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文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继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3248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极为重要的“语”类文献和历史资料汇编,书中除了极少量战国文字外,绝大部分篇章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原始记录。集中体现了当时散文水平,可以说是研究我国西周、春秋时期散文发展状况的活化石和活标本,具有其他任何先秦文献所不能取代的独特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本书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国语》的实际,从该书“语”类文献的性质入手,结合其特殊的编撰目的,对该书的文学特色进行全面的分析,纠正以往研究中的某些偏差,重估其文学价值和地位,以期有所创获。第一章主要探讨《国语》编撰的政治文化因素和历史契机。第二章主要探讨《国语》的结构。第三章主要探讨《国语》各部分文风差异的原因及具体表现。第四章主要分析《国语》的说理艺术。第五章主要分析《国语》的叙事和写人艺术。第六章分析《国语》语言的美学风格。余论部分主要反思了柳宗元《非国语》对《国语》的批判。

绪论 1

一 《国语》文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一)选题的背景 1

(二)选题的意义 3

二 《国语》研究述略 9

(一)争讼不休的《国语》编撰权问题 10

(二)褒贬不一的说理风格 15

(三)《国语》的叙事艺术研究 17

(四)《国语》的写入艺术研究 18

(五)海外的《国语》研究现状 19

第一章 春秋时期的历史巨变与《国语》的编撰 21

第一节 礼崩乐坏下的理性思潮 21

一 理性对天命的反叛与修正 22

二 对社会何以为治的理性思考 29

三 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理性认识 32

第二节 “语”类文献的成熟与流行 38

一 史家记言之传统 39

二 立言不朽之追求 42

三 “语”类文献的编撰之风 48

第三节 《国语》基本问题考论 51

一 《国语》《春秋国语》及《春秋外传》 51

二 《国语》的编撰者 54

第二章 《国语》的编撰结构 67

第一节 编撰目的及材料遴选范围 67

一 《国语》的编撰目的 67

二 《国语》选材范围 68

第二节 《国语》的整体结构特征 74

一 以国别为纬 75

二 以时间为经 76

第三节 《国语》篇章结构模式 82

一 三段论结构模式的特征及渊源 83

二 三段论结构模式的各类“变体” 86

三 《齐语》《吴语》《越语》对三段论的借鉴和运用 93

四 三段论结构模式的发展趋势 94

第三章 《国语》文风差异及其原因 97

第一节 《国语》文风差异的原因 98

第二节 《国语》文体文风的分国考察 99

一 《周语》 99

二 《鲁语》 101

三 《郑语》 103

四 《齐语》 105

五 《晋语》 106

六 《楚语》 108

七 《吴语》《越语》 109

第三节 《国语》文体文风的纵向考察 111

一 文体由单一趋向多样 111

二 内容由崇尚德行到趋向智慧权术 115

三 表现手法趋向多样化 118

第四章 《国语》说理艺术撷英 121

第一节 《国语》的说理章法 121

一 立论正大而多样 122

二 论据广博而精要 127

三 结构谨严而有法 135

第二节 《国语》的说理方法 144

一 以理服人法 145

二 以势惧人法 148

三 揣摩人心法 152

四 先声夺人法 157

五 服之以巧法 160

第三节 《国语》说理“繁冗”之反思 163

第五章 《国语》的叙事与写人艺术 184

第一节 《国语》的叙事特征 185

一 叙事简括,惜墨如金 185

二 原始要终,结构完整 190

三 戏剧化的情节设计 195

四 合理化的想象虚构 198

五 《国语》叙事的缺陷 200

第二节 《国语》的写人艺术 203

一 言行表现法 204

二 旁衬法 209

三 虚实法 211

四 丛见法 215

五 互见法 217

第六章 《国语》语言的美学风范 221

第一节 《国语》语言的整体风貌 221

一 平实畅达 221

二 骈散相兼 225

三 排中寓变 231

第二节 《国语》修辞手法举隅 240

一 比喻 240

二 反问 250

三 警策 252

四 夸张、反语及其他 256

第三节 《国语》的虚词研究 257

一 《国语》虚词的使用概况 258

二 《国语》虚词的艺术功用 261

馀论:殊途同归,非之何急——评柳宗元《非国语》对《国语》之非难 270

一 对“诬妄”之说,全盘否定,有失公允 271

二 批判“守礼”行为,不顾春秋现实 275

《国语》各章系年一览表 278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