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篇 总论 2
第一章 研究背景 2
1.1 西部开发政策介绍 2
1.1.1 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的调整过程 2
1.1.2 第一次“西部开发”:生产力向西布局 11
1.1.3 第二次“西部开发”:“西南三线建设” 15
1.1.4 第三次西部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 18
1.2 西部地区发展概况 32
1.2.1 西部地区资源概况 32
1.2.2 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发展概况 35
1.2.3 改革开放之后西部地区发展概况 43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64
2.1 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 64
2.2 产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研究 65
2.3 西部地区区域性贫困和扶贫开发成效的研究 66
2.4 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 68
2.5 农户可持续生计构建的研究 69
2.6 公共服务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 70
2.7 西部大开发成效评估的研究 71
2.8 相关研究的评价 72
第三章 评估目标与指标体系 74
3.1 评估对象 74
3.1.1 经济发展 74
3.1.2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74
3.1.3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 74
3.1.4 生态资源环境 74
3.1.5 公共政策效果 74
3.2 评估目标 75
3.2.1 明确西部大开发直接效应 75
3.2.2 确定西部发展程度评价 75
3.2.3 分析根本驱动力 75
3.3 评估思路与方法 75
3.3.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75
3.3.2 纵向与横向相结合 75
3.4 评估指标体系选取与构建 76
3.4.1 指标选取原则 76
3.4.2 指标体系构建 76
第四章 十年发展综合评估:成就与问题 77
4.1 经济发展评估 77
4.1.1 经济发展成就 78
4.1.2 经济发展问题 89
4.2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评估 96
4.2.1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成就 96
4.2.2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问题 102
4.3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评估 113
4.3.1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113
4.3.2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123
4.4 生态资源环境评估 133
4.4.1 生态资源环境成就 133
4.4.2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 140
4.5 公共政策效果评估 142
4.5.1 公共政策措施总结 142
4.5.2 公共政策成就 143
4.5.3 存在问题 144
第五章 未来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52
5.1 未来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 152
5.2 未来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 153
第六章 未来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154
6.1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54
6.2 着力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 155
6.3 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156
6.4 构建生态脆弱地区生态重建的长效支撑机制 157
6.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158
6.6 培育市场机制和扩大对外开放 158
下篇 分论 163
第一编 西部大开发十年经济发展评估 163
第一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历史回顾 163
1.1 改革开放之前的西部经济 163
1.1.1 西部经济在波动中缓慢增长 163
1.1.2 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极低 165
1.1.3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168
1.2 改革开放之后的西部经济发展 170
1.2.1 经济总量水平 170
1.2.2 收入及消费水平 176
1.2.3 对外经济贸易 181
1.2.4 产业结构 185
1.2.5 贫困状况 186
1.2.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88
1.2.7 城市化水平 189
1.3 地带间发展差距和西部地区内发展差距 191
1.3.1 东、中、西地区差距 191
1.3.2 西部地区内省际发展差距 192
第二章 西部地区经济趋同的检验和增长源泉的测算 195
2.1 西部地区经济趋同分析 195
2.1.1 经济趋同的检验方法 195
2.1.2 西部地区经济趋同的检验与分析 196
2.2 西部地区经济生产率测算及增长的源泉 205
2.2.1 生产率测算的基本方法 205
2.2.2 西部地区投入产出与要素收入份额的测算 206
2.2.3 要素投入与TFP增长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209
2.3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及增长极分析 211
2.3.1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 211
2.3.2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分析 213
第三章 西部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215
3.1 西部三次产业结构 215
3.1.1 西部大开发之前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215
3.1.2 西部大开发之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216
3.1.3 西部三次产业结构的特征 218
3.2 西部工业结构 219
3.2.1 西部轻、重工业结构的变动 219
3.2.2 西部工业的门类结构 221
3.2.3 西部制造业的大类行业结构 224
3.2.4 西部工业结构的特征与分析 226
3.3 西部服务业的发展 226
3.3.1 西部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 227
3.3.2 西部服务业发展偏缓的原因分析 228
第四章 农村、农业发展与西部经济发展 230
4.1 西部地区农业概况 230
4.1.1 西部地区的农业现状 230
4.1.2 西部农业发展成就与问题 232
4.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分析 234
4.2.1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构成的结构分析 234
4.2.2 西部地区农业产值及劳动力结构分析 234
4.2.3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相似度分析 235
4.2.4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236
4.3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 237
4.3.1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 237
4.3.2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37
