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寅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4635431
  • 页数:5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和增补,较全面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语义研究的重要流派、历史分期、主要内容、发展方向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语义学的教材,亦可用作广大语言工作者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参考资料。

上篇 语义理论 3

第1章 语义学研究简介 3

1.1 主流语言学派对语义的态度 3

1.1.1 结构主义学派 3

1.1.2 (系统)功能学派 5

1.1.3 TG语法 6

1.1.4 认知语言学 7

1.2 语义学主要研究内容和流派 10

1.2.1 哲学语义学与语言语义学 11

1.2.2 形式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 14

1.2.3 外延语义学与内涵语义学 17

1.2.4 共时语义学与历时语义学 19

1.2.5 结构语义学与语义场理论 20

1.2.6 TG学派中五种语义理论 21

1.2.7 基础派语义学 21

1.2.8 模糊语义学 22

1.3 语义研究的历史分期 23

1.3.1 语文学时期 24

1.3.2 传统语义学时期 24

1.3.3 现代语义学时期 25

第2章 意义的定义(上):指称与涵义 30

2.1 概述 30

2.2 指称论 33

2.3 观念论 36

2.3.1 弗雷格的观念论(语义三角) 37

2.3.2 观念论的历史背景 39

2.4 证实论 43

2.5 真值论 46

2.6 功用论 48

2.7 行为论 50

2.8 语境论 53

第3章 意义的定义(中):内在论与人本观 55

3.1 意向论 55

3.2 关系论 57

3.2.1 “切二留一”和“内指关系论” 57

3.2.2 理论基础和深远影响 59

3.2.3 整体性同构关系 61

3.3 成分论 63

3.4 替代论 66

3.5 现象学意义观 67

3.5.1 现象 68

3.5.2 现象学 68

3.5.3 现象学还原 69

3.5.4 意向性 69

3.5.5 现象学意义观 70

3.5.6 人本观 71

3.6 存在主义意义观 72

3.6.1 两点超越 72

3.6.2 思与诗 74

3.6.3 存在主义意义观 75

3.6.4 现代解释学 75

3.7 解释学意义观 76

3.7.1 理解的特征 77

3.7.2 解释学后继者 80

3.8 解构主义意义观 83

3.8.1 消解结构,否定系统 83

3.8.2 解构论意义观 85

3.9 认知意义观 87

3.1 0多元互动观 89

第4章 意义的定义(下):TG意义观 90

4.1 TG理论简述 90

4.1.1 第一阶段(1957):句法结构模式(SS) 90

4.1.2 第二阶段(1965):标准理论(ST) 92

4.1.3 第三阶段(1972):扩展的标准理论(EST) 94

4.1.4 第四阶段(1975/1976):修正的扩展标准理论(REST) 95

4.1.5 第五阶段(1981):管约理论(GB) 96

4.1.6 第六阶段(1993):最简方案(MP) 98

4.2 TG的五种意义观 99

4.2.1 解释派语义学 99

4.2.2 生成派语义学 100

4.2.3 菲尔墨格语法 103

4.2.4 蔡菲语义理论 108

4.2.5 分解语义学 108

4.3 外在论与内在论 113

4.3.1 外在论 113

4.3.2 内在论 115

4.3.3 对比乌尔曼和萨益德的意义理论分类 116

4.4 结语 117

第5章 意义定义综述和体认观 119

5.1 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119

5.1.1 指称论 119

5.1.2 观念论 121

5.1.3 证实论 122

5.1.4 真值论 124

5.1.5 功用论 126

5.1.6 行为论 127

5.1.7 语境论 128

5.1.8 意向论 129

5.1.9 关系论 131

5.1.10 成分论 133

5.1.11 替代论 134

5.1.12 TG语义观 135

5.1.13 人本哲学语义观 137

5.1.14 认知语义观 139

5.2 语义体认观 140

5.2.1 从二元走向三元 141

5.2.2 从三角走向线性 143

5.2.3 体认观:一物多名新解 145

5.2.4 结语 149

第6章 意义的分类 150

6.1 概述 150

6.2 利奇对语义的七分法 152

6.3 涵义与指称义 153

6.3.1 意义=涵义+指称义 153

6.3.2 涵义与指称义的区别 154

6.3.3 涵义=涵义关系+涵义特性 155

6.4 命题、句子、话语 163

6.4.1 命题 164

6.4.2 句子 164

6.4.3 话语 165

6.4.4 三者之间的关系 165

6.5 命题义 166

6.6 句义 167

6.6.1 弗雷格的组合原则 167

6.6.2 TG的句义理论 169

6.7 话语义 169

6.7.1 句义十情景义 170

6.7.2 言语行为论 170

6.7.3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 179

6.7.4 其他语用学理论 181

6.8 结语 182

第7章 中西语义研究对比略述 185

