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梳理、定义、结构 3
第一章 渊源和研究 3
第一节 新加坡儒教 5
第二节 新加坡佛教 9
第三节 新加坡道教 11
第四节 研究回顾 18
第五节 小结 27
中篇 传播、碰撞、转型 31
第二章 十九世纪的新加坡道教 31
第一节 移民、移神 31
第二节 开埠前的新加坡华族庙宇 35
第三节 十九世纪的道教庙宇和性质 43
第四节 小结 59
第三章 二十世纪的新加坡道教 63
第一节 庙宇主祀神的性质与变化 63
第二节 三教合:德教、善堂、观音堂 74
第三节 新加坡道教的确立与分期 87
第四节 小结 93
第四章 建国前的新加坡北传佛教 94
第一节 公元十五世纪前之南洋佛教概述 94
第二节 新加坡北传佛教的启蒙期(1898-1940) 104
第三节 新加坡北传佛教的弘化期(1940-1960) 119
第四节 小结 133
第五章 独立后的新加坡北传佛教 135
第一节 新加坡北传佛教的发展期(1960-1980) 135
第二节 新加坡北传佛教的蓬勃期(1980至今) 145
第三节 北传、南传、其它宗教的关系 165
第四节 小结 174
下篇 蜕变、内涵、潜能 179
第六章 宗教权威与政治权威的碰撞与融合 179
第一节 土地征用令与寺庙存亡 179
第二节 独特的风景线:联合庙 183
第三节 个案研究:征用金龙寺与百年菩提树 191
第四节 小结 214
第七章 新加坡道教和佛教的结构与前景 215
第一节 新加坡道教之内在结构:帮派化与草根化 216
第二节 新加坡佛教之内在结构:城市化与人间化 222
第三节 新加坡道教之发展前景:困境与机遇 227
第四节 新加坡佛教之发展前景:优势与挑战 237
第八章 结论 249
第一节 新加坡道教之三大元素 250
第二节 新加坡佛教之三大特点 254
参考书目 263
中文参考书目 263
英文参考书目 265
图表目录 273
跋 黄贤强副教授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