4.3.3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 238
4.4 西部地区贫困与反贫困 239
4.4.1 贫困的标准 239
4.4.2 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规模 239
4.4.3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 240
4.4.4 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进展 240
4.5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242
4.5.1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推进 243
4.5.2 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条件的改善 244
4.5.3 西部地区农村事业的发展 245
第五章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248
5.1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及评价 248
5.2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及评价 250
5.2.1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建设总体状况 250
5.2.2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53
5.3 西部地区客货需求变化及评价 255
5.3.1 客运需求变化及评价 255
5.3.2 货运需求变化及评价 257
5.4 西部十二省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差异比较 258
5.4.1 人均交通基础设施拥有量的差异比较 258
5.4.2 路网密度的差异比较 260
5.4.3 铁路路网密度的差异比较 261
第六章 资源开发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63
6.1 西部地区资源概况 263
6.1.1 土地资源 263
6.1.2 矿产资源 263
6.1.3 水资源 264
6.1.4 旅游资源 264
6.1.5 生物资源 265
6.2 资源开发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65
6.2.1 矿产资源开发与西部工业发展 265
6.2.2 旅游资源开发与西部经济发展 266
6.2.3 水资源与西部经济发展 268
6.3 西部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71
6.3.1 土地资源质量较差,利用程度低 271
6.3.2 矿产资源开发效率低,结构不合理 271
6.3.3 生态环境脆弱 272
6.3.4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272
6.4 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272
6.4.1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基础 272
6.4.2 对矿产资源进行产业化长链条的开发利用 273
6.4.3 开展生态旅游 273
第七章 西部城市化进程及评估 274
7.1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回顾 274
7.1.1 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7年) 274
7.1.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年) 274
7.1.3 重新启动和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275
7.2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及评价 275
7.2.1 城市化水平 275
7.2.2 城市化水平的评价 276
7.3 西部地区城市空间分布及评价 277
7.3.1 城市数量少,城市分布密度低 277
7.3.2 城市总体规模较小,大城市数量过低 279
7.3.3 城市首位度较高,特大和超大城市负担较重 280
7.3.4 城市空间分布不平衡,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不合理 281
7.4 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 282
7.5 西部地区城市化质量及评价 283
7.5.1 经济规模偏小,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283
7.5.2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整体层次低 284
7.5.3 城市基础设施不足 285
第八章 区域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 286
8.1 西部地区国内区域合作 286
8.1.1 成渝经济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286
8.1.2 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292
8.1.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294
8.2 西部地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297
8.2.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297
8.2.2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 303
第九章 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及展望 309
9.1 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 309
9.1.1 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加剧,扩散效应占优势的增长极尚未形成 309
9.1.2 投融资环境差,资本积累不足,资本内流和资本外流并存 310
9.1.3 人力资本紧缺,人才流失严重 311
9.1.4 技术水平落后,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311
9.1.5 “三农”问题仍然严峻 312
9.1.6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12
9.1.7 公共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建设模式有待调整 313
9.1.8 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13
9.1.9 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 314
9.1.10 市场一体化深度和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深度不够 315
9.2 西部经济发展未来展望及政策建议 316
9.2.1 政策战略框架调整建议 316
9.2.2 西部大开发未来政策工具调整建议 317
9.2.3 主要分类政策调整建议 321
附录 西部大开发之后主要分类政策 328
第二编 西部大开发十年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资源变化评估 339
内容摘要 339
第一章 研究的源起与设计 343
1.1 研究的源起 343
1.2 研究的设计 344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344
1.2.2 研究的基本思路 344
1.2.3 研究方法 345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46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46
2.1.1 对人口迁移的行为决策与政策的研究 346
2.1.2 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资源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48
