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建设休闲城市 2
导言 时代的召唤 2
第一章 搭建生态化休闲生活平台 3
第一节 休闲、休闲生活和休闲事业 3
第二节 人为什么需要过休闲生活 4
第三节 休闲生活平台为什么一定要生态化 7
第四节 休闲生活不是富人的专利 8
第五节 中国城市家庭能否普遍拥有休闲生活住宅 10
第六节 休闲产业作为解决土地、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矛盾和问题的工具 11
附录《劳动者天国里的异客》 14
第二章 休闲城市定义及一些理论要点 17
第一节 圣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的启示 17
第二节 城市的类型 18
第三节 休闲城市定义 19
第四节 休闲城市判别 19
第五节 休闲城市概念在中国的变体 22
第六节 休闲城市区域 23
第七节 休闲城市与观光旅游型城市的比较 23
第八节 休闲城市(区域)的级别 24
第九节 休闲城市形成的空间条件和时间秩序 27
第十节 休闲城市或休闲城市区域一般具备的属性 32
第十一节 休闲城市或休闲城市区域的生命周期 37
第三章 区域状况与休闲城市选址抉择 41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面积 41
第二节 自然条件 42
第三节 基础设施 45
第四节 经济状况 48
第五节 社会条件 50
第六节 公众意志 52
附录一 休闲城市是惠东最好的选择 53
附录二 泰州可以而且应该建设休闲城市的十大理由 60
第四章 区域发展策略 65
第一部分 创始策略 65
第一节 两种起步模式 65
第二节 企业主导模式一:项目式的起步模式 65
第三节 企业主导模式二:规划城镇式的起步模式 67
第四节 政府发起式的起步模式 70
第二部分 休闲城市企业安全 72
第五节 休闲城市共同市场 72
第六节 企业间关系 73
第七节 企业与政府间关系 73
第三部分 发展策略 74
第八节 传统的区域发展策略(一)散点式策略 74
第九节 传统的区域发展策略(二)城镇式策略 74
第十节 非传统的区域发展策略——超级市场式策略 75
第四部分 休闲城市的时尚推广 89
第十一节 时尚 89
第十二节 中国消费者最初面对的日本与韩国 89
第十三节 休闲、度假和旅游的传统推广方式 90
第十四节 休闲城市的时尚推广 91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与休闲城市发展 95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 95
第二节 城镇化一定要以区域产业为基础 96
第三节 中小型城市确立主导产业而赋予自身鲜明特色 97
第四节 休闲产业可以成为很多中小型城市的主导产业 97
第五节 不要把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对立起来 102
第六节 区域统筹建设模式 104
第七节 休闲城市的特殊关联产业群:创新源经济 107
第八节 城镇化所推动的区域建制变革 109
第九节 中小地域城镇化流程 111
第十节 休闲城市推动城镇化的技术性问题 112
附录一 一个县在休闲产业主导下的城镇化经济(投资)规模到底有多大 118
附录二 城镇化区域性整体建设金融平台 126
第六章 中国农村改革与休闲城市发展 129
第一节 土地关系 130
第二节 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 135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 137
第四节 休闲支持型农业 138
第五节 农村金融和休闲城市 140
第六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休闲城市 142
第七节 关于赋予小城镇管理权 143
第八节 结论 144
附录一 关于2010年中央1号文件 145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部分节选 145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部分节选 148
第七章 休闲城市规划与设计创新 151
第一部分 城市规划范畴 151
第一节 休闲城市规划的四个基本模块 151
第二部分 休闲住区规划与设计范畴 152
第二节 休闲住区的规划原则 152
第三节 休闲性住区景观园林规划及设计原则 153
第四节 休闲住宅设计原则 156
第五节 道路规划原则 159
第六节 给排水规划原则 161
第七节 能源规划原则 162
第八节 生态服务功能规划原则 163
第九节 体能运动规划原则 163
第十节 数理逻辑在休闲性住区规划中的应用 164
第十一节 体现业主价值观的弹性设计 165
第三部分 大(泛)区域景观设计 165
第十二节 为什么要致力于大(泛)区域景观设计 165
第十三节 一般的概念和价值观 167
第十四节 大(泛)区域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美学观 168
第十五节 大(泛)区域景观的空间解构 171
第十六节 大区域的生态学过程及景观设计对策 175
第十七节 专题与述评 182
第十八节 大(泛)区域景观设计是景观规划吗? 186
第八章 休闲地产、休闲住宅及休闲性临时居住 187
