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失而复得”的《国学小史》&夏晓虹 1
校订说明 40
第一篇 先秦 45
第一章 前论 45
第一节 孔子以前之书籍 45
第二节 古代思想之根核 46
第三节 孔子以前之社会情状 50
第二章 诸子总论 53
第一节 诸子考 53
一、诸子年代 53
二、诸子人名及其著述 54
第二节 诸子勃兴之原因 58
(甲)外的原因 58
(乙)内的原因 60
现存子书及其真伪 61
(甲)真书 61
(乙)伪书 62
附:先秦诸子表 64
第三章 老子 71
第一节 老子的传记 71
第二节 老子的学说 72
第一 本体论 73
第二 名相论 80
第三 作用论 86
第四章 孔子 99
第一节 孔子事迹及其时代 99
一、孔子事迹 99
二、孔子所处之环境 101
第二节 研究孔子学说所根据之资料 103
第三节 孔学提纲 107
一、学 107
二、一贯忠恕 109
三、仁君子 111
四、(原缺) 113
五、礼 113
六、乐 120
七、名 122
八、性命 125
九、鬼神祭祀 128
第四节 孔子之哲理论与《易》 130
一、易体 131
二、卦与象 134
三、爻与辞 137
四、繁变与易简 142
第五节 孔子之政治论与《春秋》 145
一、大同与小康 145
二、《春秋》的性质 148
三、《春秋》与正名主义 152
四、《春秋》之微言大义 157
第六节 结论 160
一、时中的孔子 160
二、孔子之人格 165
三、孔门弟子及后学 169
第五章 墨子 173
第一节 总论 173
一、墨子之生地及年代 173
二、墨子的环境及其学说渊源 175
三、《墨子》书 178
第二节 墨学之根本观念:兼爱 180
第三节 墨子之实利主义及其经济学说 186
第四节 墨子之宗教思想 195
第五节 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204
第六节 实行的墨家 207
第七节 墨家之论理学及其他科学 213
一、《墨经》与《墨辩》 213
二、墨家之知识论 214
三、论理学的界说及其用语 220
四、论理的方式 228
五、论理的法则 231
六、其他科学 246
第八节 结论 251
附录一 墨者及墨学别派 256
附录二 墨子年代考 260
附录三 《墨子学案》自叙 264
附录四 《墨子学案》第二自序 265
第六章 三圣以后学派概观 268
第一节 总论 268
第二节 老子所衍生之学派 269
一、关尹列御寇 269
二、杨朱 270
三、庄子 275
四、慎到及彭蒙、田骈 290
五、屈原 294
第三节 孔子所衍生之学派 299
一、略论 299
二、孟子 301
梁启超先生学术年表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