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4
一、日常生活研究 4
二、社会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 8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14
一、日常生活视野中的上海当代研究 15
二、媒介、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 18
三、《新民晚报》相关文献 21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22
一、研究视角 22
二、研究方法 24
三、文章框架 25
四、研究的局限性 27
第一章 《新民晚报》与新旧交替中的上海日常生活 32
第一节 《新民晚报》(1946—1966)变迁史:权力规训中的社会主义晚报 32
一、《新民晚报》的发行 34
二、读者对象的逐步确定与历年版面变迁 37
三、为什么是《新民晚报》? 46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空间氛围的变化 51
一、名称之变 54
二、土洋之变 58
三、建构新的社会风气:学习、节约 60
四、新社会中的商业氛围:“生意经”和“老实” 66
本章小结 73
第二章 延续、规训与溢出:《新民晚报》中的社会主义上海日常消费空间 81
第一节 变幻中的城市商业地标 82
一、社会主义上海的城市空间 82
二、外滩 84
三、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 87
四、(作为城市商业地标的)南京路 90
第二节 上海消费空间的延续:霓虹灯和第一百货 94
一、时而辉煌,时而黯淡:霓虹灯的生命史 95
二、第一百货:一个个案 96
第三节 上海消费空间中的规训与溢出 98
一、街头 100
二、橱窗 108
三、商场和百货公司 114
本章小结 121
第三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居住空间 133
第一节 棚户区:正面而片面的呈现 134
第二节 工人新村叙事的“单纯性与坚贞性” 140
一、工人新村概况 141
二、曹杨新村:社会主义的客厅 145
第三节 上海里弄的新气象:空间氛围的巨变 151
一、《新民晚报》中的里弄 152
二、里弄组织的建立 154
三、学习 159
四、集体化生活 165
五、爱国卫生运动 168
本章小结 174
第四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饮食空间 187
第一节 物产与主食 189
一、物产的新陈代谢 189
二、主食:“标准米”的阶级属性和健康效用 192
第二节 外食空间的转型与延续 196
一、饭店 197
二、食品商店中的西式风格 203
三、食摊:合作化与复兴 207
四、新的饮食空间:食堂 210
第三节 家中饮食 212
一、菜场:统一议价和公私合营 213
二、家中饮食:“既要省得钱,又要吃得好” 215
本章小结 221
第五章 总体主义背景下的集体选择:《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着装时尚空间 232
第一节 解放初的新旧交融:转型期的服饰 234
一、人民装的兴起 234
二、街头的时髦人士和时尚制造者 236
三、“转型期中的装扮” 238
第二节 1955—1956年的服装改革运动 239
一、妇女着装问题 240
二、美化妇女着装的两个选项 242
三、服装展览会 245
第三节 从陈旧到破旧:关于穿旧衣的讨论 248
一、对穿旧衣的倡导 249
二、旧衣改制 251
第四节 时尚机制:总体主义背景下的集体选择 253
一、正反符号之争 253
二、时尚机制 254
本章小结 258
第六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休闲娱乐空间 265
第一节 大世界:空间氛围的转变 266
一、接管前:清洗与残留 266
二、接管后:新旧对比 269
第二节 公园里应该吹什么风? 271
一、1949年后上海公园的发展 272
二、作为休闲空间的公园 274
三、作为历史和政治空间的公园 277
四、1964年“公园里应该吹什么风”的大讨论 280
第三节 书场和影院 285
一、书场:从自由散漫到井然有序 285
二、影院:“时事新闻片”与苏联影片 291
本章小结 292
结语 300
一、报纸与城市 300
二、《新民晚报》中的上海日常生活 303
三、“续旧制”与“新革命” 307
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