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1
一 1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昔帝鸿氏有不才子。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1
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1
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1
二 2
帝曰:毋若丹朱傲。禹曰:予辛壬娶涂山。 2
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百官信谐。 3
三 3
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3
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 3
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 4
于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败桀(原作桀败,依周尚木《史记识误》改)于有娀之虚。 4
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 5
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以令诸侯。 5
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 6
非天夭民,中绝其命。 6
四 6
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6
薰育戎狄攻之。 6
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 7
明年伐邘。 7
大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 7
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 8
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 8
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8
先王之顺祀也。 9
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 9
何居非其宜与。 9
所怒甚多。 10
川竭山必崩。 10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10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 10
椟而去之。 10
王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 11
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 11
不如以地资公子咎为请太子。 11
何以周为秦之祸也。 12
为王计者,周于秦因善之;不于秦亦言善之,以疏之于秦。 12
五 12
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 12
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 13
缪公问蹇叔、百里傒。 13
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 13
郑贩卖贾人弦高。 13
仅以小治。 14
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 14
今由余贤,寡人之害。 14
终年不还。 14
故作此誓,令后世以记余过。 15
秦缪公之与人周也。 15
周故与秦国合而别。 15
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 15
外劝战死之赏罚。 15
筑冀阙。 16
六 16
与议于海上。 16
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 16
誓刻碣石门。 17
坏城郭,决通提防,其辞曰。 17
禁不得祠明星。 17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 17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18
夸主以为名。 18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18
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 19
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19
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20
诸生在咸阳者,吾令人廉问,或为谣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 20
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 21
上病益甚,乃为玺赐公子扶苏。 21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 21
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 21
今上出,不因此时 22
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22
天子称朕,固不闻声。 22
主重明法。 23
尚何于法。 23
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 23
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23
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 24
其势居然也。 24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24
招八州而朝同列。 25
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 25
七 25
将非其人不可。 25
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 25
北阬马服。 26
孤特独立。 26
范增数目项王。 26
臣请入与之同命。 26
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27
刑人如恐不胜。 27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7
窃为大王不取也。 27
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28
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 28
步走。 28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29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 29
八 29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 29
郦食其谓监门。 29
县隔千里。 30
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30
吾知所以与之。 30
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31
令谁代之。 31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同谋,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 31
九 31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31
乃知其戚夫人,问知其酖。 32
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 32
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32
吕禄以为郦兄不欺己。 33
十 33
上曰: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 33
今犯法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孥。 33
相坐坐收。 33
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 33
其孰计之。 34
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 34
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馀岁。 34
古之有天下者莫不长焉。 34
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吾内志,以重吾不德也。 35
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共养于高庙。 35
朕之不明与嘉之。 35
十一 35
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35
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 36
十二 36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竃、谷道、却老方见上。 36
以少君为神。 36
游水发根乃言曰 。 37
又置寿宫北宫。 37
人者求之。 37
令有亲属。 37
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 38
今年丰庑未有报。 38
皆尝鬺烹上帝鬼神。 38
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 38
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 39
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 39
周霸属图封事。 39
朝受计甘泉。 40
然其效可睹矣。 40
卷二 41
十三 41
盖其详哉,盖其慎也。 41
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 41
张夫子问褚先生曰。 41
后稷人迹者。 41
子者兹茲益大也。 42
知于身则生后稷。 42
诗人美而颂之曰:厥初生民。深修益成而道后稷之始也。 42
大王命季历,明天瑞也。 42
其有天命然。 43
黄帝后世何王天下之久远耶? 43
黄帝终始传曰。 43
十四 43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挚见之矣,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43
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 44
鲁君子左丘明……成《左氏春秋》。 44
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攟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 45
汉相张苍历谱五德。 45
学者所讥盛衰大指。 45
十五 45
《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 45
三国终之卒分晋。 46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46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46
亦有可颇采者。 46
因举而笑之。 46
十六 47
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 47
合从讨伐,轶于三代。 47
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 47
十七 47
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47
淮南分三。 48
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 48
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 48
于王端元年,景帝子。 48
十八 49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49
