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于二 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志田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3174935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近代史上的中、西、新、旧,各自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不过相互依存的一面似更显著。中西和新旧之间的关系,尤更密切而纠结。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中国在对外竞争中的屡屡失利,“中西”的认同已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承载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才逐渐被更超越的“新旧”所取代。 从清末到民初,一方面新旧中西之间的紧张在持续,同时也有一些读书人试图淡化或超越其间的认同色彩。本书从当时人的认知入手,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展现出这一过渡时代多元竞争的思想史风貌,极具史学价值。

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1

一、思想权势转移:从西学不能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3

二、社会权势转移:从士到知识人 10

三、社会权势再转移:知识人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青年的兴起 22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 38

一、从边缘走向中央的湘学 39

二、后湘军时代湖南的守旧与趋新 46

三、近代湖南排外的实际与迷思 53

四、余论:官绅的互动与竞争 59

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王先谦、叶德辉与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 66

一、引言 66

二、旧中有新:王先谦、叶德辉对国情的认知 71

三、由新转旧:旧派人物反戈一击的关注所在 83

四、余波 101

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的人生和心路 105

一、发出时代的声音 106

二、从国家到个人的觉悟 111

三、从文学到伦理的文化革命 115

四、从康、梁到胡、陈的时代转折 118

五、走向行动的政治革命 123

六、一生定位 128

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 132

一、引言:《新青年》的沟通作用 133

二、“我们”与“他们”的困扰 136

三、新文学作品的实际读者 145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149

陈独秀与“五四”后《新青年》的转向 172

一、“五四”前后的《新青年》 173

二、北大的学科调整与京城的新旧之争 177

三、在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陈独秀 188

四、《新青年》的转向 193

五、《新青年》编辑部改组风波 200

六、余论:“五四”比我们认知的更丰富 206

课业与救国:从老师辈的即时观察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209

一、引言 209

二、蒋梦麟对“五四”的即时观察 211

三、老师辈一年后的反思 217

四、救国和读书怎样两全? 223

五、社会模范的自制能力 227

六、余论:进一步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233

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 241

一、论战双方的动机 243

二、进化论与作为“五四”基本理念的“科学”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