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话家庭教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印光法师著;北京大方广华严书局选编;弘涛注释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1794487
  • 页数:2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家庭教育思想中中国圣贤文化的心法,格致诚正的修身原理和安身立命、己立立人的精神,娇生惯养的危害、贤母对子女成长的影响、读书不学圣贤的弊端等深层次教育原理。

一、家庭教育 太平根本 1

1.家庭母教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的根本 1

【附录】撰写《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的原由 1

【附录】孟母三迁,母教典范 2

2.母教第一是胎教 2

3.说做人道理,知有所师法 3

4.不知教学圣贤,坏乱世道人心 4

5.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为尤要 6

6.读书不学圣贤则与禽兽无异 6

7.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 7

【故事】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9

8.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 10

9.教训儿女实为天下太平之根本 12

10.善教儿女乃天下太平的根本办法 13

11.因地而倒,因地而起 13

12.欲整理天下,须注重家庭教育 15

13.提倡教子教女,以期天下太平 16

14.因果善教,促进太平 17

15.深信因果报应,致治弭灾根本 18

二、家庭教育 培育贤才 21

1.家庭有善教,国家有贤才 21

2.欲家国崛兴者须注意于家庭教育 23

3.学佛培植精神志节 24

4.因果可转暴恶为良善 25

【故事】葛繁怎样坚持做利益别人的事 26

5.善教儿女为正本清源之道 27

6.从小教训,长大孝顺 28

7.各人尽各人职分,是为善人 28

8.善教儿女,实为敦伦之大者 29

9.欲子女贤善,非积德积功,利人利物不可 31

10.世间最大之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 32

11.贤人蔚起,坏坯灭绝 33

12.女人若贤,子孙通贤 34

三、教育子女 父母天职 35

1.女人家以相夫教子为天职 35

2.家庭教育,母任多半 35

3.太太为至尊无上之称呼 37

【附录】印光大师与无锡居士谈教育 38

【附录】周室三母 38

4.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 39

5.孝亲相夫,持家教子 40

6.相夫教子,职任重大 41

7.要教训儿女,令其为贤人善人 41

【附录】小儿语 42

8.女人家的第一功德是孝亲相夫教子 44

9.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45

10.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45

11.惟父母之职分难尽 47

【附录】不能教儿女,焉能训兵士 48

12.母职维何,即善教儿女 48

13.当于儿女分上务尽为父之职 49

14.女人教子责任,比男子为重为大 50

15.女人相夫教子之责任大极了 50

16.若论教育之权,女人比男人为大 51

17.其责在于家庭善教儿女 52

【附录】胡兆焕忆印光法师谈家庭教育 52

18.为人父母之职分,难尽难知 53

19.成就自己子弟也是阴德 54

20.不尽为父之天职,师父决不赞成 55

四、家庭教育 母教最要 57

1.家庭之教,母教最要 57

2.有贤母则有贤人 58

3.母亲善教则不为邪说所惑 59

4.教育女眷堪为贤妻贤母 60

5.幼时善教,母居多半 61

6.家庭善教,母教最为吃紧 61

7.家庭母教为要 62

8.母者,即儿女之模范 62

9.人之成器与否,多半在于其母钧陶化育 63

10.能宜家宜室,则儿女相观而化 64

11.母贤,则儿女皆贤 65

五、家庭教育 教女尤要 67

1.教女比教子关系更大 67

2.教子固要紧,而教女更甚 67

3.教女比教子更加要紧 68

4.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 68

5.教女一事,重于教子多多 69

6.家庭教育,须以妇女为主体 71

7.有贤女,方有贤妇贤母 72

8.无贤女则无贤母 72

9.栽培妙慧,师范女流 73

10.女子从小就要教彼性情柔和 74

11.女子性情柔和,利益说不能尽 74

12.女子从小就要学柔和谦逊 75

13.教女子从小习成柔和慈善性质 76

14.当善教女,具足四德 77

15.为媳尽妇道,父母有光荣 78

16.嫁女莫贪富贵,重在人品本分 79

17.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 80

六、积德求子 胎教贤善 83

1.欲求子嗣,礼念观音 83

2.求子之法,三大要点 84

【附录】印光法师撰《求子三要》经过 86

3.求子禁忌,免致祸害 87

4.须知求子,先须从培德节欲起 88

5.重视胎教,禀受正气 92

6.报通三世,生子四因 92

【附录】被误杀之人来做儿子讨债 97

7.未胎而预教人伦之道 98

8.开导节欲保身,方为真爱子女 99

9.过去屡屡生女,今则屡屡生男 100

【附录】曹培灵居士行善得子感佛恩 101

七、家庭教育 德育为本 103

1.家庭教育,圣道为本 103

2.敦行孝弟,为仁之本 103

3.幼教念佛,忠恕仁慈 104

4.内尽孝弟,外行仁慈 105

5.格物致知,勉行善法 106

6.立身于道义,涵养成正器 107

7.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108

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10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11