2.1.3 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对个人收入及家庭投资的影响 350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51
2.2.1 人口迁移的相关研究 351
2.2.2 劳动力流动方面的相关研究 357
2.2.3 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367
2.3 政府部门的有关研究报告 370
2.3.1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370
2.3.2 国务院关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情况 的报告 371
2.3.3 国家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 373
2.4 简评 374
第三章 西部开发十年人口迁移与劳动力资源变化的宏观评估 375
3.1 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资源变化的基本状况 375
3.1.1 数据资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375
3.1.2 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状况 376
3.1.3 人口迁移变化状况 378
3.1.4 劳动力数量与结构变化状况 381
3.1.5 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状况 385
3.2 西部地区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资源变化的基本规律与特征 388
3.2.1 人口迁移的基本规律与特征 388
3.2.2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规律与特征 389
3.3 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评估 390
3.3.1 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西部地区投资、产业结构、GDP、人均收入的影响 391
3.3.2 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就业与收入的影响 393
3.3.3 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395
3.3.4 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西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395
3.3.5 小结 396
3.4 相关政策对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作用 396
3.4.1 国家政策与各省区政策的相关性 397
3.4.2 相关政策对西部地区人口迁移的影响 397
3.4.3 相关政策对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398
第四章 川、甘、宁三省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评估 399
4.1 川、甘、宁三省区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资源变化的基本状况 399
4.1.1 人口数量变化与空间分布结构状况 399
4.1.2 各省区人口流动状况 410
4.1.3 劳动力数量、结构及变化状况 422
4.1.4 各省区劳动力省区内流动与省区外流动状况 437
4.2 川、甘、宁三省区人口流动与劳动力资源变化的基本规律与特征 443
4.2.1 人口迁移的基本规律与特征 443
4.2.2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规律与特征 444
4.3 三省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各省区经济发展影响评估 445
4.3.1 各省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投资、产业结构、GDP、人均收入的影响 446
4.3.2 各省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就业与收入的影响 453
4.3.3 劳动力跨省区流动对省区内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457
4.3.4 各省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对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457
4.3.5 小结 459
4.4 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对川、甘、宁三省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作用评估 460
4.4.1 相关政策对四川省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460
4.4.2 相关政策对甘肃省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462
4.4.3 相关政策对宁夏自治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463
第五章 川、甘、宁三省区人口迁移与劳动力资源变化抽样调查数据报告 466
5.1 方法 466
5.1.1 研究设计思路 466
5.1.2 研究对象介绍 467
5.1.3 资料收集和分析 467
5.1.4 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 468
5.2 结果 469
5.2.1 调查样本的总体性描述 469
5.2.2 家庭户经济情况 472
5.2.3 四川、甘肃、宁夏三省区人口流动情况 474
5.3 讨论 482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485
附录1 488
附录2 数据表格补充 493
第三编 西部大开发十年社会发展评估 512
第一章 研究缘起和设计 512
第二章 西部社会发展的历史回顾 514
2.1 西部行政区划的变迁 514
2.2 西部社会发展的历史回顾 515
2.2.1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515
2.2.2 建国初期(1949~1978年) 518
2.2.3 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9年) 520
第三章 西部开发社会发展文献研究综述 523
3.1 研究背景 523
3.1.1 1999年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开发战略 523
3.1.2 中国西部开发的范围、目标和任务 523
3.1.3 西部开发历年国家性政策措施 524
3.2 有关研究文献的检索情况分析 525
3.2.1 文献检索情况统计与分析 525
3.2.2 文献的关键词统计与分析 526
3.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528
3.3.1 西部开发战略和模式研究述评 528
3.3.2 西部开发相关问题研究 532
3.4 文献研究的简要评论 546
3.4.1 研究内容 546
3.4.2 研究视角 546
3.4.3 研究方法 546
第四章 西部开发十年社会影响的宏观评估 548
4.1 西部开发对西部社会民生基本面的影响 551
4.1.1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人口及分布的影响 551
4.1.2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老龄化的影响 552
4.1.3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影响 553
4.1.4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影响 555
4.1.5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贫困状况的影响 556
4.2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主要民生资源的影响 559
4.2.1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的影响 559
4.2.2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的影响 561
