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继承创新心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配富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82775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研究中医继承与创新的学术专著。书中的主要学术观点引起了与会许多同仁们的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并纷纷表示企盼是书早日出版。全书由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共二十四章组成,既有系统理论阐述,又有详实典型例证。上篇对中医的思维方式、诊疗模式做了详尽的分析,下篇以服务临床为指归,探讨了发展中医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了中医临床研究的新方法,作者认为,本书的问世,或将掀起一场在政策导向、学术引领、思维启迪等诸多方面,研讨中医继承与创新的浪潮。

上篇 总论 2

第一章 导言 2

第一节 构建现代中医理论的憧憬与迷惘 3

一、质疑中医科学性使之不断走向西医化或边缘化 3

二、传统中医能不能构建现代理论体系至今无答案 3

第二节 开启传统中医通往现代化的航程 5

一、构建现代中医首要条件是充分继承与现代研究 5

二、寻找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思维方法与困惑 6

三、构建现代中医必于中西医根本不同特色寻答案 7

四、中西医根本不同特色源于科技差距与文化差异 7

五、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灵魂是思维模式特色 8

六、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科学内涵特色 9

七、中西医因各具特色而不会相互替代或融为一体 11

八、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必须进行中医反馈研究 12

九、构建现代中医必须加大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力度 13

十、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判断标准与发展阶段 14

十一、科技发展至今已到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时代 14

第三节 构建现代中医与运用及国际接轨 15

一、构建现代中医理论的雏形并演绎其理论与临床 15

二、同时学好中西医是构建和运用现代中医的基础 16

三、中医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是向现代中医看齐 16

第二章 实现中医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 17

第一节 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长处及案例 17

一、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长处 17

二、体现传统中医长处的典型案例 18

第二节 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不足及案例 19

一、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不足 19

二、反映传统中医不足的典型案例 20

第三节 实现中医现代化的现状与思考 20

一、内行讨论中医“继承与创新”莫衷一是 21

二、外行评议中医“信任或怀疑”众说纷纭 23

三、中医继承创新“政策与制度”喜中有忧 23

第四节 实现中医现代化才能扬长避短 24

一、发扬传统中医特色而创新必须现代化 24

二、只有中医现代化才能扬长避短的案例 25

思考题 26

第三章 实现中医现代化必须充分继承 27

第一节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7

第二节 中医药学流传四海、泽被寰洲 30

第三节 中医药充分继承是创新的根本 31

一、立足经典,兼融诸家,博采众长 31

二、病史详尽,诊察仔细,辨识准确 32

三、分析病机,知常达变,清晰透彻 33

四、辨证论治,立法选方,一线贯通 33

五、组方严谨,用药灵活,胆大心细 34

第四节 继承中医药典型案例分析 34

一、和解少阳、疏风通窍治疗感冒 34

二、温阳益气、疏风清热治疗感冒 35

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治疗哮喘 36