《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 49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 49
故大城名都散亡。 50
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50
十九 50
有以也夫,长沙王者著令甲,称其忠焉。 50
二十 50
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征。 50
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 50
二十一 51
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 51
二十二 51
史公无序文。 51
卷三 53
二十三 53
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 53
所以防其淫侈。 53
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 53
仲尼没后,受业之徒沈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 54
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于治,躬化谓何耳? 54
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 54
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情胜之为安,若者必灭。 55
故圣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失之矣。 55
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 55
始绝之未小敛一也。 56
能虑勿易谓之能固。 56
人域是域士君子也。 56
二十四 56
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 56
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 57
作五章以刺时。 57
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57
故圣人曰:《礼》云《乐》云。 58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58
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 58
《大章》,章之也。 59
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布筵席,陈樽俎,列?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 59
而万物之理,以类相动也。 59
在族长乡里之中。 59
文侯曰:敢问如何? 60
《诗》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 60
干戚旄狄以舞之。 60
永叹之淫液之。 60
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61
故宫动脾而和正圣。 61
二十五 61
昔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递兴递废,胜者用事。 61
岂与世儒暗于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不当用兵,大至窘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 61
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 61
尚相如胥也,故曰须女。 62
二十六 62
正不率天,又不由人。 62
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邪于终,事则不悖。 62
虽明习历及张苍等,咸以为然。 63
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 63
朕唯未能循明也。 63
二十七 63
辅星明,近;辅臣亲,强;斥,小;疏,弱。 63
其趋舍而前曰赢。 64
若角动绕环之,及乍前乍后,左右,殃益大。 64
其下之国可重致天下。 64
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 64
千馀里二千里。 65
杼云类杼轴。 65
夫雷电虾虹,辟历夜明者,阳气之动也。 65
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其所宜。 65
诸侯更强时灾异记无可录者。 66
故甘石历五星法,唯独荧惑有反逆行。 66
正下无之。 66
二十八 66
《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只,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 66
文公获若石云。 67
其声殷云野鸡夜雊。 67
秦缪公梦见上帝,上帝命缪公平晋乱。 68
诸侯莫违我。 68
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 68
八神将自古而有之。 68
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 69
通权火。 69
果齐桓公器。 69
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 69
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 69
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70
二十九 70
任土作贡。 70
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 70
齧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一曰:河汤汤兮激潺缓,北渡污兮浚流难。 70
三十 71
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 71
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二曰以重差小,三曰复小。 71
犹自以为不足也,无异故云。 72
卷四 73
三十一 73
犹有先王之遗民也。 73
北过徐君。 73
徐君已死,尚谁予乎? 73
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即不传季子,光当立。 73
是无奈我何。 74
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 74
太史公曰: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 75
三十二 75
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及瓜而代。 75
愈一小快耳。 76
庸职之妻好。 76
齐侯请以宝器谢,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令齐东亩。对曰: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义伐,而以暴为后,其可乎? 76
又,侍者曰不可……崔杼怒。 77
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 77
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 77
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相崔氏。 78
三十三 78
太公、召公乃缪(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78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78
惟尔元孙王发。 79
开籥乃见书遇吉。 79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79
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 80
无敢不及,有大刑。 80
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班未得杀。 80
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昭公耻之。 80
三十四 81
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 81
如成周时职使。 81
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 81
三十五 82
馀五叔皆就国。赖同母之弟成叔、冉季之属十人为辅拂。 82
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 82
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82
三十六 83
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83
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83
不敢当高位。 83
杞东楼公者,夏后之后苗裔也。 84
三十七 84
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 84
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 84
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 84
孙文子子数侍公饮。 85
太子欲杀我。 85
免子三死毋所与。 85
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仲由。召护驾乘车,行爵食炙,奉出公辄奔鲁。 85
三十八 86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86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 87
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 87
帝乃震怒不从鸿范九等,常伦所斁。 87
襄公七年,宋地陨星如雨,与雨偕下。 88
子鱼曰:必如公言,即奴事之尔,又何战为? 88
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88
宋襄之有礼让也。 89
三十九 89
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 89
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 89
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犹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荀息之谓乎!不负其言。 89
君其祀毋乃绝乎。 90
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 90
有此二故不和。 91
且不求何时得功? 91
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 91
今楚大国,而固遇子。 91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92
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 92
乃悬书宫门。 92
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92
卫侯请盟晋,晋人不许。 92
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言,而用美女,乘轩者三百人也。 93
子一言而亡之。 93
周作《晋文侯命》。 93
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94
饿人示眯明也。 94
四十 94
随人为之周,请尊楚。 94
伍举曰:愿有进,隐曰。 95
是何鸟也。 95
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 95
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95
且入大县而乞师于诸侯……且奔诸侯以听大国之虑。 95
初王。 96
乃去弃疾归。 96
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 96
太子珍少。 97
臣所以许王,以广王意也。 97
怀王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 97
