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欧战与中国政局的演变 3
中国对德奥宣战 3
国会问题与南北战争 6
安福国会的成立 13
徐世昌就职与南北停战 14
第二章 巴黎和会与中国的期待 20
中国朝野关于欧战性质的解读 20
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准备 27
陆徵祥赴欧与中国代表团的组成 30
广东军政府对于代表权的争执 39
第三章 山东问题的提出与辩论 46
山东问题的提出与辩论 46
日使施压与中日密约的公布 56
山东问题说帖的递交 61
中国代表团的内部纠纷 69
第四章 山东问题的交涉与失败 74
中国另外三个说帖的递交 74
利益的平衡与美国对日妥协 76
直接归还山东的交涉与失败 81
中国代表团的应对方针 88
第五章 学潮与政潮 95
山东问题责任人的认定与追究 95
五四学运与各方评论 99
学生保释与政潮初起 107
广东方面的介入及其政治意图 114
第六章 南北和会的召开与破裂 118
南北议和与各自盘算 118
南北和会的召开与破裂 122
南北相互攻击与代表辞职 125
各方斡旋 130
第七章 北京政府关于签署对德和约的决定 134
曹陆章辞职、自辩与挽留 134
国会与日使对研究系的责任追究 140
国务院与国会的彼此算计 146
北京政府关于签约的决定 151
第八章 徐世昌辞职、留任与钱能训下台 163
上海的市民运动 163
罢黜曹、陆、章 165
徐世昌辞职、留任与钱能训下台 170
继任总理人选的争执与国会的搅局 175
第九章 几个不同的利益集团及其政治表现 181
英美在华势力对于山东问题的态度 181
特立独行的吴佩孚 184
广东军政府的双重身份与双重性格 190
孙中山及其国民党人的冷热两面 194
第十章 拒签对德和约 202
保留签字的交涉与陆徵祥的脱身之计 202
龚心湛的推诿与拖延 209
顾维钧的最后交涉:妥协与原则 216
拒签对德和约 221
第十一章 余波 227
德奥问题的善后 227
芮恩施归去与陆徵祥归来 231
山东问题的继续 232
安福系的孤立与吴佩孚的崛起 236
结束语 242
征引文献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