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晋文集 第9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荣晋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509757703
  • 页数:491 页
图书介绍:《葛荣晋文集》共十二卷,总计700多万字。全书分为自序和五个板块:我的学术创新之路(自序) ;第一板块:王廷相研究(第1~2卷);第二板块: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第3~4卷);第三板块:实学研究(《中国实学文化导论》《宋元明清实学》《东亚实学》)(第5~7卷) :第四板块:中国管理哲学研究(第8~10卷);第五板块:中国哲学及其现代诠释论集(第11~12卷)。

哲学智慧与中国式管理 3

引论 3

一 时代呼唤中国管理哲学 3

二 走“综合创新”之路 5

三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管理文化资源 8

四 中国管理哲学的基本模式 12

五 中国式管理哲学的理论架构 14

第一编 管理与人性 19

第一章 中国管理与人性假定 19

一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孟子的性善论 19

二 “宽猛相济”“礼法合一”的管理之道与荀子的性恶论 23

三 法家的“循法而治”与韩非的“自为”人性论 27

四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 31

第二编 自我管理 39

第二章 儒家“三达德”思想与现代儒商人格塑造 39

一 “儒商”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39

二 “智、仁、勇”的君子人格论 44

三 塑造具有“四商”品格的现代儒商 51

第三章 孔子的“三忘”思想与君子的精神境界 59

一 “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 59

二 “乐以忘忧”的快乐精神 65

三 “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68

第四章 老子的“上善若水”与塑造“圣人”品格 72

一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72

二 “居善地”(“处众人之所恶”) 75

三 “心善渊”与“与善仁” 77

四 “言善信”与“正善治” 80

五 “事善能”与“动善时” 82

第五章 道家的“无为”智慧与“自胜者强” 88

一 “知雄守雌” 88

二 “和光同尘” 91

三 “我有三宝” 96

四 “大巧若拙” 102

五 “不言之教” 105

六 “九征”之说 107

第六章 兵家的为将之德与管理者品格的塑造 110

一 “利国保民”与管理者的价值取向 110

二 “为将五德”与管理者的理想人格 114

三 “将有五危”与管理者的大将风度 127

第三编 立身行事 133

第七章 孔子的“义以为上”与管理者的道德人生 133

一 “义以为上” 133

二 “见得思义”(“见利思义”) 134

三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140

第八章 道家的“有无相生”与管理者的经营艺术 145

一 否定思维与企业创新 145

二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149

三 “虚实相资”与填补市场、创造市场 151

四 “行使管理权于无形之中” 156

五 “给人生留下空白” 158

第九章 道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的潇洒人生 164

一 “身重于物”与“淡泊名利” 164

二 “少私寡欲”与“知足常乐” 171

三 “齐生死”与“以死为乐” 179

四 “上德若谷”与“宽宏大度” 183

第十章 《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谋略(上) 192

一 “避实击虚”与寻求卖点 192

二 “兵贵神速”与“抢先半步”策略 198

三 “奇正之术”与企业的制胜之道 203

第十一章 《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谋略(下) 209

一 “迂直之计”与企业的迂回战术 209

二 “攻心夺气”与企业的心理战术 215

三 “因粮于敌”与企业的借助策略 221

第十二章 法家哲学智慧与企业经营之道 226

一 开拓市场与名人效应 226

二 “舍小取大”与“利益双赢” 229

三 “竞和”理念与出奇制胜 234

四 “审名”思想与名牌商标 238

第四编 有为而治 243

第十三章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柔性管理(上) 243

一 “正己正人”与“自我管理” 244

二 “为政以德”与“形象管理” 248

三 “三贵之道”与礼仪文明 255

第十四章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柔性管理(下) 263

一 “仁爱管理”与“德主刑辅” 263

二 “以和为贵”与“协调管理” 271

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定位管理” 278

第十五章 儒家的诚信之道与企业信用管理 282

一 树立信用意识,防止信用流失 282

二 精心培育企业员工的信用资源 291

三 实施企业信用工程 298

第十六章 儒家的性情论与企业的情感管理(上) 310

一 儒家论情感 310

二 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315

三 以情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21

第十七章 儒家的性情论与企业的情感管理(下) 328

一 以情构建系统的激励机制 328

二 学会以情用人 337

三 事业的成功与“亲情”的失落 347

第十八章 法家的“以法治民”与企业的刚性管理 352

一 “以法为本”与现代制度化管理 352

二 建构企业多元化的制度管理模式 358

三 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363

四 王熙凤以法协理宁国府 368

第十九章 法家的“以术治吏”与控制管理 373

一 “臣主之异利” 373

二 “察奸之术” 376

三 “防奸之术” 380

四 “除奸之术” 383

五 全面评价韩非的“术治” 386

第二十章 兵家的“宽严相济”与管理艺术 389

一 “将能而君不御”与管理者的“分身术” 389

二 “文武兼施”与管理者的管理艺术 393

三 “陷之死地然后生”与“危机管理” 396

第五编 无为而治 407

第二十一章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407

一 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内涵 408

二 在管理上,要“因自然以理事” 410

三 在市场上,既要“争”,又要“不争” 415

第二十二章 儒家的“无为而治”与“黑箱”管理 421

一 儒家“无为而治”的内涵和特点 421

二 “德修于己”与“人自感化” 424

三 “逸于得贤”与“黑箱”艺术 429

四 “行其所无事”与“自动化管理” 438

第二十三章 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之术” 443

一 天道“自然”,人道“有为” 443

二 “明主治吏不治民” 446

三 “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450

四 “虚静以待”的“自神之术” 458

第二十四章 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与“因循”管理之道 462

一 “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462

二 “治大者不治小” 466

三 “君无为而臣有为” 469

四 “因材质而用众” 474

第六编 管理境界 481

第二十五章 中国管理的四种境界 481

一 “管理实践”境界:“草商” 481

二 “管理科学”境界:“法商” 483

三 “管理道德”境界:“儒商” 485

四 “管理哲学”境界:“道商”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