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天命与星神 5
第一章 唐宋之际新旧五星占的变迁 5
第一节 中国“传统五星占”的源流 7
第二节 敦煌占书中的“五星符” 16
第三节 “九曜推命”与“新五星占”的兴盛 21
第四节 中古星占的两条主线 29
第二章 东西星命学中的罗睺与计都 31
第一节 罗睺、计都名义溯源 34
第二节 隐曜的星占学应用 39
第三节 九曜与道教斋醮的结合 45
第四节 恶曜神形的图像学系谱 48
第三章 星供陀罗尼符所见星命信仰 57
第一节 定名及内容概观 60
第二节 星神图像之脉络 64
第三节 “陀罗尼符”解诂 74
第四节 华夷释道交融 86
第二编 地理之经纬 91
第一章 社神的碎化与重构 91
第一节 社祭衰颓的种种迹象 95
第二节 社祭地位下降的社会背景 103
第三节 神祇的碎化与重构 107
第四节 鬼神之道与时代为代谢 121
第二章 虚实相生的世界图像 125
第一节 地方名胜的圣迹化 127
第二节 世界图像的塑造方式 131
第三节 重绘天下观的可能性 144
第三章 堪舆术中的人与地 149
第一节 敦煌堪舆研究史 151
第二节 作为生命体的山冈地脉 154
第三节 生死观与堪舆术 162
第三编 阴阳燮和,时令毋违:敦煌民众的时间生活 177
第一章 时在何方:时令知识的存在形态与功能层次 177
第一节 从时令到政令:月令系统文献所见时令之政令性质 179
第二节 礼俗中的时间:时令知识与礼仪实践 188
第三节 “咏九九”与“咏二十四气”:诗中的时令 196
第四节 从王化到民时:敦煌时令知识的功能层次 207
第二章 时之习用:时令知识的传授途径与应用场域 209
第一节 学从何来:“知识类”文献与时令知识的传授途径 211
第二节 学以致用:“技术类”文献与时令知识的应用场域 233
第三节 敦煌时令知识的“习”与“用” 262
第三章 时分境域:敦煌本土时令的行用与张力 265
第一节 皇家《月令》的传播与抵抗 267
第二节 敦煌“小历”的“自我意识” 271
第三节 时令中的地域政治与日常生活 277
第四编 事假象知,物从数立:物象之形与相物之法 283
第一章 相六畜法的雪泥鸿爪 283
第一节 伯乐相马之术在汉唐敦煌的孑余 285
第二节 形貌之于品性:敦煌相牛法 303
第三节 汉简《相狗方》与愿文《犬》篇 305
第二章 相禽鸟书的知识社会史 309
第一节 《相鹤经》的源流 311
第二节 鸣鹤与祥瑞 315
第三节 《相鹤经》的传播与使用 318
第四节 形法、博物与农学的交汇 323
第三章 相刀剑术的遗音余韵 327
第一节 郭元振《宝剑篇》的玄奥 329
第二节 以居延新简《相利善剑刀》证诗 332
第五编 园菜果瓜助米粮:敦煌蔬菜博物志 339
第一章 时要字样:日常蔬果点将录 339
第一节 字书中的蔬菜名录 341
第二节 本草医方中的“菜药” 374
第三节 人破历中的生产消费记录 377
第四节 类书、蒙书中的名词解释 380
第五节 佛教仪轨与戒律的规制 383
第二章 蕃客入华:诸军达风土记 385
第一节 莙荙与菾菜名物溯源 387
第二节 语文学与博物学考辨 391
第三节 追寻外来文明“词与物” 399
第三章 垢障之间:五辛食禁嬗变史 403
第一节 清垢之业碍修行 406
第二节 五辛之垢妨药力 415
第三节 医疗与民俗视野下的五辛食禁 420
第六编 大秦多马瑙,花毡出于阗:敦煌异物志 427
第一章 缘乡土之所产,当远奉而献异:沙州土贡 427
第一节 唐宋土贡研究的学术史 430
第二节 敦煌文献中的土贡资料 433
第三节 贡物的政治与文化意义 441
第二章 持七宝以供养,修殊胜之庄严:宝物观之密教渊源 461
第一节 佛教供养与“七宝”概念 464
第二节 敦煌佛寺所藏珍宝的功用 467
第三节 宝物观念与密教仪轨 483
第三章 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舶来品的符号象征 485
第一节 郁金香、郁金及其他相似植物源流的考辨 489
第二节 诸种“郁金香类”植物的用途和文化意义 497
第三节 万物与万象的折射原理 512
参考文献 515
后记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