7.1 我国古代对“意义的定义”的论述 185

7.1.1 指称论 185

7.1.2 观念论 186

7.1.3 证实论 187

7.1.4 功用论 188

7.1.5 行为论 189

7.1.6 语境论 190

7.1.7 意向论 191

7.1.8 认知论 191

7.1.9 小结 192

7.2 中西语义研究:两股道上跑的车 192

7.2.1 言意之争 193

7.2.2 名实之辩 194

7.2.3 中西语义研究思路迥异 198

7.3 训诂学与语义学 199

7.3.1 概述 199

7.3.2 训诂学简史 200

7.3.3 训诂学与语义学对比 202

7.4 中外语义理论结合,建我语义学派 203

第8章 语义形式化 206

8.1 概述 206

8.1.1 形式语义学简介 206

8.1.2 基于弗雷格语义三角的总结 208

8.1.3 西方形式语义学近况 210

8.2 义素分析法 211

8.2.1 概述 211

8.2.2 简史 212

8.2.3 发展 213

8.3 专指语与谓词演算 215

8.4 个体变项与?、? 217

8.4.1 全称量词? 218

8.4.2 存在量词? 219

8.4.3 两个量词的结合使用 220

8.4.4 两个量词的区别和转换 222

8.4.5 小结 223

8.5 命题演算 223

8.5.1 概述 223

8.5.2 逻辑连接词和逻辑真值表 224

8.6 语义公设 230

8.6.1 概述 230

8.6.2 解释涵义关系 232

8.7 述谓结构、谓词的语义关系表达式 235

8.8 乔姆斯基学派的语义公式 239

8.9 蒙塔古语义学 244

8.9.1 概述 244

8.9.2 融三种外延语义论于一体 245

8.9.3 PTQ系统 247

8.10 梅家驹的语义数码表达式 249

8.11 语义形式化的利与弊 251

8.11.1 语义形式化的优点 251

8.11.2 语义形式化的问题及部分对策 255

8.11.3 小结 260

第9章 模糊语义学 261

9.1 概述和定义 261

9.1.1 概述 261

9.1.2 例释 266

9.1.3 权宜性定义 269

9.2 语言模糊性的特征 271

9.2.1 普遍性 271

9.2.2 限界性、原型性、隶属度 282

9.2.3 不平衡性 285

9.2.4 交际性和实用性 286

9.3 语言模糊现象的成因 288

9.3.1 主观原因 288

9.3.2 语言原因 290

9.4 模糊词语意义的理解 292

9.4.1 相对准确性 292

9.4.2 原型性 293

9.4.3 搭配限制 294

9.4.4 语境限制 295

9.4.5 补问 295

9.5 结语 296

第10章 认知语义学 299

10.1 概述 299

10.2 主要观点 301

10.2.1 体验观 301

10.2.2 概念化 302

10.2.3 百科观 303

10.2.4 原型观 306

10.2.5 意象图式观 308

10.2.6 隐喻观 310

10.2.7 寓比观 310

10.2.8 象似观 312

10.2.9 认知模型域与激活理论 312

10.3 结语 315

第11章 语言交际模式 316

11.1 一些著名学者设计的交际图 316

11.1.1 索绪尔的循环图(Circular Model) 316

11.1.2 香农和韦弗的线性图(Linear Model) 318

11.1.3 纽科姆的三角图(Triangular Model) 320

11.1.4 利奇的梯形图(Trapezoid Model) 321

11.2 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交际锥形图 323

11.3 结语 329

第12章 21世纪语义研究方向管窥 331

12.1 认知语义学 331

12.2 语言符号象似性 332

12.3 语义结构微系统 333

12.4 (动态)语义形式化 336

12.5 语言哲学与语义学 337

12.6 中西语义研究对比 341

12.7 结语 342

下篇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345

第13章 语义分类在教学中的应用 345

13.1 概念义与情景义 346

13.1.1 概念义 346

13.1.2 情景义 347

13.2 描述义与情感义 348

13.2.1 区分描述义与情感义 348

13.2.2 应用 348

13.3 本义与喻义 350

13.3.1 本义与喻义 350

13.3.2 喻义产生的途径 351

13.4 主动义与被动义 354

13.4.1 分词形容词的主动义与被动义 354

13.4.2 同源派生形容词 354

13.4.3 部分形容词含被动义 355

13.4.4 所有格的主被动义 355

13.5 主观义与客观义 356

13.5.1 主观义与客观义之别 356

13.5.2 例解 356

13.6 主题义与次要义 357

13.6.1 主题义与次要义 357

13.6.2 主题句与论证句 358

13.7 词素义、词义、句义、话语义和篇章义 359

13.7.1 词义(Word Meaning)、词素义(Morpheme Meaning)与搭配义(Collocative Meaning) 360

13.7.2 句义(Sentence Meaning)与话语义(Utterance Meaning) 361

13.7.3 篇章义(Discourse Meaning) 362

13.7.4 结语 364

第14章 从语义与搭配的关系谈英语学习 365

14.1 概述 365

14.1.1 引言 365

14.1.2 形式与意义 366

14.1.3 小结 368

14.2 语义决定搭配 369

14.2.1 搭配的根本问题 369