四、温阳清热、化痰祛瘀治疗痤疮 37

五、清气凉血、解毒化瘀治疗顽癣 38

六、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治疗胃痛 39

七、甘润养藏、益气复脉治疗早搏 40

八、养阴清热、活血通窍治疗口疮 41

九、健脾益肺、祛邪消积治疗肺癌 42

思考题 44

第四章 实现中医现代化必须进行现代研究 45

第一节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医现代研究 45

第二节 运用现代西医理论进行中医现代研究 46

第三节 坚持西医特色对中医现代研究成果丰硕 47

第四节 坚持中医理论特色的现代研究成绩斐然 48

一、传统中医湿证的现代研究 48

二、传统中医寒邪凝滞心脉证的现代研究 49

三、传统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 49

四、八纲及方药与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研究 50

第五节 传统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典型案例 55

一、中医药治愈肺鳞癌转移术后 55

二、中医药治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56

思考题 58

第五章 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思路与困惑 59

第一节 中医自身认识分歧对构建现代中医理论的困惑 59

一、对体现文化特色的阴阳五行认识不统一的困惑 59

二、对体现中医理论特色的藏象认识不统一的困惑 60

第二节 以西医标准融一体构建现代中医的困惑 61

一、以西医相关学科标准构建现代中医的困惑 61

二、以西医解剖脏器标准构建现代中医的困惑 62

第三节 现代科技永无顶峰与难揭医学无限奥秘的困惑 64

一、难以全部揭示“人与天地相应”奥秘的困惑 64

二、难以全部揭示“生物不断进化”奥秘的困惑 65

三、难以全部揭示“物质无限层次”奥秘的困惑 66

四、难以全部揭示“疾病不断变更”奥秘的困惑 66

五、难以全部揭示“医学发展无限”奥秘的困惑 67

六、以西医有限信息为标准构建现代中医的困惑 67

第四节 以中西医双标准融一体构建现代中医的困惑 68

一、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融为一体的困惑 69

二、以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融为一体的困惑 69

第五节 以中西医结合点融为一体构建现代中医的困惑 70

第六节 亟盼构建现代中医理论的正确答案 72

第七节 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思路与困惑简表 73

思考题 73

第六章 思维模式特色是构建现代中医的灵魂 74

第一节 构建现代中医必先讨论中西医根本不同特色 75

一、科技差距是中西医根本不同特色的物质根源 75

二、文化差异是中西医根本不同特色的意识根源 76

三、根本特色的思维模式是构建现代中医的灵魂 77

四、中西医根本不同特色思维模式形成根源简表 79

第二节 中西医客观信息的特色名词划分 79

一、对中西医客观信息的“外象”划分 80

二、对中西医客观信息的“内息”划分 81

三、中西医不同的思维模式与基本信息 83

四、中西医客观信息的特色名词划分简表 84

第三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研究方向 85

一、传统中医以象揣为航标的研究方向 85

二、现代西医以息象为航标的研究方向 86

三、现代中医以象息为航标的研究方向 86

第四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临床诊察 87

一、传统中医整体外象无窥的临床诊察 87

二、现代西医分解窥息与象的临床诊察 88

三、现代中医整体察象诊窥的临床诊察 88

第五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辨识途径 89

一、传统中医整体以象揣息的辨识途径 89

二、现代西医分解以息识象的辨识途径 90

三、现代中医整体象揣窥息的辨识途径 90

第六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特定概念 91

一、传统中医象揣融哲释义的特定概念 91

二、现代西医息象用哲释义的特定概念 91

三、现代中医象息融哲释义的特定概念 92

第七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临床诊治 92

一、传统中医整体象揣信息的临床诊治 92

