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之范围与方法 1
第二节 参考之书目 2
第一章 金陵之形势 9
第一节 概论 9
第二节 山脉 10
甲 钟山龙蟠 石城虎踞 12
乙 覆舟山 15
丙 鸡笼山 17
丁 卢龙山 18
戊 马鞍山 清凉山 小仓山 冶城山 19
己 仓山 大庄观山 直渎山 幕府山 20
庚 栖霞山 23
辛 阳山 汤山 24
壬 青龙山 黄龙山 赤山 方山 25
癸 牛首山 献花岩(祖堂山) 岩山 三山 雨花台 27
第三节 水系 30
甲 长江天堑 30
乙 秦淮河 32
丙 九曲青溪及运渎 36
丁 玄武湖 39
第二章 金陵大事年表 43
第三章 秦汉以前之遗迹 73
第一节 冶城 73
第二节 越城 74
第三节 楚金陵邑 75
第四节 钟山汉秣陵尉蒋子文祠 75
第五节 青溪小姑祠 76
第六节 诸葛武侯驻马坡 81
第七节 六朝以前金石 82
第四章 六朝城郭宫阙遗址 83
第一节 吴都建邺及太初宫 83
第二节 六朝水道考 85
第三节 建康 91
第四节 台城 101
第五节 六朝都城宫城分考 109
第六节 萧梁一代之文物 117
第五章 六朝陵墓 125
第一节 总说 125
第二节 陵墓体制 130
第六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 137
第七章 隋唐之遗迹 155
第一节 隋 155
第二节 唐 156
第八章 南唐遗迹 163
第一节 南唐都城 163
第二节 南唐宫城考 164
第三节 南唐陵墓 167
第九章 宋元之遗迹 169
第一节 宋 169
第二节 元 172
第十章 明代之遗迹 175
第一节 城郭及宫阙 175
第二节 孝陵 179
第三节 初明功臣诸墓 183
(1) 钟山之阴 183
(2) 邓府山 185
(3)其他诸墓 185
第四节 旧院及十六楼 188
第五节 秦淮四美人诗 193
第十一章 满清及太平天国遗迹 197
第一节 满清 197
第二节 太平天国 198
第十二章 近代之玄观祠宇及梵刹 201
第一节 玄观 201
第二节 祠宇 206
第三节 西北诸刹 215
第四节 东北诸刹 219
第五节 东南诸刹 223
第六节 西南诸刹 225
第七节 城南诸刹 230
第八节 其他诸刹 234
第十三章 园林及第宅 255
第一节 园墅 255
第二节 第宅 266
第十四章 结论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