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纠纷裁判依据新释新解》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志总主编;何志,侯国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0910258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该书以梳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系列裁判依据为主要内容,整合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指导性案例等与审判金融纠纷业务相关的各种裁判依据,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法院在审理侵权责任纠纷相关案件中的各种主要问题,是人民法院在处理同类案件时较为理想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侵权责任法》一般规定的适用 1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保护民事权益的私法 1

一、明确《侵权责任法》立法目的,把握民事权益保护范围 1

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侵权纠纷的系列司法解释 3

三、案例指导的参照适用 6

四、正确理解审理侵权纠纷案件的司法政策精神 7

第二节 处理侵权纠纷案件的司法原则 8

一、民事权益一体保护原则 8

二、侵权责任优先保护原则 10

三、特别规定优先适用原则 11

四、侵权损害全面赔偿原则 12

第三节 处理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13

一、《侵权责任法》是处理侵权纠纷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 13

二、单行法在处理侵权纠纷案件中的适用 14

三、侵权纠纷案件相关司法解释的适用 15

四、《侵权责任法》的适用及其溯及力 16

五、涉外侵权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17

第四节 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的司法认定 18

一、赔偿权利人的司法认定 19

二、赔偿义务人的司法认定 22

第五节 侵权责任方式的类型及司法适用原则 23

一、我国侵权责任方式的多样化 23

二、不同的侵权责任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原则 23

三、侵权责任方式适用的原则和规则 28

第六节 侵权诉讼时效的裁判依据 31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司法适用 31

二、诉讼时效期间经过的法律后果 35

三、诉讼时效的热点难点问题 36

第二章 侵权责任构成的裁判依据 40

第一节 准确掌握归责原则公正处理侵权纠纷 40

一、准确理解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40

二、准确理解《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体系 42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的司法适用 44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一般适用规则:法律无特别规定,即应适用 45

二、过错责任原则在特殊侵权责任中的适用规则:法律明确规定,才予适用 46

三、过错责任原则在确定损害赔偿范围中的适用规则:过错程度影响赔偿数额 48

第三节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司法适用 49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严格法定主义 50

二、无过错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侵害行为、损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 51

三、无过错责任的免责事由:法律明确规定 51

四、无过错责任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分别承担证明责任 53

第四节 加害行为的司法认定 54

一、加害行为的不法性本质 54

二、加害行为不法性的表现情形 56

第五节 损害事实的司法认定 58

一、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的司法认定 58

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司法认定 60

三、间接财产损失的司法认定 65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认定 68

第六节 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司法认定 73

一、因果关系的一般判定方法:存在损害发生的客观可能性 73

二、因果关系的推定规则:被告承担排除因果关系的法定证明责任 74

三、因果关系的责任限定功能: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 76

第七节 过错责任原则中过错的司法认定 77

一、过错判断的客观标准:注意义务的违反 78

二、过错推定:过错证明的法定规则 79

第八节 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的司法适用 83

一、适用范围:无法适用过错和无过错责任救济时才适用 83

二、事实根据: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利益关联 87

三、考量因素:损害程度、受益范围和经济状况 88

第三章 侵权损害赔偿损失的裁判依据 93

第一节 人身损害赔偿数额的量化确定 93

一、一般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 93

二、受害人伤残的赔偿范围 94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范围 97

四、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98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量化确定 99