二、现代西医分解息象信息的临床诊治 93

三、现代中医整体象息信息的临床诊治 93

第八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理论分类 94

一、传统中医整体功能应用的理论分类 94

二、现代西医分解结构应用的理论分类 95

三、现代中医整体功能应用的理论分类 95

第九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判断标准 96

一、传统中医整体象揣应用的判断标准 96

二、现代西医分解息象应用的判断标准 97

三、现代中医整体象息应用的判断标准 97

第十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思维模式与理论框架 98

一、中西医不同特色思维模式简表 98

二、中西医不同特色理论框架简表 99

第十一节 中西医思维模式特色的长处与不足 99

一、传统中医“整体象揣思维”的长处与不足 99

二、现代西医“分解息象思维”的长处与不足 102

三、现代中医“整体象息思维”的长处与不足 103

四、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现状与未来 104

思考题 104

第七章 科学内涵特色是构建现代中医的基石 106

第一节 从不打开与打开研究人与机器谈科学内涵 106

一、人与机器完全分解研究有类比的科学内涵 107

二、人与机器完全分解研究有不同的科学内涵 109

三、人与机器部分和整体异同的科学内涵简表 111

第二节 医学科学无顶峰决定打与不打开人体共同研究 111

一、现代科技无顶峰决定打与不打开人体共同研究 111

二、人不全同于机器应不打开与打开人体共同研究 113

三、不打开与打开人体研究的信息中西医可共享 113

四、不打开与打开人体研究的不同科学内涵简表 114

第三节 中西医理论体系根本不同特色的科学内涵 115

一、传统中医“部分之和等于活体”的科学内涵 115

二、现代西医“部分之和小于活体”的科学内涵 116

三、现代中医“部分之和等于活体”的科学内涵 117

四、中西医思维模式不同特色科学内涵形成简表 118

第四节 中西医整体与部分科学内涵的不同特色 119

一、传统中医整体与部分的科学内涵特色 119

二、现代西医整体与部分的科学内涵特色 119

三、现代中医整体与部分的科学内涵特色 120

第五节 中西医结构与功能科学内涵的不同特色 121

一、传统中医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内涵特色 121

二、现代西医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内涵特色 121

三、现代中医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内涵特色 122

第六节 中西医宏观与微观科学内涵的不同特色 122

一、传统中医宏观与微观的科学内涵特色 123

二、现代西医宏观与微观的科学内涵特色 123

三、现代中医宏观与微观的科学内涵特色 124

第七节 中西医本质与现象科学内涵的不同特色 124

一、传统中医本质与现象的科学内涵特色 124

二、现代西医本质与现象的科学内涵特色 125

三、现代中医本质与现象的科学内涵特色 126

第八节 中西医精确与模糊科学内涵的不同特色 127

一、传统中医精确与模糊的科学内涵特色 127

二、现代西医精确与模糊的科学内涵特色 129

三、现代中医精确与模糊的科学内涵特色 130

第九节 中西医不同特色的科学内涵简表 130

一、中西医思维模式不同特色科学内涵简表 130

二、中西医理论框架不同特色科学内涵简表 131

第十节 科学内涵赋予中医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134

思考题 135

第八章 构建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方法与标准 136

第一节 构建现代中医是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要求 136

一、构建现代中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 136

二、构建现代中医是发扬中医特色的时代要求 137

第二节 构建现代中医必须开展中医反馈研究 137

一、中医现代化必须开展反馈研究 138

二、传统中医反馈研究的特定概念 140

三、开展中医反馈研究的科学依据 140

四、坚持运用中医反馈研究的基本原则 141

五、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正确方向 144

六、中医反馈研究与构建现代中医简表 145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中医理论特色的判断标准 145

