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微生态学 2
第一章 医学微生态学 2
第一节 医学微生态学的概念 2
第二节 医学微生态学的发展史 4
第三节 医学微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
第四节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前景 9
第二章 微生态学基础 12
第一节 微生态空间与组织 12
第二节 微生态动力学 13
第三节 人体微生物群的结构及演化 15
第四节 常见的正常微生物群简介 17
第五节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20
第三章 微生态与其宿主的相互关系及研究进展 23
第一节 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的营养代谢 23
第二节 正常微生物群与药物代谢 26
第三节 肠道菌群与发育 27
第四章 病毒与细胞的微生态学 30
第一节 病毒的本质特征与分类 30
第二节 病毒复制周期及病毒-细胞微生态系的组成 32
第三节 病毒-细胞微生态系中病毒的作用 35
第四节 病毒-细胞微生态系的改变与病毒的跨物种传播 37
第五节 噬菌体-细菌微生态系的形式与医学意义 38
第六节 病毒-细胞微生态学研究展望 40
第五章 微生态平衡 42
第一节 微生态平衡的概念 42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的标准 44
第三节 微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 46
第四节 保持微生态平衡与人体健康的思考 47
第六章 微生态失调 51
第一节 微生态失调的概念 51
第二节 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51
第三节 微生态失调的影响因素 53
第四节 微生态失调与疾病 55
第五节 微生态失调与其他疾病 59
第七章 环境生态学与微生态学 63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概述 63
第二节 环境生态对微生态的影响 65
第三节 环境生态与微生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68
第八章 医学微生态研究方法 71
第一节 传统的研究方法 71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73
第三节 元基因组学 76
第四节 代谢组学 78
第五节 宏转录组学 83
第六节 宏蛋白质组学 85
第七节 单细胞分析技术 87
第八节 基因芯片技术 89
第九节 无菌悉生动物模型的制备与应用 91
第二篇 临床微生态学 98
第九章 生态防治原则 98
第一节 生态防治及微生态调节剂概念 98
第二节 生态防治的基本理论 98
第十章 口腔微生态学 103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 103
第二节 口腔微生物群 104
第三节 口腔微生物多样性 107
第四节 口腔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110
第五节 口腔微生物群与疾病 112
第六节 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思考 114
第十一章 皮肤微生态学 118
第一节 皮肤的微生态特点 118
第二节 皮肤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123
第三节 微生态失调与皮肤病 125
第四节 皮肤病的微生态学防治进展 127
第五节 皮肤微生态学展望 129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与呼吸微生态的关系 131
第一节 呼吸系统微生态概述 131
第二节 呼吸微生态系统与肺部感染 132
第三节 微生物在呼吸系统的定植与感染 134
第四节 微生态与呼吸道其他疾病的关系 137
第五节 呼吸系统微生态学防治的主要措施及展望 138
第十三章 胃肠道微生态学 140
第一节 正常胃肠道微生态学 140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疾病 142
第三节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感染性腹泻的微生态学改变 143
第四节 炎症性肠病的微生态学研究 146
第五节 结肠癌与肠道微生态 148
第六节 胃肠道微生态学的研究展望及热点思考 149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微生态学 153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微生态学研究 153
第二节 微生态失调与泌尿系统疾病的关系 155
第三节 泌尿系统微生态失调的防治策略 157
第四节 泌尿系统微生态学研究展望 160
第十五章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系统 163
第一节 阴道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63
第二节 微生态失调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 169
第三节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 171
第十六章 肝脏微生态学 176
第一节 肝脏微生态学基础 176
第二节 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 178
第三节 肝病感染微生态学研究展望 188
第十七章 胆道和胰腺感染微生态学 190
第一节 胆道系统和胰腺系统的微生态基础 190
第二节 胆道感染和胰腺感染的微生态学解析 191
第三节 胆道感染和胰腺感染的抗感染治疗及研究进展 193
第四节 胆道感染和胰腺感染的微生态治疗及研究进展 195
第十八章 器官移植微生态学 197
第一节 器官移植术后感染与微生态学关系 197
第二节 实质器官移植与微生态学研究 199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微生态学研究 204
第四节 器官移植术后微生态防治及研究展望 208
第十九章 手术和创伤感染微生态学 211
第一节 手术和创伤感染的微生态学研究回顾 211
第二节 手术和创伤后伤口感染与微生态学 212
第三节 手术和创伤后肠源性感染与微生态学 214
第四节 手术和创伤感染的防治及研究展望 216
第二十章 微生态与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关系 220
第一节 医院感染 220
第二节 细菌耐药与耐药机制 223
第三节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与策略 229
第二十一章 放化疗及免疫功能低下相关微生态学 234
第一节 放化疗及免疫功能低下对微生态的影响及机制 234
第二节 放化疗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微生态防治 240
第三节 放化疗及免疫功能低下与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243
第二十章 儿童微生态特点 245
第一节 儿童正常菌群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245
第二节 正常菌群建立延迟相关性疾病 249
第三节 儿童腹泻与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250
第四节 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紊乱的研究 251
第五节 儿童微生态防治及研究 252
第二十三章 老年微生态特点 255
第一节 肠道微生态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及其演替性变化 255
第二节 老年人群易发生微生态失调的影响因素 256
第三节 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与肠道微生态 257
第四节 老年肺炎与肠道微生态 258
第五节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肠道微生态 259
第六节 老年微生态学的回顾与研究现状及展望 260
第三篇 微生态调节剂 262
第二十四章 微生态调节剂概论 262
第一节 微生态调节剂的概念及分类 262
第二节 微生态调节剂的发展史 263
第三节 人体微生态调节剂应用概况 263
第四节 人体微生态调节剂前景展望 264
第二十五章 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 266
第一节 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作用机制与特点 266
第二节 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研究进展 269
第三节 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展望 272
第二十六章 益生菌制品的研究现状 275
第一节 益生菌的概念、分类、分布及临床应用 275
第二节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278
第三节 益生菌功效的影响因素 280
第四节 当前国内外常用益生菌制品菌种简介 282
第五节 益生菌菌种改良与展望 285
第二十七章 益生元及其他微生态调节剂 287
第一节 益生元的作用及应用回顾 287
第二节 常见的益生元 289
第三节 益生元在体内的代谢 291
第四节 益生菌菌体成分及代谢物中的活性成分 292
第五节 益生元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293
第六节 合生元及其他微生态调节剂 294
第二十八章 微生态调节剂的临床应用与质量安全问题 296
第一节 益生菌的相关法规 296
第二节 益生菌产品的质量 297
第三节 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 298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