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第十六次修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金星主编;薛金星本册主编;丁宝泉,张晓慧,高玉凯等本册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30329498
  • 页数:5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用全新理念解读新课标,基础知识全面,注重思维方法。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 1

第一部分 字音 2

一、现代汉语的一般知识 2

(一)语言文字 2

(二)现代汉语 2

(三)现代汉语的三要素 2

(四)普通话 2

(五)方言概况 2

(六)语音 2

(七)音节 2

(八)音素 2

(九)元音 2

(十)辅音 2

二、汉语拼音方案 2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组成、用途 2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3

(三)有关知识 4

1.声母 4

2.韵母 4

3.零声母 4

4.韵头、韵腹、韵尾 4

5.韵母和韵的区别 4

6.声调符号的标写 4

7.隔音符号 4

8.反切 4

三、拼写知识 4

(一)大写 4

(二)连写和分写 5

四、朗读知识 5

(一)停顿 5

(二)重音 6

(三)句调 7

(四)音变 8

五、汉字读音应注意的问题 10

六、多音字读音的辨析方法 11

附录一 多音字辨析 11

附录二 容易读错的字集录 20

附录三 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 22

附录四 姓氏、地名、山河名中容易读错的字 24

附录五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变及特殊字音 25

第二部分 汉字 26

一、汉字的特点及演变 26

二、汉字的造字法(六书) 26

三、汉字笔画名称 27

四、汉字笔顺规则 28

五、汉字的结构 28

六、汉字的有关知识 28

(一)偏旁与部首 28

(二)独体字与合体字 28

(三)繁体字与简化字 28

(四)同音字与多音字 28

(五)多义字与形似字 29

七、纠正错别字 29

八、字典(工具书) 30

(一)常用工具书简介 30

1.《尔雅》 30

2.《说文解字》 30

3.《方言》 30

4.《释名》 30

5.《广韵》 30

6.《康熙字典》 30

7.《中华大字典》 30

8.《辞海》 30

9.《辞源》 30

10.《新华字典》 31

(二)检字法 31

1.部首检字法 31

2.音序检字法 31

3.笔画检字法 31

4.四角号码检字法 31

(三)字典中几种符号的含义 31

附录一 中学生易写错的字集录 32

附录二 易混字辨析 35

附录三 常见的别字集录 40

附录四 常见两字词语与四字词语中的易混字集录 43

附录五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44

附录六 常见异形词整理表 45

第三部分 标点符号 47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 47

二、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 47

(一)作用 47

(二)用法 47

Ⅰ.句末点号 47

1.句号 47

2.问号 48

3.叹号 50

Ⅱ.句内点号 51

1.逗号 51

2.顿号 52

3.分号 54

4.冒号 55

Ⅲ.标号 57

1.引号 57

2.括号 58

3.破折号 60

4.省略号 63

5.着重号 65

6.连接号 66

7.间隔号 66

8.书名号 67

9.专名号 68

三、表示次序的词语、数字、字母之后如何用标点符号 68

附录一 16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68

附录二 标点符号歌 70

附录三 标点符号的位置歌诀 70

第四部分 词语 71

一、语素 71

二、词和词汇 71

(一)词的概念 71

(二)词的构成 72

(三)词汇 74

三、词义 74

(一)词的性质 74

(二)词义的分类 74

(三)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74

(四)词义的古今发展变化 75

四、汉语中的新词语 77

五、怎样解释词 78

六、熟语 78

(一)成语 78

(二)惯用语 79

(三)谚语 79

(四)格言 79

(五)歇后语 79

七、正确使用词语的方法 79

(一)实词 80

(二)虚词 80

(三)成语 81

附录一 易混实词辨析 82

附录二 易混虚词辨析 110

附录三 褒贬两用成语集释 112

附录四 贬义与自谦共用的成语 113

附录五 多义成语集释 113

附录六 容易错解错用的成语集释 116

附录七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123

附录八 常见熟语集释 127

附录九 最新流行词语集释 145

第五部分 句子 157

一、词的分类 157

二、短语 160

(一)短语的种类 160

(二)结构特殊的短语 161

(三)短语层次的划分 162

三、句子 162

(一)句子的分类 162

(二)句子成分 162

(三)单句 164

1.单句的种类 164

2.几种特殊的单句 164

(1)把字句 164

(2)被字句 164

(3)连动句 164

(4)兼语句 164

(5)是字句 165

(6)存现句 165

(7)双宾句 165

3.单句的附属成分 165

(1)插入语 165

(2)呼应语 166

