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一)有助于义务教育自身的发展 3
(二)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4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5
(四)有助于少年儿童的自由全面发展 7
三 核心概念界定 7
(一)均衡 8
(二)教育均衡 10
(三)义务教育均衡 13
(四)教育利益 14
四 文献综述 16
(一)国外研究 17
(二)国内研究 22
(三)研究趋势 32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33
(一)文献研究 34
(二)调查研究 34
(三)实地研究 34
六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35
第一章 利益分析的视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实质 37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概念的界定 37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三个基本判断 37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目的 41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方式 41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范围 42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背景 43
(一)失衡的区域经济 44
(二)顽固的城乡差异 47
(三)悬殊的贫富差距 51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实质 55
(一)国家义务教育供给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分配 55
(二)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导致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格局 57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58
第二章 利益分配的描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历程回顾 60
一 致力于扩大入学机会的前“普九”时期(1978—1984年) 60
(一)合理选择教育目标,协调办重点学校与普及小学教育之间的利益冲突 60
(二)灵活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协调扩大教育机会与学生入学难之间的利益冲突 61
(三)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协调政府与居民在教育经费筹措方面的利益冲突 64
(四)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协调小学教师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利益冲突 66
二 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普九”时期(1985—2000年) 68
(一)颁布政策法规,确立义务教育利益协调的原则和依据 69
(二)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协调义务教育机会供给的利益冲突 73
(三)实施扶弱政策,协调区域间的利益冲突 74
(四)治理薄弱学校,协调校际义务教育发展的利益冲突 75
三 以质量均衡为主的后“普九”时期(2001年至今) 81
(一)实施系统的弱势群体帮扶政策,协调区域间教育利益冲突 82
(二)采取就近入学的管理制度,协调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84
(三)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协调城乡居民间新的利益冲突 87
第三章 利益冲突的呈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面临的难点 90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90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差异导致的利益冲突 91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财政利益冲突 93
(三)地方政府在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 96
(四)同一层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100
二 不同受教育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102
(一)农村学生进城读书导致的城镇大班额现象对县城学生的冲击 102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对教育资源的争夺 106
(三)既得利益群体与弱势群体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冲突 110
三 学校层面的利益冲突 114
(一)教师合理的正向流动与均衡要求的“逆向”流动之间的矛盾冲突 114
(二)学校合并带来不同类型学校间的利益冲突 118
(三)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的利益冲突 123
第四章 利益整合的障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困境的成因分析 125
一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方式及其表达障碍 125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多元化利益诉求 125
(二)不同利益主体表达利益诉求的强烈反差 128
二 利益整合目标不够清晰 137
(一)改革目的的模糊性 138
(二)对利益差别“公正性”理解上的分歧 139
三 政府作为利益整合主体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141
(一)政府未能很好地履行利益整合主体角色的职能定位 141
(二)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影响利益整合效果 146
第五章 整合机制的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难点的破解 152
一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利益整合的经验与借鉴 152
(一)强调高层级政府的利益整合责任及其功能发挥 152
(二)重视法律制度的利益整合功能 155
(三)注重不同利益整合方式的灵活性与互补性 157
(四)借助市场手段进行利益整合 158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利益整合的原则与方法 159
(一)利益整合原则 160
(二)利益整合方式 165
三 建立有效义务教育利益整合机制的对策 169
(一)构建制度化的教育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利益渠道 169
(二)搭建公共对话平台,整合不同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利益 172
(三)把握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科学运用市场手段实施利益整合 176
(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高层级政府的利益整合能力 179
结语 183
附录 187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