莫敢不乐听,则王名成矣。 97
楚王业已欲和于秦,见齐王书犹豫不决。 98
寡人与楚接境壤界。 98
虽无攻之,名为弑君。 98
四十一 98
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 98
而身与之市。 99
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 99
子胥大笑曰。 99
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 100
居无何。 100
披藜藋到门。 100
有如病不宿诫。 100
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 101
四十二 101
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 101
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 101
公怒溉逐群公子。 102
晋欲得叔詹为戮,郑文公恐,不敢谓詹言。 102
当武王,邑姜方娠,大叔梦帝谓己。 102
四十三 102
有人当道,辟之不去。 102
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 103
我私有诛午也。 103
毋恤群臣请死之。 103
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訽。 103
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 103
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104
所与无不充。 104
为人臣者,宠有孝悌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 104
而序往古之勋。 104
使緤谒之,叔请服焉。 105
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 105
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 105
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 106
高信即与王战。 106
入,徐趋而坐。 107
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 107
恣君之所使之。 107
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 107
春平君言行信于王。 108
大饥,民?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108
四十四 108
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 108
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 108
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 109
襄王十二年,楚败我襄陵。 109
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 109
四十五 109
不如出兵以到之。 109
其实犹不无秦也。 110
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 110
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 110
四十六 110
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 110
庄子卒,子太公和立。 110
驺忌曰:不若勿救。 111
齐侯太公和卒,子桓公午立,六年桓公卒。 111
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 112
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112
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后,及完奔齐,懿仲卜之亦云。 112
四十七 112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112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113
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113
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113
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 114
形状末也。 114
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 114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115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115
(季康子)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贡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115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116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116
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 116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 117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117
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 117
达巷党人童子曰。 118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118
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遗一老。 118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18
四十八 119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119
藉第令毋斩。 119
腊月。 119
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 120
四十九 120
夏之兴也以涂山。 120
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 120
天诱其统,卒灭吕氏。 120
五十 121
为其母不长者耳。 121
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121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而)乱臣贵。 122
五十一 122
田生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 122
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 122
万户侯亦卿之有。 122
五十二 123
顾而父知田耳。 123
大王自高帝将也。 123
恐不能言者。 123
灌将军熟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 123
五十三 124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124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124
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 124
非被矢石之事。 125
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 125
五十四 125
参尽召长老诸生。 125
与窋胡治乎? 125
乃者我使谏君也。 126
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126
五十五 126
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126
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 126
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 127
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 127
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127
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 127
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128
歌数阕。 128
五十六 128
平为人长大美色。 128
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 128
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 129
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129
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129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 129
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 130
上曰:主者谓谁? 130
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 130
五十七 131
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事),东乡(向)坐而责之。 131
趣为我语。 131
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 131
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 132
太后以冒絮提文帝。 132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32
此不足君所乎? 133
五十八 133
四十馀城,皆多大县。 133
意忽忽不乐。 133
他物虽百钜万,犹自恣也。 133
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 134
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 134
五十九 134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 134
被服造次必于儒者。 134
六十 135
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 135
乃敢惟他议。 135
高山仰之,景行向之。 136
人之好德,克明显光;义之不图,俾君子怠。 136
好览观太史公之列传,传中称《三王世家》,文辞可观。 136
所谓受此土者。 136
唯命不可为常。 137
无侗好佚……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 137
维法是则。 137
卷五(上) 139
六十一 139
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139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139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39
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140
六十二 140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140
桓公实怒少姬。桓公实北征山戎。 141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 141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141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141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42