4.2.3 西部开发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 561
4.2.4 西部开发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影响 563
4.3 西部开发对城乡居民现代化的影响 563
4.3.1 西部开发对城乡信息化的影响 563
4.3.2 西部开发对交通网络化的影响 565
4.3.3 西部开发对城乡居民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566
4.3.4 西部开发对城乡居民电器化程度的影响 567
4.4 西部开发对人力资源和文化生产的影响 568
4.4.1 西部开发对大专以上人口数的影响 568
4.4.2 西部开发对医疗卫生水平的影响 570
4.4.3 西部开发对国内三种专利受理数的影响 571
4.4.4 西部开发对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水平的影响 573
4.5 西部开发对城乡劳动者流动的影响 576
4.5.1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滞缓,活跃度远低于东部地区 576
4.5.2 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576
4.6 西部开发对西部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 577
4.6.1 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逐年增加,并主要集中在川渝桂 577
4.6.2 西部工业废气排放年均增速两倍于东部,主要集中在川蒙桂 578
4.6.3 西部危险废物产生逐年下降,东部危险废物产生逐年增加 579
4.7 西部开发与社会发展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581
4.7.1 西部开发投入对西部地区民生经济资源增长的影响显著 581
4.7.2 西部开发投入与人民物质资本储量的相关性 582
4.7.3 西部开发投入与人力资本变化的相关性 583
4.7.4 西部开发投入与社会结构变化的相关性 584
4.7.5 西部开发投入与生活环境变化的相关性 585
4.8 西部开发对西部各省社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586
4.8.1 相关理论介绍 587
4.8.2 西部开发对西部各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588
4.8.3 西部开发对西部各省物质资本储量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589
4.8.4 西部开发对西部各省人力资本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591
4.8.5 西部开发对西部各省社会结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592
4.8.6 西部开发对西部各省生活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593
第五章 当前西部地区民生现状与主要困难 595
5.1 当前西部地区民生现状的宏观估计 595
5.1.1 西部主要民生资源得到改善,但农民获益小 595
5.1.2 西部开发有大扶贫作用,但西部贫困状况依然严重 596
5.1.3 西部人口增长减缓,老龄化趋势加剧,城镇化率低 596
5.1.4 西部地区开始进入现代化的门槛,但是障碍多 597
5.1.5 西部教育十分落后,东西部科技创新力已成鸿沟 597
5.2 西部地区民生的微观呈现:三个家庭的深描 598
5.2.1 一个川南农民工女儿的自述 598
5.2.2 一个土家族“80后”眼中的家族变迁 601
5.2.3 一个大城市近郊的贫困家庭 605
5.3 民生的具体困难:由点及面的案例研究 609
5.3.1 一些家庭深陷贫困泥潭无力自拔 609
5.3.2 一些老人的晚年生活凄凉无助 610
5.3.3 农民工不是问题,农民工的困难才是问题 611
5.3.4 农村建房是一个盲点,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 612
第六章 新一轮西部开发社会发展政策的建议 613
6.1 新一轮西部开发各项政策和投入应建立社会评估机制 613
6.1.1 高度重视建立社会评估机制的意义 614
6.1.2 建立健全运行社会评估机制的良性环境 614
6.1.3 培养进行社会评估的专业人才队伍 614
6.1.4 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评估方法 615
6.2 新一轮西部开发应以社会安全网建设为中心,统筹扶贫工作 615
6.2.1 新一轮西部开发中加强社会安全网建设的意义 616
6.2.2 以绝对贫困家庭作为社会安全网的覆盖对象 616
6.2.3 以民政系统为中心,统筹城乡扶贫工作 616
6.2.4 引入社会工作机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617
6.2.5 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保障机制 617
6.3 新一轮西部开发应以农村住房建设为着力点推进西部城镇化 617
6.3.1 加强政府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618
6.3.2 通过农村住房建设保留和展现农村地域文化 618
6.3.3 全面构筑农村住房建设的扶持体系 618
6.3.4 在农村住房建设中探索并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619
6.3.5 优化空间布局,建设中心村、撤并自然村、整理空心村 619
6.4 新一轮西部开发应牢牢夯实关系民生的微型工程 619
6.4.1 加大中央财政直接投入,建设通乡进村入户道路 620
6.4.2 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有效发挥微型金融的积极作用 620
第四编 西部大开发十年生态环境评估 623
内容摘要 623
第一章 西部生态环境基础及其演变趋势研究 624
1.1 对西部的生态环境状况与趋势的研究 624
1.1.1 国家环保总局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624
1.1.2 中国科学院等《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 625
1.1.3 中国气象局等《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626
1.1.4 清华大学《西部生态现状与因应策略》 627
1.1.5 四川大学《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等 628
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10年重大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631
2.1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 631
2.2 西部大开发10年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631
2.2.1 直接改善生态环境的项目 632
2.2.2 重大资源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632
2.2.3 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 632
第三章 中国西部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637
3.1 导言 637
3.2 四川的生态脆弱区及其脆弱性研究 637
3.3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试验区及研究方法 638
3.3.1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试验区 638
3.3.2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研究方法 638
3.4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的缘起 640
3.4.1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的原因 640
3.4.2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的必要性 641
3.4.3 生态移民实施的迫切性 642
3.5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环境现状 643
3.6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49
