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笃运,谢梦菲,范如永著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4515966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经过现状调查,结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及其对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理,笔者对当前基础和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试图通过整合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方法,综合描述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的科学途径,以供一线教育工作者参考。

第一篇 信息科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研究 3

第一章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存在形式及特点分析 3

第一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存在形式分析 3

一、教学过程中的语音信息 4

二、教学过程中的文字信息 8

三、教学过程中的图像信息 12

四、教学过程中数字化信息 15

第二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特点分析 18

一、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多样性 18

二、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复杂性 18

三、教学过程中信息的视听性 19

四、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海量性 20

第二章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播者与受众者分析 21

第一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播者分析 21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分析 21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分析 25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能力分析 29

第二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受众者分析 34

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分析 34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分析 36

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分析 37

第三章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模式与过程分析 40

第一节 课堂程序教学过程中“两阶段、三循环”操作型信息传导模式分析 44

一、程序教学过程中“两阶段、三循环”操作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实现条件 47

二、程序教学过程中“两阶段、三循环”操作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原则 48

三、程序教学过程中“两阶段、三循环”操作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基本过程 49

四、程序教学过程中“两阶段、三循环”操作型信息传导模式的案例分析 50

第二节 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十阶段、五循环”认知型信息传导模式分析 52

一、发现教学过程中“十阶段、五循环”认知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实现条件 55

二、发现教学过程中“十阶段、五循环”认知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原则 57

三、发现教学过程中“十阶段、五循环”认知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基本过程 58

四、发现教学过程中“两阶段、三循环”认知型信息传导模式的案例分析 62

第三节 有意义学习(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五阶段、两循环”控制型信息传导模式分析 63

一、有意义学习(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五阶段、两循环”控制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实现条件 66

二、有意义学习(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五阶段、两循环”控制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原则 68

三、有意义学习(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五阶段、两循环”控制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基本过程 69

四、有意义学习(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五阶段、两循环”控制型信息传导过程的案例分析 71

第四节 网络教学过程中“七阶段、多循环”交互型信息传导模式分析 73

一、网络教学过程中“七阶段、多循环”交互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实现条件 78

二、网络教学过程中“七阶段、多循环”交互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原则 79

三、网络教学过程中“七阶段、多循环”交互型信息传导模式的基本过程 80

四、网络教学过程中“七阶段、多循环”交互型信息传导模式的案例分析 82

第五节 现阶段教学过程中“三阶段、四循环”多信息综合教学环境信息传导模式分析 83

一、“三阶段、四循环”多信息综合教学环境信息传导模式的实现条件 86

二、“三阶段、四循环”多信息综合教学环境信息传导模式的原则 87

三、“三阶段、四循环”多信息综合教学环境信息传导模式的基本过程 88

四、“三阶段、四循环”多信息综合教学环境信息传导模式的案例分析 91

第四章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机理分析 94

第一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特征分析 94

一、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是师生之间一种知识和情感等的信息传导过程 94

二、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是一种典型、均衡的组织信息传导过程 95

三、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是一种建立在师生之间及时反馈基础上的信息传导过程 96

四、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是一种以学习者的心理机理为核心的信息传导过程 96

第二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影响因素分析 97

一、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内在影响因素 97

二、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外在影响因素 99

第三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控制与调节分析 101

一、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心理控制与调节 101

二、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技术控制与调节 102

三、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信息控制与调节 103

第二篇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研究 107

第五章 教育学视角与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概述 107

第一节 教育学视角概述 107

一、教育学概述 107

二、教育学理论结构的含义 108

三、教育学视角的含义 109

第二节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110

一、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含义 110

二、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研究的目的 112

三、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研究的对象 113

第六章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5

第一节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115

一、价值观上,过多强调继承性 115

二、培养目标上,缺失了全人教育 115

三、课堂教学过于封闭 116

四、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形式单一 116

五、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不到位 116

六、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发展阶段性长时停滞 117

第二节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18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118