六十三 142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142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142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143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143
以入大庙。 143
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143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 144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 144
此之不可不知也。 144
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 144
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 145
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 145
六十四 145
何谓相送乎。 145
问疾医药。 146
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146
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 146
六十五 146
则自为解耳。 146
遂成竖子之名。 147
又与强秦壤界。 147
六十六 147
昭关欲执之。 147
吴王僚方用事。 147
子之报雠,其以甚乎。 148
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148
伍子胥初所与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胜者在于吴。 148
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148
六十七 149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149
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师……参……柴……由。 149
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149
冠雄鸡,佩豭豚。 150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50
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150
击断子路之缨。 150
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151
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 151
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 151
是残国之治也。 152
以徼其志。 152
其伐齐必也。 152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 152
夫子固有惑志。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152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153
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 153
六十八 153
后五日,复求见鞅。 153
鞅复见孝公益愈。 154
夏殷不易礼而亡。 154
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154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155
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 155
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155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 155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156
六十九 156
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 156
寡人请以国从。 156
且无庸有事于民也。 156
请别白黑所以异阴阳而已矣。 157
此臣之所为君患也。 157
夫破人之与见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见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157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谿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 158
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158
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 158
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芮,无不毕具。 158
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159
恶在乎忠信之无罪也夫。 159
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 159
齐加不信于王而忌燕愈甚。 160
齐紫败素也而贾十倍。 160
寡人如射隼矣。 160
其术长于权变。 160
七十 161
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161
从郑至梁二百馀里。 161
韩怯于秦。 161
亏楚而适秦。 162
积毁销骨。 162
虽无出甲,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天下之脊 162
卒有秦祸无及为己。 163
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 163
国一日见攻。 163
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163
愿以甲子合战以正殷纣之事。 164
言不足以采正计。 164
亦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 164
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164
犀首乃谓义渠君曰:道远不得复过。 165
此公孙衍所谓邪? 165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 165
七十一 165
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165
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166
遗之广车。 166
何则?无备故也。 166
周以仇犹、蔡观焉。 166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 167
而寡人死不朽矣。 167
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 167
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之信也。 167
息壤在彼。 168
公仲且仰首而不朝。 168
是外举不辟雠也。 168
而得一斯便焉。 169
彼以齐约韩魏。 169
大不为事君,小不为家室。 169
则莫若向寿者可。 169
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 170
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170
七十二 170
此非敢攻梁也。 170
不然,必见欺。 170
七十三 171
五大夫王陵。 171
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171
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171
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71
七十五 171
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171
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 172
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 172
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 172
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172
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 173
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 173
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 173
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 174
何以使秦无为雌而可。 174
遇客无所敢失。 174
七十六 174
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174
谨奉社稷而以从。 174
取鸡狗马之血来。 175
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 175
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 175
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 175
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 175
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 176
七十七 176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176
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稠人广众之中,不宜有所过,令公子故过之。 177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177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177
曰公子喜士。 178
尚安事客? 178
如姬为公子泣。 178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178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178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179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179
乃装为去。 179
公子倾平原君客。 179
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180
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 180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180
七十八 181
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 181
今大国之地徧天下有其二垂。 181
王又割濮磨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 181
绌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 181
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禽三渚之浦。 181
《诗》云:“趯趯馋兔,遇犬获之;他人有心,余忖度之。” 182
非徒然也。 182
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 182
七十九 182
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而要不足以待斧钺。 182
