205
(三)美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文艺环境 207
(四)艺术教育不等于美育 208
(五)美育理论的发展需要一个理性的学术环境 210
二、发展美育的建议 211
(一)加强基本理论研究 212
(二)加强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 219
(三)将美育课程内容纳入中、高考范围 220
(四)坚定不移地把应试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 225
(五)改革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227
(六)让文雅(人文)教育在美育之前先行 230
主要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