二、应试教育制约严重 118

三、教育投入与产出失衡 119

第七章 中外教育家对课堂教学和信息传导的阐述 120

第一节 中国教育家对课堂教学和信息传导的阐述 120

一、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主体关系的阐述 120

二、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有效性问题的阐述 121

三、有效的信息传导对教师的要求的阐述 122

四、信息传导方式和方法的阐述 122

第二节 外国教育家对课堂教学和信息传导的阐述 125

一、信息传导中“教”的阐述 125

二、课堂教学及“教”“学”关系的阐述 125

三、信息传导方法和艺术的阐述 126

四、赫尔巴特对教学过程的阐述 128

五、杜威对信息传导过程的阐述 129

六、苏霍姆林斯基对信息传导内容的阐述 129

第八章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131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131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32

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 1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价值观 133

第三节 主体间性理论 134

第九章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的分析 136

第一节 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静态要素分析 136

一、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系统的含义 136

二、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静态要素分析 136

第二节 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动态过程分析 144

一、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 144

二、教材信息的内在逻辑规律 145

三、教师信息传导的传导规律 145

第十章 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优化 147

第一节 师生角色定位和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模式的优化 147

一、信息传导系统中师生角色定位的优化 147

二、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模式的优化 150

第二节 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机理的优化 151

一、教师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优化 151

二、学生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优化 158

三、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环境的优化 162

第三节 课堂教学信息传导评价机理的优化 163

一、优化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评价要素 163

二、优化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评价方式、手段与方法 167

第三篇(上)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效果研究 173

第十一章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现状与问题 173

第一节 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的问题 173

第二节 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76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问题 178

一、教学目标设置与陈述中存在的问题 178

二、教学对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80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上的问题 180

四、教学效果评价上的问题 182

五、教学媒体使用上的问题 184

六、教学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存在的问题 184

第四节 教学反思的问题 185

第五节 学生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的问题 188

第十二章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理论与分析 190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从教学权威到合作建构者 190

第二节 知识的建构与学习迁移 193

一、知识的分类 193

二、知识的掌握 197

第三节 动机理论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99

一、制造认知冲突 199

二、提供“先行组织者” 200

三、积极而合理的强化 202

四、分析成就动机 203

五、进行归因训练 204

第四节 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205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05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06

第五节 时间管理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213

一、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213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卷入时间 214

第十三章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方法与对策 217

第一节 渐入阶段 219

一、调动 219

二、引导 220

第二节 重点阶段 222

一、传授 223

二、巩固 224

第三节 升华阶段 226

一、拓展 226

二、启发 228

第四节 渐出阶段 229

第三篇(下)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 233

第十四章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233

第一节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233

一、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开展相应教育的缺失 233

二、学习策略的缺乏 234

三、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234

四、教师心理健康关注较少 234

第二节 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35

一、学校心理教育发展不足 235

二、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235

三、应试教育严重误导 235

四、信息时代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 236

第十五章 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思想基础 237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37

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39

第三节 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 242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4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44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45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246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48

第六节 自主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 249

一、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理论 250

二、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 250

三、自主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251

四、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理论 251

五、自主学习的言语自我指导理论 251

六、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 251

七、自主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 251

第七节 脑科学理论的教学思想 252

一、大脑功能的定位说 252

二、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253

三、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 254

四、多元智力结构说 255

五、情绪智力说 255

六、基于脑的学习原则 256

第十六章 心理学与学生发展 258

第一节 认知因素与学生发展 258

一、认知因素与学生发展 258

二、认知策略 268

第二节 非认知因素与学生发展 273

一、非认知因素概述 273

二、非认知因素的构成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274

第十七章 教学设计与基于心理学的教学操作 281

第一节 教学设计 281

一、教学设计概述 281

二、教学目标设计 282

三、教学任务分析 285

四、教学策略设计 286

五、教学评估设计 289

第二节 基于心理学的教学操作 289

一、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操作 289

二、基于认知主义理论的教学操作 291

三、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教学操作 294

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操作 295

五、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教学操作 298

六、基于脑科学理论的教学操作 300

参考文献 304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