自非然者。 182
是日观范睢之见者,群臣莫不灑然变色易容者。 183
漆身为厉,被发为狂。 183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 183
臣又何患哉,臣又何忧。 183
假使臣得同行于箕子,可以有补于所贤之主。 184
是天以寡人慁先生。 184
事无小大,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 184
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 185
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 185
范叔一寒如此哉。 185
睢请为见君于张君。 185
故“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圣人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5
故遂以杀身亡国。 186
垦草入邑。 186
书曰:成功之下,不可久处。 186
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范睢免相。 186
八十 187
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187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 187
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 187
八十一 188
以勇气闻于诸侯。 188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188
大王亦幸赦臣。 188
宁许以负秦曲。 188
王必无人。 189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189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 189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189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190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190
某年月日。 190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190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91
赵奢曰:请受令。 191
许历复请谏。 191
以天下莫能当。 192
使赵不将括即已,或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192
东向而朝军吏。 192
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192
有何怨乎? 192
顷之三遗矢矣。 193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 193
相如一奋其气。 193
八十二 193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 193
为绛缯衣。 193
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194
八十三 194
秦所为急围赵者。 194
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 194
新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 194
其无足怪。 195
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195
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 195
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 195
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 195
是以箕子详狂。 196
是以申徒狄自沈于河。 196
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 197
夫以孔墨之辩。 197
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 197
积毁销骨。 198
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阿偏之辞哉。 198
捐子之之心而能不说于田常之贤。 198
故无因至前,虽出随侯之珠,夜光之璧,犹(《汉书》作只) 199
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汉书》作游)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199
与牛骥同皂。 199
则士伏死堀穴岩岩之中耳。 199
太史公曰:鲁连其指意虽不合大义。 199
邹阳其辞虽不逊。 200
八十四 200
屈平属草稿,未定。 200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200
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200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01
《离骚》者,犹离忧也。 201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201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202
濯淖汙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202
屈平既绌。 202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202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02
屈原至于江滨。 203
何故而至此。 203
宁赴常流。 203
羌不知吾所臧。 203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204
其后楚日以削。 204
讯曰。 204
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郁兮其谁语。 205
使骐骥可得系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205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 205
止于坐隅,貌甚闲暇。 205
淹数之度兮。 205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206
云蒸雨降兮,错缪相纷。 206
通人大观,物无不可。 206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206
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207
八十五 207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 207
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207
不以此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立以为适而子之。 208
八十六 208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 208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209
是无如我何。 209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 209
顾不易邪。 210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 210
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 210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210
乃于邑曰。 211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211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 211
使使往之主人。 212
酒酣以往。 212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212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212
然则何由。 213
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213
恐不能须臾。 213
且非独于此也。 213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213
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 214
岂足道哉。 214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214
夫为行而使人疑之。 215
非节侠也。 215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215
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216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216
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216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16
荆卿岂有意哉。 217
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217
剑坚,故不可立拔。 217
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217
八十七 218
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 218
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218
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 219
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 219
时乎时乎,间不及谋。 219
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 219
长子旧而信之。 219
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 219
何虑之可定也。 220
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 220
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 220
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 220
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为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 221
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 221
是故王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221
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 221
则能罚之加焉必也。 222
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 222
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222
八十八 222
高雅得幸于胡亥。 222
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222
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 223
卷五(中) 223
八十九 223
为里监门以自食。 223
里吏尝有过笞陈馀。 223
今诸侯畔秦矣。 223
范阳令乃使蒯通见武信君曰。 224