(3)拟声语 166

4.复杂单句分析 166

(四)复句 167

1.复句类型 167

2.紧缩句 168

3.多重复句 169

(五)句群 169

1.句群的特点 169

2.句群的类型 170

3.句群和段 170

4.句群的分析 171

四、辨析并修改病句 171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 171

(二)检查病句应注意的问题 173

(三)常见病句类型 173

Ⅰ.语法错误 173

1.词语用错 173

2.搭配不当 178

3.成分残缺 179

4.成分赘余 179

5.语序失调 181

6.句式杂糅 182

7.几种特殊句式的语病 183

Ⅱ.语意错误 184

1.歧义(表意不明) 184

2.逻辑错误(不合事理) 185

(四)辨析病句的十八个注意点 186

(五)修改病句的原则 189

1.真实性原则 189

2.针对性原则 189

3.经济性原则 189

(六)修改病句的难点和方法 189

附录一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 190

附录二 数字用法常见错误举隅 192

附录三 关联词语搭配形式一览表 193

附录四 逻辑基本知识简介 196

第六部分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197

一、扩展语句 197

(一)扩展语句的题型 197

(二)扩展语句的解题方法 198

(三)几种常用的扩展方法 199

二、压缩语段 201

(一)压缩语段的题型 201

(二)压缩语段解题方法 203

第七部分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5

一、选用句式 205

二、仿用句式 205

(一)仿用的基本形式 205

(二)仿用的原则 206

(三)仿用的步骤及方法 207

三、变换句式 207

(一)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207

(二)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210

(三)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210

(四)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211

(五)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 211

(六)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212

(七)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的变换 212

(八)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的变换 212

第八部分 修辞格 213

一、《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格(9种) 213

(一)比喻 213

(二)比拟 213

(三)借代 214

(四)夸张 214

(五)对偶 215

(六)排比 215

(七)反复(重现) 216

(八)设问 216

(九)反问 217

二、其他修辞格(27种) 217

(一)双关 217

(二)反语 217

(三)引用 217

(四)对比 218

(五)映衬(衬托) 218

(六)顶真(顶针、联珠) 218

(七)移用(移就) 218

(八)通感(移觉) 218

(九)婉曲(委婉) 218

(十)回环(回文) 219

(十一)呼告 219

(十二)互文 219

(十三)歇后语 219

(十四)摹状 219

(十五)倒装 220

(十六)警策 220

(十七)示现 220

(十八)仿词 220

(十九)转品 220

(二十)飞白 220

(二十一)跳脱 221

(二十二)镶嵌 221

(二十三)复叠 221

(二十四)层递 221

(二十五)节缩 221

(二十六)析字 221

(二十七)空符 221

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221

(一)套用 221

(二)连用 222

(三)兼用 222

附录 对联 222

第九部分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224

一、语言简明 224

(一)不说多余的话 224

(二)易理解 224

二、语言连贯 225

(一)话题统一 225

(二)表述合乎事理、语境 225

(三)语句前后照应 226

(四)成分完整,音节和谐 226

附录一 语序排列的方法 227

附录二 梳理语句的方法 228

三、语言得体 228

(一)用语要看对象 228

(二)用语要注意场合 229

(三)用语要注意表达方式 229

(四)用语要考虑目的 230

附录一 常用谦辞与敬辞补充 231

附录二 成语中的谦辞和敬辞集锦 231

第十部分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 233

一、短信 233

二、公益广告词 233

三、节目串台词 235

四、新闻衔接词 236

五、解说词 236

六、图(表)文转换 237

七、编写宣传标语 238

八、编写题解 239

九、编写贺卡词 239

十、拟写推荐语 239

十一、应用短文写作 240

十二、写读后感 240

十三、拟写颁奖词 240

十四、论坛留言和贴吧回复 241

十五、时事评论 241

十六、新闻点评 241

第二编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242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的要求 242

