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谢与肯尼士和历史的国民经济学之逻辑问题 3
文前说明 3
Ⅰ.罗谢的“历史的方法” 6
罗谢对科学的分类 6
罗谢的「发展」概念与实在的非理性 28
罗谢的心理学和他与古典理论的关系 36
知解性认识的限制与罗谢论有机体之形上学式的因果 39
罗谢与「实践性的规范与理想」的问题 44
Ⅱ.肯尼士与「非理性」问题 50
行动的非理性 50
肯尼士著作的性格 50
肯尼士的“意志自由”和“自然制约性”与现代理论的关系 53
冯德的“创造性综合”范畴 58
具体的行动之非理性与具体的自然事变之非理性 73
“诠释”这个“范畴” 76
对这些“范畴”之各种知识理论上的探讨 80
(1)敏施特柏格的「“主观化的”科学」概念 80
(2)西美尔的“理解”与“诠释” 105
(3)歌陀的科学理论 107
Ⅲ.肯尼士与「非理性」问题(续) 119
(4)李普士的“投入感受”与克罗齐的“直观” 119
“明显性”与“效力” 128
启发性的“感受”与历史学家之“暗示性”的描述 134
“合理”的诠释 142
「因果性」范畴的双重用法与「非理性」和「非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148
肯尼士的「个体」概念;人学式的流出说 154
弁言 163
社会科学的与社会政策的知识之“客观性” 171
引言 171
Ⅰ.「对理想与价值判断进行科学的批判」的意义 173
「经验知识」与「价值判断」之原则性的区分 176
Ⅱ.「文化科学的认知兴趣」之构成性意义 186
文化科学中「理论的」与「历史的」考察方式的关系 211
「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构」之逻辑结构 213
经验性的社会知识之“客观性”的意义;「文化价值观念」与「文化科学的兴趣」之会变迁性 230
在「文化科学的逻辑」这个领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 243
Ⅰ.与爱德华·麦耶的论辩 243
引言 243
各种「偶然」概念 247
“自由”与“必然” 249
历史学的对象 256
Ⅱ.历史的因果考察中的「客观的可能性」与「适当的起因造成」 298
对实在之历史上的形塑 298
“客观的可能性”理论 301
客观的“可能性判断”之“效力”的模态 316
「“适当的”起因造成」这个范畴 320
“适当的”与“偶然的”「起因造成」作为思想上的抽象。 322
史坦乐之“克服”唯物论的历史观 327
Ⅰ.文前说明 327
Ⅱ.史坦乐对历史唯物论的陈述 330
Ⅲ.史坦乐的“知识理论” 336
Ⅳ.「规则」概念之分析: 359
「规则」作为“规律”与作为“规范” 359
“准则”概念 360
游戏规则 376
法规则 384
法学的与经验的概念 386
〈史坦乐之“克服”唯物论的历史观〉一文之补遗 403
史坦乐的“因果性与目的” 403
史坦乐的“社会性生活”的概念 412
边际效用学说与“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法则” 431
“能量学的”文化理论 449
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诸科学之“价值中立”的意 481
Ⅰ.学院课堂上的实践性评价 481
专业训练与讲坛评价 483
Ⅱ.「纯逻辑的或经验的知识」与「评价性判断」作为「异质的问题领域」之原则上的分离;“价值判断”概念 492
由“目的”和由“手段”所做的批判 493
实践性的令式与经验性的事实确定之异质的效力领域 493
伦理的规范与文化理想;「伦理」的“界限” 494
伦理与其他价值领域之间的紧张 498
「价值秩序」之间的斗争;经验真理、价值理论与个人的抉择 499
价值讨论与价值解释 505
“发展倾向”与“适应” 507
“进步”概念 514
理性的进步 521
「规范性事物」在经验学科中的地位 528
经济的科学性学说的课题 533
国家的角色 536
人名译注 539
韦伯年表 575
人名索引 581
概念索引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