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裁判客观性的命题及其法治意义 1
一、裁判客观性的概念 1
二、不同角度的裁判客观性 5
(一)自然法学对客观性的认知 6
(二)实证主义法学对客观性的维护 9
(三)现实主义法学对客观性的质疑 14
(四)批判法学对客观性的解构 16
三、裁判客观性的特征及其对法治的意义 19
(一)裁判客观性的特征 20
(二)裁判客观性对法治的意义 22
(三)维护裁判客观性符合中国的法治现状 27
四、裁判客观性面临的冲击 33
(一)裁判客观性的理论挑战 33
(二)裁判客观性的现实危机 47
第二章 追求裁判客观性的法律因素 61
一、法律来源的客观性 61
(一)法律来源的理论与实践 62
(二)法律来源客观性的标准 73
(三)法律来源客观性的困境与出路 75
二、法律构造的精确与裁量基准的设置 84
(一)法律精确性的缘起 85
(二)法律精确性的设计与操作 87
(三)法律精确性对客观性的贡献与反思 92
三、法律语言的确定与模糊的释明 94
(一)法律和语言的关系 94
(二)法律语言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98
(三)法律语言不确定性的防治 102
(四)对法律确定性理想的反思 112
第三章 达至裁判客观性的事实因素 114
一、事实的理论界定 115
(一)事实的概念 115
(二)事实的分类 118
(三)事实与法律的关系 122
二、事实真实的标准 125
(一)客观真实 126
(二)法律真实 129
(三)交流共识 134
(四)事实真实标准的安置 136
三、裁判事实的形成 139
(一)客观事实的发生 140
(二)客观事实被陈述为案件事实 142
(三)案件事实被建构成裁判事实 148
四、事实认定的趋势和制度保障 156
(一)事实认定的科学化 157
(二)事实认定模式的制度完善 161
(三)事实认定机制的改革 167
第四章 影响裁判客观性的社会因素 171
一、裁判的现实困境与社会因素的引入 171
(一)社会转型与司法目标的多元 172
(二)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争论 174
(三)二元社会与规范的缝隙 178
(四)建立法官与社会的交流途径 183
二、吸纳习惯弥合法律规范的缝隙 185
(一)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定位 186
(二)习惯适用的前提 189
(三)习惯适用的方法 191
三、引入社会知识补充法官司法知识的不足 195
(一)法官司法知识的划分 195
(二)法官的司法知识与纠纷解决的供需失衡 199
(三)法官司法知识的补给与融入 201
四、运用民意消除裁判与社会的背离 204
(一)裁判中民意的微观划分与作用 204
(二)民意的识别 207
(三)民意的回应 211
结语:本书的能与不能 215
参考文献 218
一、国内著作 218
二、国内译著 223
三、中文论文 228
四、英文文献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