第一部分 休闲地产及休闲住宅 187
第一节 休闲地产用地 187
第二节 建房投资及对应的建房空间分析 188
第三节 农民住宅经纪 188
第四节 休闲住宅到底满足了消费者什么 189
第五节 休闲住宅消费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190
第六节 休闲住宅的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197
第七节 休闲住宅产品及产品策略 197
第八节 休闲住宅的价格策略 200
第九节 休闲住宅的促销 202
第十节 休闲住宅区物业 204
第十一节 休闲住宅区居住率 208
第二部分 休闲性临时居住 209
第十二节 休闲性临时居住分类及特性 209
第十三节 布局 217
第十四节 非主流临时居住设施 218
第十五节 休闲性临时居住的几个通行原则 221
附录一 调查与统计综合(西南地区) 223
附录二 戴海飞的“蛋形小屋” 227
第九章 休闲活动及场所 229
第一节 休闲运动 229
第二节 休闲性劳作 234
第三节 公园游乐 237
第四节 特色餐饮 242
第五节 夜生活 245
第六节 休闲性购物 246
第七节 温泉与洗浴 247
第八节 其他休闲活动 248
第九节 渗透社会概念的休闲活动 251
附录一 深圳东部休闲性运动用地述评 252
附录二 深圳东部一个休闲运动公园规划案 258
附录三 深圳东部大燕顶杜鹃植物园建议 260
第十章 休闲类企业的运营 261
第一节 俱乐部与会所 261
第二节 休闲区的餐饮和住宿业 264
第三节 休闲性动、植物园 274
第四节 广告与公共关系 277
第五节 休闲企业的时尚促销 289
附录 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章程和会员管理案例 291
第十一章 培育稳定的休闲生活人群 293
第一部分 休闲城市,人们为什么会来你这里? 293
第一节 空间距离 293
第二节 生态环境 296
第三节 居住 304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与生活配套 305
第五节 运动与活动 307
第六节 超市型的休闲产品和服务供应 308
第七节 交友机会 309
第八节 休闲冲动与休闲厌倦 309
第二部分 培育稳定的休闲生活人群 310
第九节 总述 310
第十节 休闲产品及服务对客户的首次吸引 311
第十一节 休闲城市吸引力的可持续性 313
第十二节 休闲城市吸引力在客户端的可持续性 314
第三部分 一个针对本章主题的专门策略 314
第十三节 两头对开-网络覆盖 314
第十二章 生态环境、可持续以及恢复生态学 317
第一节 生态学与生态工程 317
第二节 生态住区操作全景 318
第三节 休闲区森林生态管理 321
第四节 休闲城市集水区生态管理 324
第五节 高尔夫球场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324
附录一 海南某休闲住区规划中的生态规划部分 329
附录二 室内环境集成 331
附录三 室内节能节水措施 334
附录四 关于在深圳市鹅公岭社区及其附近通过森林生态资产投资基金和休闲住宅业主投资安排恢复地带性森林植被并设立自然保育区的建议 334
第十三章 建设及发展资金策略 335
第一节 企业自有资金投资 335
第二节 银行信贷及企业(财团)间拆借 335
第三节 生态资产投资基金 336
第四节 现代农业投资基金 348
第五节 房地产投资基金 353
第六节 其他 354
第七节 各种资金组织方法述评 356
附录一 几个案例 358
附录二 关于在深圳市鹅公岭社区及其附近通过森林生态资产投资基金和休闲住宅业主投资安排恢复地带性森林植被并设立自然保育区的建议 359
第十四章 休闲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363
第一节 休闲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宏观构成 363
第二节 城市理论模块 363
第三节 区位区域模块 367
第四节 技术体系模块 371
第五节 产业与商机模块 377
第六节 休闲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 381
第七节 其他 383
下篇 休闲城市经济与社会 386
导言 变革与宽容 386
第十五章 休闲城市经济学 387
第一节 休闲城市的国民收入 387
第二节 休闲城市的财政(政府)收入 392
第三节 休闲城市的消费 394
第四节 休闲城市的投资 397
第五节 休闲城市的公共支出 401
第六节 休闲城市国民经济统计 402
附录一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附属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部分 407
附录二 深圳东部休闲区的区域经济学 410
第十六章 休闲城市社会学 413
第一节 休闲城市价值取向,休闲文化 413
第二节 休闲城市与行政区划 415
第三节 人口,数量、结构及职业 419
第四节 平等,极大差别的贫富在小空间并陈 421
第五节 犯罪 422
第六节 道德与犯罪之间 424
第七节 家庭与亲情 431
第八节 友情 436
第九节 教育,学校以外还有什么 437
尾语 建设一个人人享有休闲生活的社会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