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问题缘起 1
二、研究意义 3
三、研究综述 5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2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概述 14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多层面审视 14
一、公众参与的产生与流变 14
二、公众参与的多学科解读 16
三、公众参与在中国的实践 18
第二节 公众参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 22
一、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是内在依据 22
二、社会良性运行的需要是外部动力 25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是实践根源 27
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需要是现实展开 28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内涵解析 31
一、概念释义 32
二、特征分析 37
三、类型划分 38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立论依据 41
第一节 理论支撑 41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思想 42
二、哈贝马斯兴趣与认识和交往行动理论 49
三、自我教育思想 53
第二节 知识借鉴 58
一、政治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理论 58
二、社会学群体动力和符号互动理论 60
三、心理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观 64
四、传播学积极的受众理论 66
第三节 现实基础 70
一、自上而下的推动 70
二、自下而上的需求 74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过程探析 77
第一节 构成要素 77
一、参与主体 78
二、参与客体 79
三、参与媒介 81
第二节 阶段划分 81
一、启动阶段 82
二、展开阶段 83
三、评价阶段 86
第三节 运行机制 87
一、内在动力机制 87
二、外部调控机制 91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历史考察 9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宣传鼓动为核心的动员型参与 94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文化教育普及相结合 94
二、精英人物的引领作用与团体组织集会相结合 99
三、宣传媒介的充分运用与文艺口号渲染相结合 1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组织体系为依托的行政型参与 103
一、严密的组织控制化灌输 104
二、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110
三、人格化魅力动员激励 115
第三节 新时期以主体特点为转向的引导型参与 117
一、制度规范引导 117
二、物质利益引导 119
三、创建活动引导 121
四、文化熏陶引导 124
五、媒体渗透引导 126
六、重大事件引导 129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历史经验 130
一、始终立足不同阶段公众特点转变参与模式 130
二、紧密围绕国情任务突出不同时期参与主体 132
三、加强参与调控以避免过度参与和消极参与 135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现代构建 138
第一节 现代境遇透视 138
一、中国社会深刻变革 139
二、公众参与面临困境 142
第二节 基本指向阐明 144
一、立足于普通人假设 144
二、以有效参与为目标 148
三、遵循指导性的原则 150
第三节 具体路径分析 155
一、公众细分基础上的分层参与 155
二、探索组织和群体嵌入式参与 159
三、建立参与过程中的信任关系 163
结语 171
一、研究结论 172
二、趋势前瞻 173
参考书目 176
后记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