3.6.1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后对原居住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649
3.6.2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后对迁入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649
3.7 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的下一步思考 652
3.7.1 重视移民教育扶贫 652
3.7.2 继续实施生态移民补偿 653
3.7.3 搞好移民三大工程 653
3.7.4 注重生态移民的保障机制创新 654
3.8 结论 655
第四章 中国西部工业发展与布局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656
4.1 绪论 657
4.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657
4.1.2 研究目的 658
4.1.3 主要内容 659
4.1.4 数据来源 659
4.2 四川省工业发展研究 659
4.2.1 四川省工业的发展 659
4.2.2 四川省工业化现状 661
4.2.3 四川省工业发展趋势 665
4.3 四川省工业污染状况现状与态势分析 666
4.3.1 四川省工业污染现状分析 666
4.3.2 四川省工业污染综合状况态势分析 674
4.4 四川省工业发展与污染状况的相关关系分析 678
4.4.1 工业发展水平与污染状况的定性分析 679
4.4.2 四川省工业发展水平与污染的定量分析 679
4.4.3 小结 687
4.5 四川省工业化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 688
4.5.1 四川省工业化面临的环境问题 688
4.5.2 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690
4.6 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环境趋势分析 692
4.6.1 五大经济区工业发展状况 693
4.6.2 五大经济区工业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分析 694
4.6.3 小结 701
4.7 四川省工业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702
4.7.1 经济手段 702
4.7.2 技术手段 703
4.7.3 社会手段 703
4.7.4 法律手段 704
4.8 结论 704
第五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705
5.1 导言 705
5.2 研究内容和方法 706
5.2.1 研究内容 706
5.2.2 研究方法 706
5.3 研究区域的重要性分析 706
5.3.1 研究区域概况 706
5.3.2 研究区域的生态功能和地位分析 708
5.4 汶川地震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712
5.4.1 生态系统的划分 712
5.4.2 地震灾害对生态系统破坏的特征 712
5.4.3 地震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713
5.4.4 汶川地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面积估算 714
5.5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受损现状分析 716
5.5.1 生态系统致损因子 716
5.5.2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受损状况分析 718
5.6 区域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对策 724
5.6.1 恢复生态学 724
5.6.2 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措施 726
5.7 结论与展望 732
5.7.1 研究结论 732
5.7.2 不足与展望 732
第五编 西部大开发十年农村公共政策评估 735
第一章 前言 735
第二章 文献综述 737
2.1 关于农村公共投资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作用研究 737
2.1.1 国外有关公共投资的作用研究 737
2.1.2 国内有关公共投资作用的研究 739
2.1.3 对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述评 740
2.2 国内外有关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 741
2.2.1 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研究 741
2.2.2 国内外公共政策评估层次与标准的研究 742
2.2.3 国内外关于教育政策评估现状 743
2.2.4 目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问题与述评 746
2.3 农村公共投资与服务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747
2.3.1 农村公共投资对农户需求、反贫困以及启动内需效果评估 747
2.3.2 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福利效应 748
2.3.3 农村公共投资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方法 749
第三章 农村公共投资与公共服务政策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 752
3.1 农村公共投资、公共服务政策评估概念界定 752
3.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概念及分类 752
3.1.2 农村公共投资特征与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确立 755
3.2 西北地区农村公共投资政策的效果分析 758
3.2.1 短期效果分析:农村公共投资政策与提高农户收入 758
3.2.2 长期影响:农村公共投资政策与农村地区反贫困 759
3.2.3 长期影响:西北农村公共投资政策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760
3.3 西北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效果分析 761
3.3.1 短期效果分析:满足农户需求与提高农户满意度 761
3.3.2 长期影响:农村公共服务政策与启动内需效应 764
第四章 农村公共投资与服务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766
4.1 西北地区农村公共投资政策效果评估 766
4.1.1 促进农户收入水平提高收效显著 766
4.1.2 显著改善农户的生产条件 769
4.1.3 农村道路投资政策成效显著 773
4.1.4 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 775
4.2 西北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政策评估 777
4.2.1 扶贫工作重点县公共服务政策效果情况 777
4.2.2 不同区域公共服务政策效果差异 779
4.2.3 提高了农户需求满足程度与消费水平 781
4.2.4 教育公共投资总量的增长分析 783
4.2.5 小结 784
第五章 结论 785
5.1 农村公共投资政策评估结论与政策建议 785
5.2 农村公共服务政策评估结论与政策建议 786
5.3 缩小的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787
第六章 农村教育政策评估 789
6.1 西部大开发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措施回顾 791
6.1.1 基础教育政策一览 791
6.1.2 重大工程项目一览 792
6.2 西北地区农村教育政策评估的影响分析 794
6.2.1 西北地区农村教育政策短期影响 794
6.2.2 西北地区农村教育政策长期影响 795
6.3 农村教育政策评估的实证影响分析 796
6.3.1 学前教育 796
6.3.2 义务教育 797
6.3.3 高中教育 805
6.4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807
参考文献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