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西南的理论与实践:1949-195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艾新全,林明远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229028497
  • 页数:349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邓小平主政西南的历史贡献 2

一、坚决贯彻大迂回、大包围和军政兼施、恩威并重的战略方针,取得了解放战争史上歼敌人数最多、起义投诚数量最大、我军损失最小的重大胜利 2

二、和平解放西藏,完成中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4

三、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5

四、恢复和发展经济,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 7

五、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挖掉封建剥削的总根子 9

六、构建新型的民族关系 11

七、部队建设与西南边防的巩固 14

八、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7

九、牢记“两个务必”,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19

第一章 挺进大西南 22

一、祖国的大西南在召唤 22

(一)西南战役发起前全国的政治、军事大势 22

(二)川、滇、黔、康、藏概况 24

(三)敌我双方对西南的判断及其军事布局 25

二、“小平准备入川” 28

(一)思想教育和进军动员 28

(二)筹建干部队伍 32

(三)后勤保障工作 37

(四)制定军事计划——大战前的隐蔽与佯攻 39

三、解放大西南之战 42

(一)关门打狗,巧布“迷魂阵”——邓小平的战争谋略 42

(二)缓攻与急进——邓小平灵活的战术 46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邓小平的攻心策略 49

(四)“二野一兵一卒不准进成都”——邓小平的团结观念 54

(五)滇南战役和西昌战役——邓小平的人文关怀 58

(六)第二野战军感谢电——邓小平的协同指挥艺术及大局观 61

第二章 和平解放西藏 64

一、和平解放前西藏的形势 64

二、欣然受命,挥师进藏 66

(一)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 68

(二)进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69

三、“和平解放 暂维原状”思想的形成 73

(一)中央确定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 73

(二)“和平解放 暂维原状”思想的提出 75

四、中央争取和平解放西藏 邓小平主持起草十大政策 76

(一)中央的努力 76

(二)“六条”“四条”和“十条”的形成 77

(三)西南局的努力 81

五、以战促和 打开和平谈判的大门 82

六、和平协议终于签订 邓小平两尽地主之谊 86

(一)和平协议签订前的谈判 86

(二)邓小平一尽地主之谊 92

(三)和平协议的签订 95

(四)邓小平二尽地主之谊 98

七、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101

第三章 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06

一、建政前的思想准备与政策准备 106

(一)总结老区经验,指导新区工作 106

(二)对西南区情的深刻了解 108

(三)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辩证思考 109

(四)建设新西南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110

(五)做好干部配备工作 112

二、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117

(一)城乡接管的工作安排 117

(二)群众路线是建政工作的关键 120

(三)城市的接管和基层人民政权的建设 122

(四)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124

(五)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 127

(六)西南各地省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131

三、人民政权在斗争中巩固和发展 133

(一)征粮——巩固政权的头等大事 133

(二)剿匪成为西南的中心任务 136

(三)推进城市的社会改造,夯实新的社会基础 141

第四章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47

一、稳定金融 平抑物价 147

(一)把“主要精力放在财经上” 147

(二)平息金融风波 149

(三)有形之手(宏观调控)与无形之手(市场价值规律) 151

二、财政税收是生命线 154

三、公私兼顾 调整工商 158

(一)妥善处理劳资纠纷 158

(二)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上 160

(三)非凡的胆识与首创精神 164

四、修建成渝铁路 带动百业复兴 166

(一)巴蜀人民的铁路梦 166

(二)“以修筑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 167

(三)尊重科学,尊重人才 170

(四)“西南是交通第一” 173

第五章 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 176

一、西南的“淮海战役”——向农村封建制度发起进攻 176

(一)西南地区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地租和押金 176

(二)全面部署西南“淮海战役” 177

(三)对农村封建制度的再进攻 179

(四)精心组织,成效显著 182

二、挖掉封建剥削制度的总根子——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83

(一)“土改是个大的战略问题” 183

(二)“土改的关键是政策问题” 186

(三)分期分批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89

(四)组织强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 194

三、稳健推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运动 196

四、妥善处理土改后出现的新情况 202

第六章 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207

一、“西南的民族问题复杂,西南民族问题必须解决好” 207

(一)西南的民族状况与民族矛盾 207

(二)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西南民族问题 210

二、探索符合实际的民族工作之路 214

(一)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搞好团结,消除隔阂 214

(二)疏通民族关系,不急于解决民族矛盾和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 217

(三)突出一个“稳”字,各项改革必须等到少数民族内部的条件具备以后才能进行 219

三、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221

(一)民族区域自治——发扬民主,团结各民族的关键 221

(二)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进行土改 226

(三)“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 228

(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35

(五)“必须使各族人民生活向上,逐步得到改善” 238

四、邓小平开创西南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历史贡献 241

(一)在民族关系上,邓小平强调“平等”、“团结”、“互助” 242

(二)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244

(三)在发展问题上,强调“加快”和“全面”发展民族地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46

(四)在民族工作的基本方法上,强调“一切事情同他们商量” 248

第七章 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51

一、军政兼施,恩威并重,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加速西南解放 251

(一)“没有统战观念,就不能当共产党员” 252

(二)政治攻心,“不战而屈人之兵” 253

(三)解决西藏问题,“政治重于军事” 257

二、团结各界,整合力量,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顺利完成各项社会变革 260

(一)“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形式来联系群众、进行统战工作” 261

(二)反对关门主义,做好各界人士的统战工作 264

(三)团结、改造旧人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75

三、邓小平对党的统战理论的卓越贡献 276

(一)充分运用统一战线这个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夺取西南战役的全面胜利 276

(二)深刻揭示统一战线的本质,阐述统一战线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与全局性 277

(三)强调发挥民主党派、统战人士的代表性作用和监督作用 279

(四)特别强调全党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及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279

第八章 部队建设与西南边防建设 282

一、改造起义、投诚部队和被俘人员 282

(一)“宜集不宜散,宜养不宜赶,分别对象,逐步处理” 283

(二)主要起义部队改造情况 290

(三)争取、团结、教育、改造10万旧军官 293

二、军队整编、院校建设、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 297

(一)两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 297

(二)部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和边防建设 303

三、抽调部队赴朝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国威军威 307

第九章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311

一、整顿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是建设西南的百年大计 311

(一)胜利应归功于谁 312

(二)仗打完了没有 313

(三)在党内开展整风教育,是增强党内团结,纠正党员错误思想的一条重要经验 315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324

(一)大量发展产业工人入党 324

(二)搞好与地下党的会师,正确使用地下党的力量 328

(三)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大力选拔年轻干部 332

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334

(一)坚持每两月向上级汇报的制度 334

(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336

四、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37

(一)心系灾民 338

(二)重视对失业工人的救济 338

(三)关心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340

(四)不准压制民主 342

参考书目 345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