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
1.1.1 股利政策的重要性 1
1.1.2 现代股利政策研究的起源 3
1.1.3 股利政策理论中的税收解释 5
1.2 本书的研究贡献 6
1.3 研究范围 7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0
2.1 股利政策研究概述 10
2.1.1 MM(1961)与股利政策无关性 11
2.1.2 股利之迷 13
2.1.3 非税收解释概述 16
2.1.4 小结 19
2.2 股利政策研究的税收解释 21
2.2.1 静态类群效应 24
2.2.2 对是否存在静态类群效应的实证检验 26
2.2.3 静态类群效应与EG方程的局限性 31
2.2.4 CAPM模型概述 35
2.2.5 短期交易 37
2.2.6 除息日研究 43
2.3 理论辨析 46
2.3.1 概念辨析 47
2.3.2 对于理论基础的辨析 51
第3章 我国股利政策相关税制分析与研究综述 55
3.1 我国股利政策相关财税制度与政策 55
3.2 对国外税收解释理论的修正 63
3.3 我国股利政策的研究 68
第4章 相对价格下降比率 72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72
4.1.1 收益率与非参数检验 73
4.1.2 数据 76
4.2 静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解释 80
4.2.1 相对价格下降比率初步考察 80
4.2.2 按实际价格的计算 93
4.3 分时期的对比分析 97
4.3.1 个人股利税负增加与交易费用降低 97
4.3.2 企业税负增加与交易费用下降 100
4.3.3 个人股利税负降低 102
4.3.4 股利厌恶者增加 104
4.3.5 企业所得税降低 105
4.3.6 小结 106
第5章 超额收益率与交易量 107
5.1 超额收益率 107
5.1.1 理论基础 107
5.1.2 根据我国情况进行的修正 110
5.1.3 计算结果 110
5.2 交易量 116
5.2.1 方法与计算结果 116
5.2.2 计算结果分析 119
第6章 税制改变的影响 122
6.1 研究基础 122
6.1.1 相关研究回顾 122
6.1.2 研究方法 124
6.2 结果与分析 126
6.2.1 现金股利分配比例改变 126
6.2.2 林特纳(Lintner)模型 130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134
7.1 对实证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134
7.1.1 对实证结果的总结 134
7.1.2 影响检验结果的某些因素 136
7.2 税收以外的动机 138
7.2.1 公司治理及相关分析 138
7.2.2 其他动机 139
7.3 国际比较 140
7.4 对政府监管政策的一些看法 141
7.5 本书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3
参考文献 144
后记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