令趣发兵西入关。 224
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 224
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 224
且有十一二相全。 225
陈馀曰:吾死顾以为无益。 225
何乃污王为乎? 225
贯高与客孟舒等十馀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 225
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 226
不侵。 226
相然信。 226
以死岂顾问哉。 227
九十 227
迁咎为家人。 227
天下昏乱,忠臣乃见。 227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227
彭越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227
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 228
九十一 228
少年,有客相之。 228
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 228
身负板筑。 228
进则不得攻,退则不得解。 228
故曰:楚兵不足恃也。 229
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 229
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 229
何谓中计?何谓下计? 230
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 230
故曰出下计。 230
九十二 230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 230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与所计事者。 230
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231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231
然不能任属贤将。 231
印刓敝,忍不能予。 231
特劫于威强耳。 232
秋豪无所害。 232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亟。 232
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232
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 233
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 233
言不听,画不用。 233
以忠信言之。 233
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234
弟举兵。 234
乃为儿女子所诈。 234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234
九十三 235
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235
信亡走匈奴,与其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而与信及冒顿谋攻汉。 235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 235
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 236
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 236
绾愈恐,闭匿。 236
陈豨者不知始所以得从。 236
九十四 236
且秦复得志于天下,则齮齕用事者坟墓矣。 236
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 237
今陛下在洛阳。 237
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 237
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 238
九十五 238
项伯常肩蔽之。 238
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 238
与樊哙等四人步从。 238
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239
上降沛一日。 239
婴固徐行。 239
九十六 239
昌尝燕时入奏事。 239
非为赵王年少。 240
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 240
吾欲固烦公。 240
而不遣赵王何? 240
怒击伤主吕后吏。 241
高后时为御史大夫。三岁免。 241
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 241
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 242
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 242
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 242
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 243
九十七 243
郦生食其者。 243
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243
令下足下。 243
而汉反却自夺其便。 243
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 244
此蚩尤之兵也。 244
王似贤。 244
人众车轝。 244
尉他大笑曰。 245
无久慁公为也。 245
陆生往请直入坐。 245
不时见陆生。 246
暴衣露冠。 246
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 246
九十八 246
上以为爱我。 246
此有伤心者,然可谓笃厚君子矣。 246
九十九 247
娄敬脱挽辂。 247
终不敢易衣。 247
乃营成周洛邑。 247
此以为天下之中也。 248
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 248
娄者乃刘也。 248
于公如何? 248
人臣无将。 249
使人人奉职。 249
叔孙通希世度务…… 249
一百 249
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249
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249
数招权顾金钱。 250
欲有所用其未足也。 250
贤者诚重其死夫。 250
一百零一 250
陛下素骄淮南王。 250
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250
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然复不遂。 251
一百零二 251
于是释之言秦汉间之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 251
岂敩此啬夫谍谍谋利口捷给哉。 251
意惨凄悲怀。 251
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 252
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 252
父老何为自郎?家安在? 252
父知之乎。 252
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253
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 253
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 253
一百零三 253
万石君名奋。 253
若能从我乎。 254
恭谨无与比。 254
至廷见,如不能言者。 254
是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 254
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儿宽等推文学至九卿。 255
绾日以谨力。 255
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255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 255
不好立名称称为长者。 256
仁为人阴重不泄,常衣敝补衣,溺裤,期为不洁清。 256
以是得幸景帝入卧内,于后宫秘戏,仁常在旁。 256
一百零四 256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 256
上毋以梁事为也。 257
何自敢言若主。 257
一百零五 257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257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 257
以此视病。 258
尽见五藏癥结。 258
在赵者名扁鹊。 258
血脉治也。 258
而国男女无别。 259
《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 259
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 259
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 259
不出千里决者至众。 260
不可曲止也。 260
不治恐深。 260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261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261
过邯郸闻贵妇人。 261
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 262
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 262
谒受其脉书上下经…… 262
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 262
出入二十日身无病者。 262
师言曰: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263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 263
是好为方,多伎能为所是案法新。 263
流汗者,同法病内重,毛发而色泽,脉不衰。 263
臣意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师光喜曰:公必为国工。 264
一百零六 264
因以此发谋欲举事。 264
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誂胶西王,无文书,口报曰。 264
有宿夕之忧。 264
使喻其欢心。 265
王瞿然骇曰。 265
擅适过诸侯。 265
臣愚计无出此。 265
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 266
乃以全强制其罢极。 266
毋为权首,反受其咎。 266
一百零七 266
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 266
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 267
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 267
坐其兄盖侯南乡。 267
已然诺。 267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将军旦日蚤临。 268
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 268
夫以服请宜往。 268
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 268
此吾骄灌夫罪。 269
不仰视天而俯画地。 269
不足引他过以诛也。 269
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 270
何为首鼠两端。 270
悉论灌夫及家属。 270
非大王立当谁哉。 271
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271
一百零八 271
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 271
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 271