第一部分 作家作品 243

一、中国古代作家 243

1.先秦作家 243

2.汉代作家 243

3.魏晋作家 244

4.南北朝作家 244

5.隋唐五代作家 245

6.宋代作家 247

7.元明作家 249

8.清代近代作家 251

二、中国古代名著 252

三、中国现代、当代作家 260

四、中国现代、当代重要作品 273

五、外国作家·欧美部分 278

六、外国作家·亚非拉部分 285

七、外国作品·欧美部分 286

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 286

2.英国文学 287

3.法国文学 289

4.德国文学 291

5.俄罗斯、苏联文学 292

6.欧洲其他国家文学 294

7.美国文学 295

八、外国作品·亚非拉部分 296

九、作品并称 297

十、作家并称 301

附录 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思潮 304

第二部分 文学体裁 314

一、散文 314

1.古代散文 314

2.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314

3.现代散文 314

4.现代散文的分类 314

5.散文中的特殊样式 315

二、传记 316

三、小说 316

1.小说的概念 316

2.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316

3.小说的分类 317

4.古典小说的几种形式 319

四、戏剧 320

1.戏剧的特点 320

2.我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 320

3.戏剧的分类 321

附录 明清传奇和元杂剧的比较 323

五、诗歌 323

1.诗歌的概念 323

2.诗歌的特点 323

3.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324

4.诗歌的分类 324

5.我国古代诗歌的几种样式 327

六、其他集释 331

1.赋 331

2.骈文 331

3.原 332

4.辨 332

5.说 332

6.论 332

7.奏议 332

8.序跋 332

9.赠序 332

10.铭 332

11.祭文 332

12.八股文 332

13.杂记 332

14.游记 333

15.碑记 333

16.童话 333

17.民间故事 333

18.寓言 333

19.神话 333

20.传说 333

七、史书体例 333

第三部分 诗文名句 334

一、先秦名句 334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名句 339

三、唐五代名句 341

四、宋金名句 347

五、元明清名句 350

六、近现代名句 353

第四部分 古代文化常识 354

一、姓名和称谓 354

(一)人称姓名 354

(二)谦称、敬称、贱称 354

(三)名、字、号 358

(四)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358

(五)年龄称谓 358

(六)作品命名 359

二、官职和科举 360

(一)官职 360

1.中央官职 360

2.地方官职 360

附录 官职变动词语集释 360

(二)科举 362

1.汉代实行征辟和察举制 362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362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363

4.学校与教师 363

三、地理常识 364

(一)地区名 364

(二)政区名 364

(三)山川关隘名 365

(四)城市村镇名 365

(五)其他 365

四、宗法和礼俗 366

(一)宗法 366

(二)礼俗 367

(三)尊卑 371

(四)忌讳 371

(五)避讳 371

五、服饰和器物 372

(一)服饰 372

1.头衣 372

2.体衣 372

3.胫衣、足衣及其他 372

4.官员的服饰 372

5.佩饰 372

(二)器物 373

1.食器 373

2.酒器 373

3.其他器物 373

六、历法和刑罚 373

(一)历法 373

1.纪年法 373

2.纪月法 374

3.纪日法 374

4.纪时法 375

(二)刑罚 377

1.髡、黥、劓、笞、杖、刖、膑、宫 377

2.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枭首、菹醢、极刑 377

七、古代音乐 377

(一)音乐知识 377

1.五音、六律 377

2.十二律 378

3.宫调 378

4.八音 378

5.雅乐 378

6.俗乐 378

(二)古代名曲 378

1.经首 378

2.六幺 378

3.霓裳 378

4.桑林 378

5.无射 378

6.阳春白雪 378

7.下里巴人 378

8.中国十大古曲 378

八、古籍注释体例 379

(一)传 379

(二)注 379

(三)笺 379

(四)疏、正义 379

(五)诠 379

(六)义疏 379

(七)义训 379

第三编 古代诗文阅读 380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 380

第一部分 文字 381

一、文言读音 381

(一)多音字 381

附录 文言文中常见多音字集录 381

(二)异读字 384

1.破音异读 384

附录 文言文中常见破音异读字集录 384

2.通假异读 385

3.古音异读 385

附录 文言文中常见古音异读字集录 385

二、通假字 385

附录 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集录 386

三、古今字、异体字 390

(一)古今字 390

(二)异体字 391

第二部分 文言实词 392

一、古今异义 392

(一)词义扩大 392

(二)词义缩小 392

(三)词义转移 393

(四)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393

(五)名称说法改变 394

(六)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394

(七)偏义复词 394

附录 中学课本常见偏义复词例释 394

二、一词多义 395

(一)本义、引申义和通假义 395

(二)词义的引申方式 395

(三)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396

三、词类活用 396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396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96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97

