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工业工程概论 3
第1章 工业工程概述 3
1.1 工业工程的概念 3
1.1.1 工业工程的定义 3
1.1.2 工业工程的目标 4
1.1.3 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 4
1.1.4 工业工程的意识 5
1.2 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6
1.2.1 工业工程的起源 6
1.2.2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8
1.2.3 现代工业工程的新发展 9
1.3 工业工程的研究内容 10
1.3.1 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 10
1.3.2 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10
1.3.3 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 11
1.4 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 12
1.4.1 生产率 12
1.4.2 生产率管理 14
1.4.3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15
思考题 17
第2篇 方法研究 21
第2章 方法研究 21
2.1 方法研究概述 21
2.2 方法研究的内容与层次 23
2.3 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25
思考题 26
第3章 程序分析 27
3.1 程序分析概述 27
3.2 工艺程序分析 31
3.2.1 工艺程序分析的概念 31
3.2.2 工艺程序图 31
3.2.3 工艺程序分析的应用 33
3.3 流程程序分析 37
3.3.1 流程程序分析概述 37
3.3.2 流程程序图 37
3.3.3 流程程序分析的应用 40
3.4 线路图分析 49
3.4.1 线路图的概念 49
3.4.2 线路图的应用 50
3.5 线图分析 54
3.5.1 线图的概念 54
3.5.2 线图的应用 56
3.6 管理事务分析 58
3.6.1 管理事务分析概述 58
3.6.2 管理事务分析工具 59
3.6.3 管理事务分析的应用 59
思考题 62
第4章 操作分析 65
4.1 操作分析概述 65
4.2 人机操作分析 66
4.2.1 人机操作分析概述 66
4.2.2 人机操作图 66
4.2.3 人机操作分析内容 67
4.2.4 人机操作分析的案例分析 69
4.3 联合操作分析 74
4.3.1 联合操作分析概述 74
4.3.2 联合操作分析图 75
4.3.3 联合操作分析的案例分析 75
4.4 双手操作分析 80
4.4.1 双手操作分析的概念和作用 80
4.4.2 双手操作程序图 81
4.4.3 双手操作分析的案例分析 82
思考题 87
第5章 动作分析 88
5.1 动作分析概述 88
5.1.1 动作分析的基本概念 88
5.1.2 动作分析的方法 89
5.2 动素分析 90
5.2.1 动素分析的基本要素——动素 90
5.2.2 动素分析的用途 93
5.2.3 动素分析图表 94
5.2.4 动素分析的过程 94
5.3 动作经济原则 97
5.3.1 动作经济原则的4项基本原则 97
5.3.2 动作经济原则的具体内容 97
5.3.3 动作经济原则的归纳及应用 98
思考题 109
第3篇 作业测定 113
第6章 作业测定的概念及劳动定额 113
6.1 作业测定的概念 113
6.1.1 作业测定的定义 113
6.1.2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 114
6.1.3 作业测定的常用工具 116
6.2 劳动定额的制定与管理 117
6.2.1 劳动定额概述 117
6.2.2 劳动定额的种类 118
6.2.3 劳动定额的作用 120
6.2.4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121
6.2.5 劳动定额的管理 124
思考题 126
第7章 时间研究 127
7.1 时间研究概述 127
7.2 时间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28
7.2.1 时间研究的准备 128
7.2.2 划分操作单元 128
7.2.3 测时 129
7.2.4 评定正常时间 135
7.2.5 确定宽放时间 136
7.2.6 确定标准时间 139
7.3 常用的评定方法 139
7.3.1 速度评定法 139
7.3.2 平准化法 141
7.3.3 客观评定法 144
7.3.4 合成评定法 146
思考题 147
第8章 工作抽样 148
8.1 工作抽样概述 148
8.1.1 工作抽样的概念 148
8.1.2 工作抽样的应用 150
8.1.3 工作抽样的特点 151
8.1.4 工作抽样与秒表测时研究比较 152
8.2 工作抽样的方法与步骤 153
8.2.1 工作抽样的方法 153
8.2.2 工作抽样的步骤 155
8.3 工作抽样的应用实例 164
思考题 170
第9章 预定时间标准法 171
9.1 预定时间标准法概述 171
9.1.1 预定时间标准法的概念 171
9.1.2 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特点 173
9.1.3 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用途 173
9.2 模特法 174
9.2.1 模特法的原理 174
9.2.2 模特法的特点 176
9.2.3 模特法的动作分类及其代号 178
9.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和动作改进 180
9.3.1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180
9.3.2 模特法的动作改进 189
9.4 模特法的应用 192
9.4.1 应用模特法制定标准时间 192
9.4.2 应用模特法进行作业改善 194
9.4.3 应用模特法平整流水线 196
思考题 201
第4篇 现场管理 205
第10章 现场管理 205
10.1 现场管理概述 205
10.1.1 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206
10.1.2 现场管理的特点 207
10.1.3 现场管理的原则 208
10.2 5S管理 209
10.2.1 5S管理概述 209
10.2.2 5S管理的内容 210
10.2.3 5S管理的延伸——6S 216
10.2.4 开展5S活动的常用工具 217
10.2.5 5S活动推行步骤 220
10.2.6 5S应用案例 223
10.3 目视管理 224
10.3.1 目视管理概述 224
10.3.2 目视管理的内容与常用方法 226
10.3.3 目视管理的实施 230
10.4 定置管理 231
10.4.1 定置管理概述 231
10.4.2 定置管理的内容 232
10.4.3 定置管理的实施 238
10.5 异常管理与防错法 239
10.5.1 异常管理 239
10.5.2 防错法 246
思考题 252
参考文献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