居无何。 272
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 272
自上古不属为人。 272
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 273
一百零九 273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273
天子使中贵人从广。 273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273
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274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274
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274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275
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 275
一百一十 275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 275
亶父亡走岐下,而豳人悉从亶父而邑,焉作周。 276
周西伯昌伐畎夷氏。 276
中国疾之,故诗人歌之曰:“戎狄是膺”,“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舆彭彭,城彼朔方”。 276
尽服从北夷。 276
(中行)说曰:“必我行也,为汉患者。” 277
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中行说令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 277
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 277
何以为言乎。 277
匈奴日已骄。 278
天下莫不咸便。 278
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 278
信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徼极而取之。 278
左贤王围李将军,卒可四千人,且尽。 279
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279
详许甘言,为遣其太子入汉为质。 279
为其切当世之文而罔褒,忌讳之辞也。 279
一百一十一 280
梁北河。 280
执讯获丑。 280
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 280
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280
一百一十二 281
乃学《春秋》杂说。 281
恐窃病死,无以塞责。 281
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281
学长短纵横之术。 282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282
道路死者相望。 282
御史成进谏曰。 282
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 283
名何必汤武。 283
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何征而不服乎哉! 283
卷五(下) 283
一百一十三 283
南越王尉佗者。 283
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 284
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284
以其党为假守。 284
其后亡国,征自樛女。 284
一百一十四 285
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 285
彼当安所告愬? 285
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馀烈也。 285
一百一十五 285
上为其名美,即不诘。 285
以故久不决。 286
一百一十六 286
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 286
食重万馀人。 286
足事亲附。 286
皆同姓相扶。 287
然南夷之端,见枸酱番禺,大夏杖、邛竹。 287
一百一十七 287
相如既学。 287
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288
家居徒四壁立。 288
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288
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 288
射中获多。 289
览于有无。 289
腾远射干。 290
左乌嗥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 290
辚邛邛,蹴距虚。 290
倏眒凄浰。 291
徼?受诎。 291
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而不复。 291
何为无用应哉。 291
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径乎桂林之中,过乎泱莽之野。 292
悠远长怀。 292
于是乎卢橘夏熟。 292
乘镂象,六玉虯。 292
招摇乎襄羊,降集乎北纮。 293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293
巴俞宋蔡淮南于遮。 293
靡曼美色于后。 293
余尚恶闻若说。 294
夏后氏戚之,乃堙鸿水。 295
乃遂就《大人赋》。 295
横厉飞泉以正东。 295
揆厥所元,终都攸卒。 295
逢涌原泉。 296
然后囿驺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兽。 296
功无与二。 296
《易》本隐之以显。 297
《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 297
《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 297
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 298
一百一十八 298
赵王献之美人。 298
长匿不予。 299
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 299
尧舜放逐骨肉,周公杀管蔡,天下称圣。 299
且吾高祖孙,亲行仁义。 300
万世之后。 300
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 300
尉佗知国中劳极。 300
问伍被曰,汉廷治乱。 301
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 301
虽未及古太平之时,然犹为治也。 301
被以为材能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 301
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 302
被曰以为非也。 302
《春秋》曰臣无将,将而诛。 302
日夜从容王。 303
孝王后、无采恶太子,太子实不病,自言病,有喜色。 303
王日夜求壮士如周丘等。 303
数称引吴楚反时计划以约束。 303
一百一十九 304
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304
一百二十 304
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304
吾欲云云。 304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304
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钜万百数。 305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305
诚有味其言之也。 305
郑庄使视决河。 306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 306
及居郡卒后,家无馀赀财。 306
下邽翟公有言。 306
汲、郑亦云,悲夫! 306
一百二十一 307
夫周室衰而《关雎》作。 307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故子路居卫。 307
后陵迟以至于始皇。 307
负孔子礼器。 308
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 308
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308
胥靡申公。 309
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309
一百二十二 310
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310
而吏治蒸蒸,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310
致行法不避贵戚。 310
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311
周阳由者,其父赵兼,以淮南王舅父侯周阳。 311
与汲黯俱为忮,司马安之文恶,俱在二千石列,同车未尝敢均茵伏。 311
公卿相造禹,禹终不报谢。 312
恚数从中文书。 312
常欲死之。 312
边通学长短,刚暴强人也。 313
至晚节事益多,吏务为严峻而禹治加缓而名为平。 313
甯成家居……无值甯成之怒。 313
其颇不得,失之旁郡国,黎来(追求)。 313
一切亦皆彬彬质有其文武焉。 313
虽惨酷,斯称其位矣。 314
一百二十三 314
人众甚多。 314
初天子发《易书》云,神马当从西北来。 314
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 314
于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 315
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 315
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 315
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 315
一百二十四 315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 315
固无可言者。 316
及若季次、原宪。 316
已诺必诚。 316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 317
犹然遭此灾。 317
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 317
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闲者耶。 317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 317
而猥以朱家、郭解等。 318
令与暴豪之徒。 318
自以为行弗及。 318
且无用待我。 318
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敖而无足数者。 319
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 319
一百二十五 319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319
北宫伯子以爱人长者而赵同以星气幸。 319
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 320
甚贵幸埒如韩嫣也。 320
一百二十六 320
《易》以神化。 320
淳于髡者,齐之赘壻也。 320
滑稽多辩。 321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 321
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322
优旃曰: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 322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优旃曰: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 322
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 322
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