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灌溉排涝工程发展历史 2
1.2 中国灌溉排水事业发展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12
1.3 灌溉排涝工程分类及等级划分 16
2 中小型灌溉排涝工程设计 21
2.1 设计标准 21
2.2 总体设计 49
3 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 61
3.1 蓄水工程 61
3.2 引水工程 64
3.3 沉沙池 71
3.4 泵站 73
3.5 机井 77
4 灌溉输配水系统 82
4.1 灌溉渠道系统 82
4.2 渠道防渗衬砌 95
4.3 灌溉管道系统 97
5 排水系统 101
5.1 农田排水规划 102
5.2 农田排水设计 107
5.3 农田排水工程施工 116
5.4 管理 120
6 田间工程 123
6.1 田间配水工程 123
6.2 灌水技术 127
6.3 用水管理 138
6.4 灌水质量评价 139
6.5 田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 141
6.6 田间道路与林带 142
7 灌排建筑物 144
7.1 灌排建筑物设计的总体要求 144
7.2 水闸 145
7.3 渡槽 146
7.4 倒虹吸 148
7.5 涵洞 150
7.6 隧洞 151
7.7 跌水与陡坡 154
7.8 量水设施 156
8 喷灌和微灌系统 158
8.1 喷灌系统 158
8.2 微灌系统 161
8.3 痕量灌溉 162
9 附属工程设施 167
9.1 生产生活用房设置 167
9.2 试验站设置 168
9.3 通信系统的设置 168
10 环境保护与监测 170
10.1 环境监测 170
10.2 灌溉水源保护 171
10.3 工程环境保护 173
11 工程运行维护与技术管理 174
11.1 工程管理 174
11.2 设备管理 179
11.3 用水与排水管理 189
11.4 档案、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 197
11.5 经营管理 199
11.6 水土资源保护 203
附录A 用彭曼法计算作物需水量 206
附录B 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确定作物生育期灌溉制度 208
附录C 排涝模数计算 210
附录D 泥沙沉降速度 213
附录E 渠床糙率 215
附录F 渠道允许不冲流速 217
附录G 黄河流域浑水渠道水流挟沙能力计算 219
附录H 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方法 222
附录I 渠道防渗衬砌结构适用条件 225
附录J 渗透系数的野外测定方法 227
附录K 给水度的野外测定方法 230
附录L 稻田渗漏率的野外测定方法 232
附录M 农作物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 234
附录N 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235
附录O 地下水临界深度 238
附录P 调控地下水位的末级固定沟和吸水管间距计算公式 239
附录Q 排水沟道平均流速的计算和断面设计参数的选用 243
附录R 管道设计中与充盈度有关的系数确定方法 245
附录S 田面高程标准偏差的确定 246
附录T 末级固定排水沟和吸水管间距计算 247
附录U 地下水排水强度计算 252
附录V 渡槽水力计算 253
附录W 倒虹吸水力计算 255
附录X 涵洞(或隧洞)水力计算 256
附录Y 单级跌水和单级等底宽陡坡水力计算 260
引用的规程规范 263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