一、精神损害的概念界定与赔偿范围 100

二、“权利侵害”类型的精神损害赔偿 102

三、“公序良俗违反”类型的精神损害赔偿 104

四、身份法益与监护权类型的精神损害赔偿 105

五、特定财产权保护类型的精神损害赔偿 106

六、关于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与赔偿数额的确定 108

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109

第四章 数人侵权责任纠纷的裁判依据 111

第一节 数人共同侵权纠纷的裁判依据 111

一、共同侵权行为及司法处理 111

二、共同危险行为及其司法处理 114

三、教唆、帮助侵权行为及其司法处理 117

四、共同加害行为的“共同性”在于共同故意 119

五、共同侵权的责任承担及裁判依据 123

第二节 数人分别侵权纠纷的裁判依据 125

一、数人分别侵权构成要件的司法认定 126

二、承担按份责任的数人分别侵权及裁判依据 127

三、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中聚合(等价)因果关系的认定 129

第五章 侵权责任主体特殊规定的司法适用 131

第一节 网络侵权责任的裁判依据 131

一、网络侵权责任的程序规则 132

二、网络侵权客体的司法认定 134

三、网络直接侵权的司法处理 137

四、网络间接侵权的司法处理 141

第二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裁判依据 148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界定 149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构成 152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形态 157

第三节 专家责任的裁判依据 163

一、律师责任与公证人责任的裁判依据 164

二、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裁判依据 167

第四节 监护人责任的裁判依据 177

一、监护人责任的性质——替代责任 177

二、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178

三、准确把握监护人责任中的“监护人”涵义 179

四、正确适用《侵权责任法》第32条 182

第五节 用工者侵权责任的裁判依据 184

一、单位用工致害责任的司法处理 186

二、劳务派遣用工致害责任的司法处理 191

三、个人用工责任的司法处理 193

第六节 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司法处理 198

一、《铁路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适用范围 198

二、铁路运输人身损害的归责原则 199

三、免除铁路运输企业赔偿责任的法定情形 200

四、减轻铁路运输企业赔偿责任的司法处理 200

五、对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殊保护 202

六、事故原因中掺杂有其他因素的司法处理 202

七、旅客人身损害的司法处理 203

第六章 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判依据 205

第一节 准确把握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205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206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法理依据 206

三、《道路交通损害赔偿解释》的时间效力 208

四、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应当适用《道路交通损害赔偿解释》 209

五、机动车在道路以外通行所造成的损害参照《道路交通损害赔偿解释》 210

第二节 道路交通损害赔偿主体责任的司法认定 211

一、出租、出借等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过错的司法认定 212

二、分期付款保留所有权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14

三、擅自驾驶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15

四、挂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18

五、连环购车情形下机动车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19

六、套牌车情形下机动车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22

七、多次转让拼装或报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25

八、驾驶培训活动发生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26

九、试驾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27

十、机动车缺陷导致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28

十一、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29

第三节 道路瑕疵引发道路交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231

一、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31

二、道路堆放物、倾倒物引发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235

三、道路建造、设计缺陷导致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 236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范围的司法认定 238

一、正确界定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的区分 239

二、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 240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认定 241