一、传统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判断标准 145

二、现代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判断标准 146

第四节 现代中医不同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 147

一、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初级发展阶段 148

二、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中级发展阶段 148

三、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高级发展阶段 149

第五节 传统中医构建现代理论才能再度辉煌 149

思考题 150

第九章 图解中西医不同特色与构建现代中医 151

第一节 图解传统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特色 151

一、传统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的特色 151

二、传统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特色示意图 153

第二节 图解现代西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特色 155

一、现代西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的特色 155

二、现代西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特色示意图 156

第三节 图解中西医相互不可替融及反馈研究 158

一、中西医相互不可替融及中医反馈研究 158

二、现代科技无顶峰与难揭医学无限奥秘示意图 159

三、中西医彼此不可替代或相融一体示意图 159

第四节 图解现代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特色 159

一、现代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的特色 159

二、现代中医思维模式与科学内涵示意图 161

第五节 图解传统及现代的中医与西医不同特色 162

一、传统及现代的中医与西医不同特色 162

二、传统及现代的中医与西医不同特色示意图 163

思考题 163

下篇 各论 166

第一章 中医自然观 166

第一节 传统中医自然观的由来 166

一、从古今宇宙说谈古代自然观 166

二、从古代自然观谈中医自然观 171

第二节 传统中医自然观 173

一、传统中医自然观形成的特色 173

二、传统中医五行自然观与人体属性归类 175

三、传统中医自然观的长处与不足 176

第三节 现代西医自然观 176

一、现代西医自然观形成的特色 176

二、现代西医自然观的长处与不足 177

第四节 现代中医自然观 178

一、现代中医阴阳自然观 179

二、现代中医五行自然观 182

三、现代中医自然观的特色 184

思考题 185

第二章 中医方法论 186

第一节 传统中医方法论 186

一、传统中医研究方法形成的特色 186

二、传统中医研究方法的长处与不足 190

第二节 现代西医方法论 191

一、现代西医研究方法形成的特色 191

二、现代西医研究方法的长处与不足 193

第三节 现代中医方法论 194

一、现代中医研究方法的形成 194

二、现代中医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195

三、现代中医研究方法的特色 199

四、现代中医研究方法的形成简表 200

思考题 200

第三章 中医藏象学 201

第一节 传统中医藏象学 201

一、传统中医藏象学形成的特色 202

二、传统中医藏象学的长处与不足 213

第二节 现代西医生理学 214

一、现代西医生理学形成的特色 214

二、现代西医生理学的长处与不足 215

第三节 现代中医藏象学 215

一、现代中医藏象学的形成 216

二、现代中医藏象学的特色 222

第四节 现代中医肾藏象典型案例 223

一、中医肾主骨案例 223

二、中医肾阴主一身之阴案例 224

三、中医肾阳主一身之阳案例 225

思考题 226

第四章 中医病因学 228

第一节 传统中医病因学 228

一、传统中医病因学形成的特色 229

二、传统中医病因学应用的特色 230

三、传统中医病因学分类的特色 231

四、传统中医病因学的长处与不足 236

第二节 现代西医病因学 236

一、现代西医病因学形成的特色 236

二、现代西医病因学分类的特色 237

三、现代西医病因学的长处与不足 239

第三节 现代中医病因学 239

一、现代中医病因学的形成 240

二、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特色 243

思考题 244

第五章 中医病机学 245

第一节 传统中医病机学 245

一、传统中医病机学形成的特色 245

二、传统中医病机学分类的特色 247

三、传统中医病机学的长处与不足 250

第二节 现代西医病理学 250

一、现代西医病理学形成的特色 251

二、现代西医病理学的长处与不足 252

第三节 现代中医病机学 252

一、现代中医病机学的形成 252

二、现代中医病机学的特色 257

思考题 258

第六章 中医诊辨学 259

第一节 传统中医诊辨学 259

一、传统中医诊辨学概念的特色 259

二、传统中医的整体象揣诊察方法 262

三、传统中医的整体象揣辨识方法 263

四、传统中医诊辨学临床应用的特点 268

五、传统中医诊辨学的长处与不足 269

第二节 现代西医诊断学 271

一、现代西医诊断学形成的特色 271

