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文化背景 6
第一节 元祐更化 7
一、元祐更化的起源 7
二、反对王学与力辟柳词 9
三、振拔士节与提高词格 13
第二节 元祐党争 16
一、人事的变迁:个人升沉与词学中心 17
二、党争的无奈:浮生之嗟和贬谪之叹 20
三、精神的港湾:家园之乐和渔父家风 23
四、矛盾的心态:诗祸影响与言志功能 26
第三节 元祐学术 29
一、苏门词人群体的学术成就 29
二、元祐学术精神与苏门词人群体风貌 31
三、元祐学术对苏门词人创作的双面影响 35
第二章 结群因缘 39
第一节 结群因缘 39
第二节 群体形成 44
一、苏门词人群体的形成 44
二、苏门词人群体形成的决定因素 48
三、苏门词人群体的主要成员 52
第三节 群体特征 57
一、苏门词人群体特征的考察角度 57
二、苏门词人群体的主要特征 58
第三章 词学生活 69
第一节 词坛概况 69
一、北宋前期 70
二、北宋后期 74
第二节 词人雅集 82
一、西园雅集 82
二、前后六客词会 86
三、《坡门酬唱集》 87
第三节 词学批评 90
一、苏门词人群体词学批评的基本情况 90
二、苏门词人群体词学批评的显著特点 92
三、苏门词人群体词学批评的文化启示 95
第四章 词学观念 97
第一节 词体观念的确立 97
一、诗裔说 98
二、诗余说 101
第二节 词学功能的认同 104
一、歌唱娱宾 104
二、遣兴自娱 107
三、寄意抒情 109
第三节 词人意识的强化 111
第五章 词学理论 115
第一节 词学本体论 115
第二节 作家创作论 122
一、黄庭坚的作家论 122
二、张耒的创作论 127
第三节 词体风格论 128
第四节 审美理想论 131
一、“韵”的理论内涵 132
二、“韵”的人文精神 134
三、“韵”的美学意义 137
第六章 词学创新 144
第一节 词学背景 144
一、“以诗为词”的词学背景 145
二、“以诗为词”的共同倾向 147
第二节 内涵特点 150
一、“以诗为词”的词学内涵 151
二、“以诗为词”的审美追求 153
三、“以诗为词”的本质特点 157
第三节 词史意义 160
一、“以诗为词”的诗学基础 160
二、“以诗为词”的必然趋势 162
第七章 主题开拓 167
第一节 男女情爱的净化 167
一、题材分布 168
二、形象类型 170
三、词史意义 171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诗化 173
一、题材内容 174
二、美学内涵 176
三、文化意蕴 177
第三节 幽隐心灵的物化 182
一、创作概况 182
二、审美特征 184
第四节 士人情怀的俗化 189
一、天上人间的相思:七夕词 189
二、白发黄花的风流:重阳词 195
第八章 形式探索 200
第一节 拓展词体内涵 200
一、提高词品 201
二、扩大词境 202
三、推进词律 206
第二节 借鉴诗歌作法 208
一、回文 208
二、集句 212
三、隐括 216
四、其他 219
第三节 应用曲艺体式 221
一、《调笑》转踏词 221
二、《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232
第九章 艺术个性 239
第一节 群体风格 239
一、苏门词人群体风格的主要类型 239
二、苏门词人群体风格的多元特色 246
第二节 东坡家法 247
一、从正面表现活动主体 248
二、以数字构筑艺术世界 249
三、善于选用风、云、月等自然物象 250
四、炼铸富有个性化特征的动作动词 252
第三节 淮海词心 254
一、假设以现情 256
二、反跌以见情 257
三、设问以抒情 257
四、加倍以表情 259
第四节 山谷本色 261
一、以健笔写柔情 262
二、寄豪放于婉约 263
三、于丽情中议论 264
四、用对立性意象 265
第五节 归来情结 266
一、咏叹“归来” 267
二、行吟“东皋” 269
第十章 词史影响 273
第一节 东坡词与豪放派 273
一、苏轼词对后世的影响 274
二、苏轼词影响的深层原因 276
第二节 淮海词与婉约派 277
一、写景铺陈,融情于景 277
二、化用成句,使事用典 278
三、音韵谐美,格律精严 280
第三节 山谷词与骚雅派 281
一、倔强之气 281
二、生硬之格 283
三、旷逸之怀 285
结束语 287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