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新媒介赋权 3
第一章 新媒介赋权下的中国互联网治理合法性研究:失控在信息自由与控制之间 3
一 新媒介赋权下的传播与权力 3
二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 5
三 大众社会与异质共同体 6
四 新媒介赋权下互联网治理的合法性思考 7
五 结语 8
第二章 新媒介赋权视阈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9
一 公共传播:概念的提出 10
二 公共传播: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12
三 公共传播的基石:新媒介赋权 14
四 赋权器:在组织赋权与社会赋权之间 17
五 自我救赎:社会赋权的实现 21
六 结语 24
第三章 新媒介赋权:一种农村电子商务实践性的社会研究 25
一 问题的缘起 26
二 有关研究的理论资源 28
三 技术赋权下的自我赋权 32
四 群体赋权与社会资本要素扩散的变化 34
五 组织赋权与社会权力转移 36
六 结语 39
第二编 想象的微共同体 43
第四章 微博下的人类灵魂:新媒体公共空间下对话与沟通的意义 43
一 想象的微共同体 44
二 微民的体验与幻象 46
三 微民作为游荡者的吟唱 47
四 微博社会资本所构建的公共精神 49
五 媒介事件发展过程的改变 52
六 微世界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消融 53
七 后慈善公益时代的来临 54
八 结语 56
第五章 重返个体生命富生态话语的家园:微公益时代的命运共同体及公共自治 58
一 微博技术带来的可能 59
二 微公益实践带来的可能 61
三 微公益是如何可能的? 64
四 命运相连的共同体与公共自治 69
五 结语 72
第六章 2013年媒体生态变局与媒体人的自我救赎 73
一 2013年媒体发展现状 73
二 2013年媒体变局下的媒体生态变革 75
三 媒体生态中话语生产与再生产机制的改变 77
四 通过误构的自媒体合法化 79
五 媒体人的自我救赎 84
六 结语 87
第三编 公共空间与公民性的建构 91
第七章 沟通与对话:公民社会与媒体公共空间 91
一 公民社会及主要特征 91
二 公民意识与公民身份 95
三 媒体公共空间中对话与沟通何以可能 98
四 结语 101
第八章 网络舆论场与我国公民性的建构 102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舆论场”与公民及公民性 103
二 因特网与公民性的建构 105
三 因特网空间的舆论活力与经济力量的制约 110
四 公民性建立的道德基础 112
五 结语 114
第四编 公共传播与公益传播 117
第九章 公共传播视野下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媒体角色 117
一 风险社会与公共传播意识的建立 118
二 公民社会的概念 120
三 救灾重建中政府主导下的NPOs和志愿者的参与 123
四 法律法规支持下的企业公民参与 125
五 救灾重建中社会参与的合法性 127
六 媒体所形成的公共空间 129
七 结语 131
第十章 新媒介环境下公益传播如何可能:在表达与行动之间 133
一 社会变迁下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政策转变 134
二 公益传播的概念及意义 134
三 公益传播中表达与行动的可能 135
四 公共传播中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特征 136
五 结语 137
第五编 意义互联网与适当社会 141
第十一章 何种意义?哪个互联网? 141
一 互联网时代的意义与意义互联网 141
二 意义互联网的结构转型 144
三 意义互联网的特征 148
四 结语 150
第十二章 意义世界一:互联网经济体 151
一 标准化生产与消费社会 151
二 信息时代的经济 154
三 互联网经济体的表现形式 157
四 结语 162
第十三章 意义世界二:网络国家 163
一 权力的集中和主体性 164
二 新趋势:网络国家的诞生 167
三 结语 172
第十四章 意义世界三:数字化社群 173
一 工业社会与大规模社群 174
二 团结性与现代社会 177
三 数字化社群的兴起 178
四 结语 182
第十五章 意义再生产与适当社会 183
一 市场、利益与个人自由主义 183
二 信息社会的意义再生产 185
三 适当的社会特征 186
四 结语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