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书语法研究 3
《公羊传》语法研究 3
共时语法的比较研究 59
《公羊传》《榖梁传》疑问词语的比较 59
《公羊传》《榖梁传》有“称”义的词的比较 77
《马氏文通》代字章述评 88
《马氏文通》句读论述评 98
《马氏文通》的“次” 118
《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 135
建立科学的语法学批评——为《马氏文通》出版90周年而作 145
正确评价《马氏文通》的模仿与创新 152
《马氏文通》与中国语法学 165
古汉语字、词及语法研究 355
古今词义褒贬义的变迁 355
“曷”字琐议 358
“最”字古今谈 365
“许”字用法例释 368
古汉字浅谈 376
疑问代词“奚”及其与“何”字用法的比较 434
先秦疑问代词“谁”与“孰”的比较 448
谈古代白话小说中的“把”“打”“相…“地” 459
“几何”浅说 464
多少与久暂——诗词中若干疑问词语相反义项试解 472
“以(已)来”可以表示未来时间 483
“所生”指儿子,指母亲? 486
古汉语疑问词语的歧义与鉴别 489
名词、代词、数词用作动词释例——兼谈名词用作状语 498
古代汉语代词连用现象试析 506
用于询问的反义词语 513
古代汉语的比较问句 517
古代汉语反复问句源流初探 529
近代汉语中一种新型反复问句 535
“如(若)·n·比”小议 537
精练的句法 生动的比喻——从“蝟缩、蠖屈、蛇盘、龟息”谈起 541
六朝以后汉语叠架现象举例 544
物体大小表述方式的历史考察 561
古代短时词语的构成方式 570
古汉语表年龄的语词及其文化背景 578
古代记时方式与社会文化 592
论古汉语记时词语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606
古汉语度量范畴初探 612
“V死了”是真死了吗? 653
反义词的妙用 656
传媒用语短评 661
从“冠盖如云”谈开去 661
一位“莘莘学子”? 663
成语换字小议 664
“一个女犯罪小说作家”究竟为何意? 666
“各位朋友们”的提法不妥 667
“命运多舛”的“舛” 668
这是孔老夫子的话吗? 669
与赵忠祥同志谈“宁馨” 670
应是“休戚与共” 671
“光临”前不必用“来”“到” 672
恰当使用“如泣如诉” 673
是“沧桑”,不是“苍桑” 674
“振聋发聩”者究为谁 675
“蹉跎”用法商兑 676
怎么能“隔岸观火” 677
是“别出心裁”还是“别出新裁” 678
浅说“匪夷所思” 679
“漫长的维谷”? 680
“莘莘学子”前不宜再用“多少” 681
说“弥” 682
应作“世态炎凉” 683
注意区分褒、贬义 684
说“殆尽” 685
音义近似致误举例 686
说说“一病不起” 687
“黄发垂髫”不能修饰“儿童” 688
关于现代汉语“们”字用法的思考——媒体用语商兑之二 689
媒体用语商兑三则 692
关于成语的运用——媒体词语使用商兑五则 694
对两个电视标题和栏目名称的异见 697
媒体错别字举例 699
媒体字词运用欠妥举例 701
传媒用语商兑三则 703
两字同音而误用之举例 705
说“巨孹” 707
“亲亲我我”应是“卿卿我我”之误 709
也说“广袤” 711
由“弥天大网”想到的 713
浅说“豆蔻”与“豆蔻年华” 715
“年华”何以“生生不息” 717
“理喻(谕)”不是“理解” 718
书评与序 723
《西周金文语法研究》读后 723
读《古汉语虚词》 728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读后 737
一部专书语法研究的重要著作——《左传句法研究》读后 740
读《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743
纪念文章 751
我爱吾师李何林先生 751
怀念恩师吕叔湘先生 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