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研究对象: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1
二、历史视野下的政协会议 3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6
第一章 国家转型与制度变革 14
第一节 概念 14
一、何谓国家转型 14
二、国家转型的启动 17
三、国家转型的路径 20
四、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几个研究视角 22
第二节 转型危机与国家转型的早期探索 26
一、王朝国家:中国传统政治 27
二、转型危机:紧迫性与复杂性 32
三、晚清五十年的制度变革 37
四、民国早期的革命与变革 46
本章小结 55
第二章 国共两党国家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62
第一节 政党与国家转型 63
一、政党:主导国家转型的重心 63
二、民国早期的政党生态 66
三、党治国家:孙中山的理论 69
四、无产阶级专政与国家转型 71
第二节 国民党的实践:党国?军国? 74
一、党国早期(1924—1928)的政治制度 75
二、南京国民政府:党国到军国 79
第三节 延安道路:共产党的转型实践 84
一、苏维埃时代:1924—1934 85
二、“延安道路”:共产党的“党国” 93
本章小结 104
第三章 前奏:第三方力量与宪政逻辑的回归 113
第一节 国民党的困境 113
一、以党治国的主体:“主义治国”还是“党员治国” 114
二、党治的阶级基础:国民党代表谁的利益 115
三、国民党:以苏俄建党模式改组的政党 116
第二节 宪政民主与制度变革:第三方力量的国家想象 118
一、第三方力量的形成 118
二、抗战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 119
三、民主政团同盟成立与第三方力量的政治主张 121
四、美国的影响与战时第二次宪政运动 124
第三节 “联合政府”口号的三方解读 126
一、“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 126
二、国民党:还政于民而非还政于党 128
三、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视野下的党派联合 130
四、第三方力量:现实与理想 133
本章小结 134
第四章 政协会议的发起:政治角力的平衡 138
第一节 背景与政协会议的雏形 138
一、政协会议召开的三大背景:历史、主体和文化 139
二、联合政府与党派会议:中共的关键词 142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政治博弈 146
一、赫尔利调处下的国共两党 146
二、短暂的共识:政治咨询会议 151
三、国共各自部署第二套方案 155
第三节 重庆谈判:确定召开政协会议 157
一、中苏条约的政治意义 158
二、重庆谈判:国共重回协商轨道 161
第四节 马歇尔使华与政协召开前的政治生态 164
一、杜鲁门声明:美国的中国转型方案 164
二、后重庆谈判时期的国共两党与第三方力量 166
三、政协会议召开前的政治生态——以国民党为重点 169
本章小结 174
第五章 政协会议的召开:制度变革推动国家转型 180
第一节 政协会议的性质:制宪会议 180
一、人选:多元政治力量的表现 180
二、议题:构建国家的基本内容 182
三、政协会议是什么 186
第二节 协商与博弈:政协会议的过程 190
一、政府改组:一党训政到多党联合 192
二、施政纲领:专政向民主的过渡 197
三、军队问题:军党分离与军政分离 199
四、国民大会:旧代表与新格局 202
五、宪法草案:总统制到内阁制 207
本章小结 211
第六章 政协决议的落空:重回武力逻辑 217
第一节 政协会议对国家转型的制度设计 217
一、协议体现的制度目标 218
二、协议达成的转型程序 221
三、政协会议后的社会评价 223
第二节 “和平民主新阶段”的稍纵即逝 225
一、国民党的反弹:六届二中全会 225
二、短暂的“和平民主新阶段” 229
三、政协决议流产 234
第三节 政协会议失败的原因 238
一、统治集团与既得利益 238
二、政治结构:两极而非多元 242
三、零和博弈的政治文化 245
四、外力与内在的紧张 247
本章小结 249
结论: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意义 257
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