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天体演化的意义 1
二、研究天体演化的方法 6
三、吸引和排斥 10
四、天体的层次 12
第一章 恒星世界概况 18
一、恒星不恒 18
二、恒星的距离 19
三、恒星的质量 20
四、恒星的光度 21
五、恒星的颜色和光谱型 22
六、赫罗图 24
七、变星 25
八、白矮星 31
九、脉冲星和中子星 32
十、恒星的大小和密度 33
十一、恒星的运动 34
十二、恒星的磁场 34
十三、恒星的化学组成 35
十四、恒星集团 36
十五、星云 41
十六、红外源、X源、γ源 48
十七、星族 48
第二章 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51
一、恒星的结构和能源 51
二、恒星的年龄 54
三、赫罗图的演化意义 56
四、引力收缩 60
五、主序阶段 64
六、红巨星阶段 65
七、恒星的脉动 66
八、恒星的爆发 68
九、高密恒星——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 70
十、双星的形成和演化 74
十一、恒星起源问题 76
第三章 太阳系概况 81
一、行星和卫星的轨道运动 81
二、行星和卫星的距离分布 85
三、行星和卫星的质量、半径和密度 88
四、太阳系天体的自转 91
五、太阳系的角动量分布 92
六、小行星 96
七、彗星 98
八、陨星 101
九、其他对太阳系史研究有用的资料 104
第四章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108
一、太阳系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108
二、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 110
三、灾变说 115
四、本世纪的各种星云说 119
五、星云盘的形成和演化 123
六、行星的形成 128
七、卫星的形成 131
八、角动量分布的说明 136
九、距离规律的说明 138
十、行星自转的起源 143
十一、小行星的形成 146
十二、彗星的形成 147
十三、太阳系的演化 149
第五章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54
一、银河系的结构 154
二、星系的分类 161
三、星系集团 166
四、星系的自转和空间运动 170
五、星系的大小、质量、光度 171
六、星系核活动 173
七、星系的谱线红移 177
八、类星体 178
第六章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181
一、星系的演化 181
二、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 185
三、星系起源问题 187
四、星系旋臂的形成 195
五、宇宙论介绍 198
结束语 203
附录一 天体质量的测定 205
附录二 维里定理 207
附录三 潮汐作用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