四、财产损失范围的司法认定 242

第五节 道路交通损害赔偿责任承担的司法处理 244

一、交强险、商业险和侵权责任人赔偿次序的司法认定 244

二、交强险第三人范围的司法认定 248

三、违法驾车情形下交强险保险公司的责任承担及追偿权 250

四、未投保交强险的责任承担 252

五、违法拒保、拖延承保、违法解除交强险合同的责任 253

六、多车相撞后交强险保险公司的责任承担 256

七、多个被侵权人对交强险限额的分配规则 258

八、未履行告知义务时交强险保险公司的责任承担 259

九、交强险人身伤亡保险金请求权的转让禁止 261

第六节 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诉讼程序 262

一、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 262

二、无名死者死亡赔偿金的请求权主体 264

三、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明力 266

第七章 医疗损害责任的裁判依据 269

第一节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司法处理 269

一、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269

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举证分配 270

三、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的司法认定 273

四、知情同意权与患者隐私权的司法限制 277

五、医疗损害鉴定的司法处理 279

六、医疗损害责任抗辩事由的认定 280

第二节 医疗产品责任的裁判依据 283

一、责任定性:一种的特殊产品责任 283

二、法律调整:医疗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 286

三、责任认定:产品缺陷与因果关系的分析 288

四、责任归结:医疗产品责任的实现 292

五、责任划分:特殊情形下的医疗产品责任 294

第八章 物件致害责任的裁判依据 297

第一节 建筑物等物件脱落、坠落致害责任 297

一、归责原则:基于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 297

二、构成要件:脱落或坠落致害、推定过错成立 298

三、责任主体: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 298

第二节 建筑物等设施倒塌致害责任 300

一、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300

二、构成要件:倒塌致害、倒塌因缺陷引起 300

三、责任主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其他责任人 301

第三节 高楼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 302

一、侵权责任性质:基于行为推定的损害分担 302

二、构成要件:高楼抛掷物或坠落物致害、具体侵权人不明、可能加害 303

三、责任主体: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 304

第四节 堆放物倒塌致害责任 305

一、归责原则:基于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 305

二、责任构成要件:堆放物倒塌致害、堆放人有过错 306

三、责任主体:堆放人 306

第五节 公共道路通行妨碍物致害责任 307

一、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基于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 308

二、构成要件:公共道路通行妨碍物致害、公共道路管理人有过错 308

三、责任承担:按份责任、过失相抵、责任竞合 309

第六节 林木折断致害责任 310

一、归责原则:基于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 310

二、构成要件:林木折断致害、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 311

三、责任主体: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311

第七节 地下工作物致害责任 312

一、归责原则:基于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 312

二、构成要件:地面施工致害、违反注意义务 313

三、责任主体:施工人、管理人 314

第九章 证券侵权责任的裁判依据 317

第一节 证券侵权的一般程序规则 317

一、特殊的管辖规则 318

二、特殊的受案条件 319

三、特殊的诉讼主体 321

第二节 证券侵权的一般实体规则 323

一、归责原则——过错推定 323

二、因果关系——推定规则 324

三、诉讼时效——处罚生效之日起算 325

第三节 虚假陈述的裁判依据 327

一、原告主体资格受到特定限制 327

二、区分不同主体适用不同归责原则 328

三、共同虚假陈述构成共同侵权 329

四、虚假陈述侵权行为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329

五、损害赔偿的确定 331

第四节 内幕交易的裁判依据 336

一、内幕交易的行为要件与主观要件 336

二、受害人的界定——同时反向交易的善意投资人 337

三、损失赔偿:应受最高额的限制 339

第五节 操纵市场的裁判依据 340

一、操纵市场的主体界定 340

二、投资者的请求权基础 341

三、操纵市场的主观要件 341

四、损害赔偿的确定 342

第六节 欺诈客户的裁判依据 342

一、主体的特定性 342

二、原告的请求权基础 344

三、欺诈客户的主观要件 344

四、损害赔偿的确定 345

第十章 其他特殊侵权责任的裁判依据 348

第一节 产品责任的裁判依据 348

一、产品责任构成的司法认定 348

二、产品责任的责任方式 354

第二节 食品药品纠纷案件的裁判依据 358

一、消费者维权可提起民事诉讼 358

二、“知假买假”仍可索赔 360

三、惩罚性赔偿无须人身受害 361

四、赠品质量仍负产品瑕疵担保 362

五、“网购”责任层次分明 362

六、虚假广告承担连带责任 363

七、虚假认证承担连带责任 364

第三节 环境污染责任的裁判依据 364

一、环境污染责任及归责原则的适用 365

二、环境污染责任构成的司法认定 366

三、环境污染责任方式与免责事由的司法认定 369

四、环境污染责任的具体类型 371

第四节 高度危险责任的裁判依据 374

一、高度危险责任的构成要件 374

二、高度危险责任的免责或减责事由 380

三、高度危险责任的具体形态 384

四、高度危险责任的限额赔偿 391

五、高度危险致害的连带责任 394

第五节 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裁判依据 396

一、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定与适用 396

二、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害责任的裁判依据 405

三、动物园动物致害责任的裁判依据 408

四、遗弃、逃逸动物致害责任的裁判依据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