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何以可教? 民族际视野下的生成论道德学 encasement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ty》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云都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4147730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本研究从近代道德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困境开始,检讨了休谟以降西方思想家对道德何以可知、道德是否统一、如何理解道德的主体“人”三个问题的隐含的回答,特别是指出马克思哲学思想包含着真正解答这三个问题的可能性;而哈贝马斯则从生成论的意义上作出了这三个问题的某种接近马克思本意的回答,从而证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与马克思思想的深刻历史继起关系,以及马克思思想传统在道德哲学领域的当代价值,尤其是对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提出了深刻的哲学关照。

绪论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问题:一个思想史的角度 1

一、问题的缘起 1

二、问题意识及其理论紧张 1

(一)“道德何以可教?”——三个基本问题和两种同一性 1

(二)休谟与“道德可教”的理论困境:经典经验主义的怀疑论 2

(三)休谟道德学批判的后果:“真”与“善”的两失 8

(四)当代学派对古典经验主义道德学的回应 10

三、立论前提初涉及相关文献略要 14

(一)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理论承续性问题 14

(二)国内关于“同一性”与“异质性”(“非同一性”)问题的争议 16

(三)马克思与哈贝马斯道德哲学相关议题评述 17

(四)马克思生成论传统与现代哲学的关系 20

(五)本书所谓“道德的真理性”问题 21

(六)可知性和共识性:道德的形式分析 22

(七)“生成论”与“历史观” 23

(八)近代与现代 23

四、选题意义分析、重要概念界说与论文框架安排 24

(一)选题分析 24

(二)重要概念界说与论文框架安排 25

五、研究方法 28

(一)微观层次:文献分析法 28

(二)中观层次:思想史对话的方法 29

(三)宏观层次:“科学的历史理性批判”方法 29

六、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30

(一)研究的难点 30

(二)可能的创新点 31

第一章 道德哲学的近代来路:同一性问题 32

一、休谟道德哲学的构建意义 32

二、康德:道德真理的重建、主体的分裂与道德神学 35

(一)从“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到“理性的经验运用与实践运用” 35

(二)道德形而上学:主体的分裂与道德形而上学的重建 38

(三)虚置的公共性:康德道德共同体的空设 41

三、费希特、黑格尔、叔本华:弥合康德问题的三次尝试 45

(一)道德哲学的本体论与弥合主客体的方案:从费希特到黑格尔 45

(二)黑格尔:从道德上升为伦理 50

(三)叔本华:非理性的和不可知的同一性 55

第二章 马克思生成论对近代思想建制的突破:现实历史中的人 56

一、马克思对近代哲学抽象性的反思: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56

(一)黑格尔与近代哲学的关系 56

(二)对近代哲学的一次失败的检讨: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与抽象的问题 59

二、马克思的生成论 62

(一)通过主体的自由自觉活动而展开 62

(二)生成的自然界 63

(三)生成的主体“人” 68

(四)马克思生成论的社会性 73

(五)马克思生成论的批判性 75

三、马克思的伦理思想 77

第三章 生成论的道德学转向: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 81

一、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 81

(一)对马克思的近代化理解 81

(二)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转向文化批判 84

(三)阿多诺的矛盾:本体论的星丛观与道德哲学的底线论 86

(四)补论一:对“哈贝马斯放弃批判论”的批判 94

(五)补论二:哈贝马斯作为历史反思的理论出发点:从卢卡奇到阿多诺 96

二、哈贝马斯:生成论的道德学转向 96

(一)法兰克福两代大师的思想共业:“对启蒙进行自我反思” 96

(二)生成论的道德学转向:哈贝马斯主体间性道德学对主客体同一性的淡化 98

(三)一点评价 107

第四章 哈贝马斯生成论道德学的体系 110

一、生成论道德学的基本原则与生活世界的问题 110

(一)寓于异质性之中的普遍性:阿多诺传统与康德传统的对接 110

(二)非稳固的真理性:历史的程序主义,或非实质主义 111

(三)暂时性真理观的批判维度:同一性作为社会专制的挽回 113

(四)以主体间性为前提的生成性:生成论的道德学转向的主体间性范式问题 114

二、实践理性的运用:哈贝马斯生成论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116

(一)重建理论的实践性质 116

(二)实践理性的三种运用:实用的、伦理的和道德的 118

(三)对哈贝马斯道德学的生成性的回顾和反思 126

三、自我同一性与哈氏道德哲学的心理学结构模式 128

(一)引论:自我同一性与独立的自我结构 129

(二)哈贝马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科尔伯格道德意识阶段理论的借鉴和修正 131

(三)道德认知发展结构模式所面临的威胁 141

四、一点评价及生成论的理论展望 142

(一)道德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42

(二)哈贝马斯生成论道德学对主客体同一性问题的放弃 144

第五章 哈贝马斯道德自律学说的政治实现 146

一、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合法性”,还是“主体”? 147

二、程序主义是道德自律理想的政治表达 151

三、道德自律学说的政治实现:法律与真理 155

四、结论 159

第六章 从道德认知到道德动机:生成论道德哲学的晚近发展 160

一、作为道德真理之重建的古典道德认知主义:从休谟到康德 160

二、异质性问题对道德认知主义的挑战及其回应:早期哈贝马斯 163

三、寓于民族一宗教生活史中的道德直觉作为道德的动机:晚近哈贝马斯 165

四、道德认知主义向经验历史的敞开:道德认知对道德动机的理性整合 169

结语道德何以可教:生成论道德学的现实启发 174

参考文献 185

附录 198

后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