二、现代西医诊断学的长处与不足 273

第三节 现代中医诊辨学 273

一、现代中医诊辨学的形成 273

二、现代中医诊辨学的特色 275

思考题 276

第七章 中医辨症学 277

第一节 传统中医辨症学 277

一、传统中医“症”的名称与概念 277

二、传统中医症名的古今变迁 278

三、辨识症候与揣息及病机的关系 279

四、传统中医辨症学的长处与不足 282

第二节 现代西医诊断信息 283

一、现代西医诊断信息运用的特色 283

二、现代西医诊断信息的长处与不足 284

第三节 现代中医辨症学 284

一、现代中医辨症学的形成及分类 284

二、现代中医辨症学的特色 287

思考题 288

第八章 中医辨证学 289

第一节 传统中医辨证学 289

一、传统中医证的名称与概念 289

二、传统中医证型的行文格局 292

三、传统中医证与病、症的关系 293

四、传统中医辨证学的长处与不足 294

第二节 现代西医的病情分类 295

一、现代西医类、型、期分类的特色 295

二、现代西医病情分类的长处与不足 296

第三节 现代中医辨证学 296

一、现代中医辨证学的形成 296

二、现代中医辨证学的特色 304

思考题 304

第九章 中医辨病学 305

第一节 传统中医辨病学 305

一、传统中医病名的源流 305

二、传统中医病名的分类 306

三、传统中医辨病学形成的特色 307

四、传统中医辨病学的长处与不足 309

第二节 现代西医诊病学 310

一、现代西医诊病形成的特色 310

二、现代西医诊病的长处与不足 311

第三节 中西医对疾病命名的不同特色 312

一、中西医以肿块命名的相似思维特色 312

二、中西医以症候命名的相似思维特色 314

三、中西医以层次命名的相似思维特色 315

四、中西医以行文命名的相似思维特色 315

五、中西医以内涵命名的相似思维特色 316

六、中西医以互无对应而命病名的特色 316

第四节 现代中医辨病学 317

一、现代中医辨病学的形成 317

二、现代中医辨病学的特色 318

思考题 319

第十章 中医未病学 320

第一节 传统中医未病学 320

一、传统中医未病学形成的特色 321

二、传统中医未病学的长处与不足 324

第二节 现代西医预防学 325

一、现代西医预防学的形成特色 326

二、现代西医预防学的长处与不足 327

第三节 现代中医未病学 327

一、现代中医未病学的形成 327

二、现代中医未病学的特色 330

思考题 331

第十一章 中医论治学 332

第一节 传统中医论治学 332

一、传统中医论治学形成的特色 332

二、传统中医论治学的长处与不足 335

第二节 现代西医治疗学 336

一、现代西医治疗学形成的特色 336

二、现代西医治疗学的长处与不足 338

第三节 现代中医论治学 338

一、现代中医论治学的形成 339

二、现代中医论治学的特色 342

思考题 342

第十二章 中医方药学 343

第一节 传统中医方药学 343

一、传统中医中药学形成的特色 343

二、传统中医中药学的长处与不足 345

三、传统中医方剂学形成的特色 346

四、传统中医方剂学的长处与不足 348

五、传统中医方药剂型亟待大力改进 348

第二节 现代西医药物学 349

一、现代西医药物学形成的特色 349

二、现代西医药物学的长处与不足 350

第三节 现代中医方药学 351

一、中医方药性能的现代研究 351

二、现代中医方药学的形成 357

三、现代中医方药学的特色 359

思考题 359

第十三章 中医病历模式 361

第一节 传统中医病历模式 361

一、传统中医病历模式的特色 361

二、传统中医病历模式的长处与不足 362

第二节 现代西医病历模式 363

一、现代西医病历模式的特色 363

二、现代西医病历模式的长处与不足 364

第三节 现代中医病历模式 364

一、现代中医病历模式的形成 364

二、现代中医病历模式 366

三、现代中医病历模式的特色 369

思考题 369

第十四章 现代中医诊治疾病的临床体会 371

第一节 现代中医诊治腰痛的临床体会 371

一、传统中医理论对腰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371

二、现代中医诊治腰痛所汲取的相关窥息 372

三、治疗腰痛之疏肝补肾汤的组方与应用 372

四、疏肝补肾汤治疗腰痛典型案例 373

第二节 现代中医诊治呃逆病的临床体会 375

一、现代中医案例简介 375

二、现代中医案例讨论 376

思考题 376

第十五章 中西医并重诊治癌症的临床实践 377

第一节 西医诊治恶性肿瘤 377

一、西医手术治疗 378

二、西医放射治疗 379

三、西医化学药物治疗 380

四、西医生物治疗 380

第二节 中医诊治恶性肿瘤 381

一、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诊辨 382

二、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论治 384

三、中医方药治疗癌症的现代研究 385

四、中医选择治癌方药的基本原则 391

五、抗癌防癌的常用中草药 393

第三节 中西医并重对癌的综合治疗 394

一、中医药与手术的综合治疗 394

二、中医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 395

三、中医药与化疗的综合治疗 395

四、中医药与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 396

五、中西医综合治疗癌症的思考 396

第四节 中西医并重诊治癌症的典型案例 397

一、中西医并重诊治宫颈癌感染发热 397

二、中西医并重诊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98

思考题 400

后记 401

主要参考文献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