10.谦虚则愈聪明愈有实益 112

11.因果为儒释圣教之根本 113

12.培植家庭根本之道在讲明因果 117

13.知为人之道,识因果报应 119

14.伦纪不讲,说什家教 120

15.讲仁民而爱物,须从人生孩幼时做起 120

16.立大志向,学做好人 121

17.极力保身,切勿手淫 122

18.父母唯其疾之忧 123

19.正确观察本质,对治好色之病 124

八、家庭教育 教之有道 129

1.道学为体,科学为用 129

2.教育必须体用兼备 130

3.天姿高者,更须要从浅近处著手 131

4.家庭教育,须从儿女幼时做起 132

5.人之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 133

6.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133

7.女子从小,就要习其柔和 134

8.顾名思义,为人尽分 135

9.家规严整——齐家教子的第一妙法 136

10.儒门教人希圣希贤之无上秘诀 137

11.教子女认字块 138

12.教子女勤劳惜福 139

13.教子女去恶向善 139

14.教子女先读圣贤书 140

15.教子弟诚实 141

16.教儿童不要我慢自大 142

17.家庭教育,因果报应,乃现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极要务 142

18.因果教育,上智下愚无不受益 144

19.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 145

20.提倡二种善教,儿女自然会贤 146

21.因果报应,为辅助教育之要道 146

22.先尽人事,后听天命 148

23.令子女知世间道理,知佛法道理 149

24.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给孩子一个好模子 150

25.夫妻和睦,子女观法 150

26.应当详说利害,严责非其所宜 151

【附录】调伏幼僧守规矩,教授学生勿暴怒 152

27.小儿爱偷人东西,必须责打改正 153

28.如何避免富不过三代 154

29.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156

九、教育不当 遗祸无穷 159

1.缺乏善教,世乱之源 159

【附录】有一件事比请书送人还要紧 159

2.一味娇惯,悔之莫及 160

3.一味溺爱,难成正器 161

4.切勿任性骄惯 161

5.溺爱甚于杀身 161

6.若无贤女,则无贤妻贤母 162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3

8.情欲过重,贻害子孙 165

9.教育不当,为地方害 165

10.不知爱子之道,将好儿女教坏 166

11.生子非难,教子尤难,失教之子,无业不造 167

12.与燕朋邪友相往还,则危险万状 168

13.溺爱骄养,狂妄顽愚 168

14.今之聪明子弟,多犯手淫之病 169

15.不知忌讳色欲,以致误丧性命 169

十、家教教材 须用善书 175

1.子女应读的圣贤书 175

2.天下善书之冠的《安士全书》 176

3.文理精微周到的《了凡四训》 177

4.最宜于幼年子女的《感应篇直讲》 178

5.元宰必读书:《太上感应篇》和《文昌阴骘文》 179

6.备载贤女、贤妇、贤母事迹的《闺范》 180

7.看则皆可获益的《历史感应统纪》 181

8.《朱子治家格言注》和《常识精华》 182

9.警策身心的《格言联璧》 183

10.尽伦学儒,尽性学佛的《正学启蒙三字颂》 185

11.汇集中外名人嘉言懿行的《寰球名人德育宝鉴》 186

12.逐条发明敦伦尽分的《务本丛谭》 188

13.希圣希贤的《家庭宝鉴》 190

14.保青年健康长寿的《寿康宝鉴》 191

15.包含因果和家教之道的《印光法师嘉言录》 192

十一、家庭教育 效法典范 195

1.居贫守节,教养二子 195

2.李凤岐夫妇抚育儿女,严慈并用 196

3.江母严教育,子有古人风 197

4.杨太夫人催子赈灾,总统表彰 198

5.王母朱夫人上奉老姑,下抚幼子 199

6.孙母林夫人教子勤俭仁慈之道 200

7.黄太夫人勤俭温和,善待义子 201

8.冯平斋宜人守分尽伦,至性感人 203

十二、读书得法 增长智慧 207

1.看文而读有大好处 207

2.看经论不可急躁 208

3.看经典必须如佛祖圣贤降临一般 208

4.读者务必恭敬虔洁,息心体究 209

5.敬惜字纸,尊敬经书 209

6.学无大小,皆当以诚敬为主 211

7.心地若开,何愁不会作文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