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1
一《儒行》大义述 1
二《七略》儒家诸子行谊考 16
三 卜天寿写本《输语郑氏注》残卷在中国学术史上之价值 18
四《国语》以发言人分国说 22
五章昭《国语解》凡所发正考 24
六书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后 26
七陈聘侯《国语翼解》跋 27
八书徐元诰《国语集解》后 28
九跋唐写本隶古定尚书释文残卷 30
十对雨楼本《荀子考异》跋 34
十一章太炎《中学国文书目》跋 36
十二刻龚向农先生《孝经郑氏注附叙录》跋 37
十三书郭沫若《子禾子釜考释》及杨遇夫《子禾子釜再跋》后 38
十四 书瑞典马悦然博士关于《公羊传》“与”字的研究后 39
十五 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五代刊本切韵残卷跋 40
卷二 46
一《毛诗故训传》用《周礼》考 46
二《毛诗故训传》用《国语》考 47
三《论语》“思无邪”解 50
四书《论语》“六十而耳顺”郑注后 53
五书《中庸》子路问强章郑注孔疏后 55
六《中庸》“素夷狄行乎夷狄”辨正 56
七《庄子·齐物论》“以明”解 56
八荀子“神圣”说 59
九《吕览》“舜自为诗”辨 61
十《史记》“滑稽”解 62
十一《汉书》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辨 64
十二孔子果真是“野合”而生的吗? 65
十三《论语》“由知德者鲜矣”解——为子路辨诬 68
十四 司马相如与文翁先后辨 69
十五《论衡·佚文篇》“汉氏浩烂,不有殊卓之声”解 71
十六 《晋书》李雄后张骏书“情在闇室,有何已已”解 72
十七《世说新语》“将无同”别解 73
十八答友人问《庄子·外物篇》书 74
十九谈《礼运》首段错简问题 77
二十《瓠子歌》原为一章辨 80
二十一读古诗札迻 80
二十二郭璞《游仙诗》“王孙列八珍”别解 81
二十三刘琨《扶风歌》“抱膝独摧藏”别解 81
二十四 陶诗别解(四则) 81
二十五诗歌别解四则 81
二十六《诗经》疑义解析 82
二十七王安石《明妃曲》释义辨 83
二十八苏东坡“阳关三迭说”小议 83
二十九《杜诗注解商榷》拾补 84
三十一枕“黄粱”说短长 86
三十一公羊辨正 穀梁辨正 88
三十二《庄子》辨正(略) 92
三十三《论语》辨正 92
三十四《孟子》辨正 106
三十五《晋语》辨正 106
三十六《檀弓》释滞 115
三十七乾惕居读四子书札迻 117
三十八《柳文指要》辨正 131
卷三 152
一《国风集说》自序 152
二《毛诗例纂》序 153
三《毛诗重言下篇补录》序 154
四《老子辨正》序 154
五《庄子辨正》序 154
六《广古书疑义举例》序 154
七《古书疑义举例辨正》序 154
八《经传释词辨正》序 155
九《楚辞解难》自序 155
十《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校释》自序 156
十一《荀注补正》序 156
十二《古书引语研究》自序 157
十三《古书属读研究》自序 158
十四《史记辨正》自叙 158
十五《汉书艺文志补注补正》自序 158
十六《选注女子慷慨集》自序 159
十七《读书杂记》序 160
十八《读陆贾〈新语〉》序 161
十九《柳文指要辨正》序 162
二十《大竹县艺文志》序 162
二十一周儒海辑《青年学则》叙 163
二十二姜昆武《诗书成词考释》序 165
二十三雷氏△园记 167
卷四 169
一反诘句相反见意 169
二《诗经》反诘句,《传》《笺》正言之 171
三经传中“不”“无”为语词辨 171
四《管子》《墨子》书中“毋”为语词辨 173
五《左传》“敢为不敢”辨 178
六“之谓”、“谓之”辨 179
七“之为”、“为之”解 181
八“不”非语词——答张同志 184
九垫腰的形容词和副词有哪些形式? 187
十汉语重叠词的形式 190
十一 “得啦” 193
十二介绍《汉语修辞》的特点 194
十三修辞新例 196
十四训诂探源 203
十五古书引语例辨 225
十六对《古汉语三种被淘汰的句型》再分析 225
十七《古书疑义举例》辨正 232
十八《广释词》补遗 264
卷五 265
一《左传》赋诗考 265
二《左传》引用考 271
三从出土文物《王子午鼎》谈起 280
四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和《左传》的事、语对比研究 283
五左丘明是《左传》还是《国语》的作者? 290
六论刘歆作《左传》 301
七再论刘歆作《左传》 319
八三论刘歆作《左传》 328
九论刘歆作《左传》绝句五十二首 338
十与顾颉刚先生论《左传》与《国语》往返书 356
附录 徐仁甫致顾颉刚信论《诗经》 374
校订后记&徐湘霖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