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编 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 3
第一章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形成 3
第一节 日本新感觉派缘起 3
第二节 “新感觉”和“象征性” 6
第三节 新感觉派的产生与日本文坛之状况 8
第四节 新感觉派的产生与欧洲文艺思潮 12
第五节 日俄战争与新感觉派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抗 19
第六节 文体的“破旧立新”与社会变异 22
第七节 新感觉派文学与日本“现代文明” 23
第二章 日本新感觉派的文学理论 26
第一节 横光利一的《新感觉论》 28
一、感觉与新感觉 29
二、官能与新感觉 31
三、生活的感觉化 32
第二节 伊藤永之介的鼓与呼 34
第三节 赤木健介的“新象征主义基调” 37
第四节 片冈铁兵的新感觉理论和主张 39
一、“新感觉派如斯主张” 40
二、关于“新感觉派的表征” 41
三、《告年轻读者书》 46
四、不再反复的论争 49
第五节 川端康成的新感觉理论 51
一、呼唤充满生机的新时代 52
二、新感觉的内涵 53
三、关于表现主义的认识论 54
四、达达主义与新感觉表现手法 56
第六节 小结 58
第三章 日本新感觉派的文学创作 60
第一节 横光利一的文学创作与探索 60
一、过去的艺术——《被嘲笑的孩子》 62
二、登龙门之作——《太阳》 66
三、《苍蝇》与横光利一的新感觉倾向 71
四、新感觉派文学的奠基之作——《头与腹》 77
五、代表作——《春天乘着马车来》 83
第二节 川端康成及其新感觉文学创作 89
一、命运多舛的童年时代 89
二、终生阴影和隔辈之爱 90
三、创作的萌芽与作家之路 91
四、邂逅横光利一与《文艺时代》 92
五、文学创作与思考原点——《感情装饰》 94
六、“主客如一”的文学实验——《蚂蚱与铃虫》 95
七、浅草风物志——《浅草红团》 100
八、心灵的洗涤与灵魂的救赎——《伊豆舞女》 103
第三节 片冈铁兵和《走钢丝的少女》 120
第四节 中河与一和《天上的葫芦花》 123
第五节 今东光和《瘦削的新娘》 125
第四章 横光利一的集大成之作《上海》 127
第一节 《上海》的故事梗概 127
第二节 横光利一的上海之行 129
第三节 上海与《上海》的主题 130
第四节 鲜明迥异的人物形象 134
一、两极的存在——参木与甲谷 134
二、薄命少女阿杉 136
三、共产党人芳秋兰 137
第五节 空间感觉和色调 139
第六节 空间的“流体化”与作者的彷徨 141
第七节 无声电影般的视觉效果 142
第八节 新感觉的表现手法及其缺陷 145
第五章 横光利一的文学革命与《上海》 151
第一节 反国语形式论的文学实验 152
第二节 作品的音声和节奏特征 154
一、音声特征 155
二、节奏特征 155
第三节 “无言空间”和“形、音、义” 157
第四节 音声的双重性和双重作用 158
第五节 文本的比喻构造 159
一、比喻和属性赋予 159
二、比喻构造中的“根源隐喻” 161
三、“水火不容”的五行比喻群 165
四、“三要素”和横光利一对无产阶级文学的批判 170
后 编 近30年间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在中国的研究 175
第一章 流派研究 175
第一节 1980—1990年间的研究 176
第二节 1990—2000年间的研究 178
第三节 2000年后的研究 181
第四节 小结 185
第二章 比较研究 187
第一节 影响研究 188
一、1980—1990年间的研究 189
二、1990—2000年间的研究 191
三、2000年后的研究 197
第二节 翻译研究 204
第三节 流派间的比较研究 206
一、1980—1990年间的研究 207
二、1990—2000年间的研究 208
三、2000年后的研究 214
第四节 作家间的比较研究 218
第五节 平行研究 223
第六节 跨学科研究 225
第七节 小结 227
第三章 作家研究 228
第一节 横光利一研究 228
第二节 川端康成研究 231
一、1980—1990年间的研究 231
二、1990—2000年间的研究 234
三、2000年后的研究 239
第三节 小结 243
第四章 作品研究 244
第一节 《苍蝇》研究 244
第二节 《上海》研究 248
第三节 横光利一其他作品研究 251
第四节 《伊豆舞女》研究 254
第五节 《雪国》研究 258
第六节 川端康成其他作品研究 265
第七节 小结 269
第五章 理论研究 270
第六章 创作方法与艺术特色研究 274
参考文献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