14.2.2 语言中的非常规搭配 372

14.2.3 跨语言比较 375

14.3 搭配决定语义 376

14.4 搭配理论与语言教学 379

14.4.1 WPS程序模式 379

14.4.2 词汇联想教学 380

第15章 点性意义与线性意义 384

15.1 延终体的语义结构特征 384

15.1.1 引言 384

15.1.2 延终体内部逻辑关系 385

15.1.3 走出动词 387

15.2 点点相连,线线相接 388

15.3 延终体与动静体的关系 397

15.4 延终体之间的语义关系 401

15.4.1 “延终延”语义结构与语用选择 401

15.4.2 点性动词+not=线性动词 404

15.4.3 部分线性动词+副词=点性动词 404

15.4.4 begin/come+线性动词=点性动词 405

15.4.5 双体动词 405

15.5 结语 405

第16章 英语词汇学习中的石化现象 407

16.1 概述 407

16.2 词义石化有程度之别 410

16.2.1 完全误等 410

16.2.2 部分等同 410

16.2.3 感情差异 412

16.3 石化现象的主要成因 413

16.4 防止词义理解石化的建议 417

16.4.1 确切理解词语本义,明确所指 417

16.4.2 增加地道语言的输入量 417

16.4.3 双解词典大有益处 418

16.4.4 熟悉文化背景 418

16.4.5 关于“Unlearn”问题 419

16.4.6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419

第17章 词义分类辞典与词义关系类推能力测试 421

17.1 词义分类辞典 421

17.2 词义关系类推能力测试 425

17.2.1 解题方法 426

17.2.2 词义关系的种类 427

第18章 上义词理论的运用 432

18.1 恰当的上义词语作标题 432

18.2 用上义词语写主题句和中心思想 435

18.2.1 上义词与主题句 435

18.2.2 运用上义词语写主题思想 437

第19章 隐喻认知理论与应用——“AT-ON-IN微系统”对应映合分析 440

19.1 八种隐喻理论简介 441

19.1.1 指称说(Reference View) 442

19.1.2 替代说(Substitution View) 442

19.1.3 转移说(Transfer View) 443

19.1.4 变异说(Anomaly View) 444

19.1.5 分类说(Classification View) 444

19.1.6 互动说(Interaction View) 445

19.1.7 语用说(Pragmatic View) 445

19.1.8 语义说(Semantics View) 446

19.2 隐喻认知理论 447

19.2.1 认知说溯源 447

19.2.2 雷科夫与约翰逊隐喻认知理论 450

19.2.3 隐喻认知理论的特征 452

19.3 AT-ON-IN“点面体三位一体”微系统对应映合 456

19.3.1 At的基本意义:点 459

19.3.2 On的基本意义:面 461

19.3.3 In的基本意义:体 463

19.3.4 小结 465

19.4 数据调查 466

19.5 结语 467

19.5.1 表示时间 467

19.5.2 表示动作和抽象概念 468

第20章 象似性理论与语言教学 469

20.1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469

20.1.1 序言 469

20.1.2 唯名论的三个观点 470

20.1.3 唯实论的三个观点 471

20.1.4 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 472

20.1.5 象似性的定义及其解释力 481

20.1.6 语言表达与生理机制 487

20.1.7 小结 490

20.2 距离象似性 491

20.2.1 否定词/词素的位置 492

20.2.2 动宾距离 492

20.2.3 Help后的宾语与宾补之间的距离 494

20.2.4 (非)限制性定语分句 495

20.2.5 形容词顺序 496

20.2.6 拉长与缩短,连词符的用法 497

20.2.7 连贯引语与间断引语 500

20.2.8 谓语动词时体语态屈折变化顺序 501

20.3 数量象似性 503

20.3.1 语符单位多,意义也多 503

20.3.2 形容词、副词的级 504

20.3.3 语言单位数量与信息可预测性 505

20.3.4 动词与名词表达的差异 506

20.3.5 词语重复 507

20.3.6 社会距离近,语符数量少 510

20.3.7 禁忌语与语符数量 511

20.4 顺序象似性 512

20.4.1 英汉基本语序SVO 513

20.4.2 语序与时序象似性 513

20.4.3 语序与思维定势和文化观密切相关 516

20.4.4 施受顺序与凸显 517

20.4.5 小结 519

20.5 标记象似性 520

20.5.1 有标记项象似于额外意义 520

20.5.2 无标记项象似于可预测的信息 522

20.5.3 标记性从无到有的顺序象似于认知的顺序 523

20.5.4 标记性从无到有的顺序象似于组词的顺序 523

20.6 象似性多于任意性 526

20.6.1 体验普遍性 526

20.6.2 概念隐喻系统 527

20.6.3 象似性具有本源性 527

20.6.4 词音层面的局限性 528

20.6.5 对教学的积极影响 529

20.7 结语 529

主要参考书目 531

附录 553

1.英汉术语对照表及索引 553

2.本书外国人名汉译对照表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