(四)名词作状语 397

(五)使动用法 397

(六)意动用法 398

(七)为动用法 398

四、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398

1.形训推断法 398

2.结构推断法 398

3.语法推断法 398

4.语境推断法 399

5.成语推断法 399

附录一 古今异义的单音节词集录 399

附录二 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集录 400

附录三 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 405

附录四 古文中兼表身份和礼敬动作的词 447

附录五 古代汉语中数的表达 448

第三部分 文言虚词 450

一、代词 450

(一)人称代词 450

(二)指示代词 451

(三)疑问代词 451

二、副词 451

(一)程度副词 451

(二)范围副词 452

(三)时间副词 452

(四)语气副词 453

(五)频率副词 453

(六)谦敬副词 453

三、介词 453

四、连词 454

五、助词 455

(一)结构助词 455

(二)语气助词 456

六、叹词 457

七、兼词 457

八、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方法 457

附录一 常见文言虚词集录 459

附录二 由文言虚词组成的文言固定结构 467

第四部分 文言句式 469

一、判断句 469

二、被动句 469

三、省略句 470

四、谓语前置 471

五、宾语前置 471

六、定语后置 472

七、介词结构后置 473

八、固定句式 473

第五部分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 475

一、文言文断句 475

(一)根据词性、语序断句 475

(二)根据特殊句式、固定格式断句 476

(三)根据修辞技巧断句 478

(四)根据其他条件断句 478

附录 文言断句歌 479

二、文言文翻译 479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479

(二)文言文翻译八字法 479

(三)难句翻译 480

(四)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失误 480

(五)文言句式翻译举例 482

附录 文言文翻译歌诀 484

第六部分 文言文文意理解 485

一、筛选文中信息的方法 485

二、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485

三、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486

1.文中筛选法 486

2.概括评价法 486

3.抓住关键语句 486

四、文言文文意理解指要 487

第七部分 古诗词鉴赏 488

一、古诗词鉴赏的步骤、方法 488

(一)从内容方面理解 488

(二)从艺术角度欣赏 491

二、不同题材的古典诗词的鉴赏 500

附录一 古诗词曲中常见意象 506

附录二 古诗文常用典故集锦 511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 514

语文科《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要求 514

第一部分 阅读基本知识 516

一、现代文阅读的含义 516

二、阅读的本质、程序和规律 516

三、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516

四、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517

五、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520

(一)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520

(二)树立整体意识,防止肢解文句 520

(三)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巧 520

(四)建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系统 520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 521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方法 521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方法 522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522

2.句子含意的种类 523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 523

三、把握文意 524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524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26

四、分析与推断 527

(一)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27

(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29

(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529

五、评价与鉴赏 531

(一)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含义 531

(二)评价和鉴赏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方法 531

(三)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不同要求 531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532

一、散文阅读 532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532

(二)散文阅读的解题方略 532

二、小说阅读 533

(一)小说阅读的主要内容 533

(二)小说阅读的解题方略 537

三、剧本阅读 538

剧本阅读的一般方法 538

附录一 戏剧冲突的特征、形态和类型 539

附录二 现代诗歌的鉴赏 540

第四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542

一、新闻访谈类文本的阅读 542

(一)新闻访谈类文本的种类 542

1.消息 542

2.通讯 542

3.特写 543

4.时评 543

5.访谈 543

(二)新闻访谈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544

1.新闻特写的阅读 544

2.新闻时评的阅读 544

3.新闻访谈的阅读 545

(三)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略 546

二、传记阅读 546

(一)传记阅读的一般方法 546

(二)传记阅读的解题方略 547

三、一般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技巧 547

第五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548

一、论述类文本的概念及特点 548

二、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 548

三、高考论述类文本材料的特点 549

四、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549

五、论述类文本的解题步骤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