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中华民族发展的新舞台 1
1.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4
2.曹操征三郡乌桓 8
3.蜀定南中 10
4.蜀魏争夺氐族 13
5.东吴镇抚山越 15
6.东吴远征夷洲 18
7.胡笳吹出传世名篇 20
8.五胡十六国 24
9.氐人李氏建成汉 26
10.僚人入蜀 28
11.汉朝“外甥”建立前赵 30
12.后赵石勒“听读” 33
13.以汉族首饰为名的鲜卑慕容氏 36
14.鲜卑之子成就吐谷浑族 38
15.前燕以农桑立国 41
16.鲜卑王子魏宾之冠 43
17.前燕、冉魏廉台决战 46
18.前秦的兴盛 49
19.东晋、前秦对峙襄阳城 51
20.东晋、前秦淝水鏖兵 53
21.羌族后秦灭前秦 56
22.张轨家族治理凉州 58
23.铁弗匈奴人建夏国 60
24.河西走廊上的混战 62
25.后燕与北魏的恩恩怨怨 65
26.东晋南燕逐鹿中原 69
27.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瑰宝 72
28.胡汉分治 74
29.从曹魏到西晋 78
30.衣冠南渡——中原汉族第一次大移民 81
31.南北朝的对峙 84
32.左右鲜卑政权的汉族太后 86
33.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89
34.北魏汉人的鲜卑化 93
35.寇谦之兴北天师道与太武帝禁佛 96
36.北魏皇帝开凿佛教石窟 100
37.北魏寺院遍天下 103
38.鲜卑奴隶成柔然始祖 106
39.北魏招兵买马攻柔然 108
40.柔然与东西魏结秦晋之好 111
41.柔然与南朝通好 113
42.求良夫当如倍侯利 115
43.敕勒美名传千古 117
44.以狼为图腾的突厥 120
45.自称神农氏后裔的鲜卑宇文氏 123
46.北周武帝废佛 125
47.轮回辩争 佛道相融 128
48.梁武帝舍身事佛误国 131
49.陈朝灭亡 南北统一 134
50.标准汉字——魏碑 137
51.《水经注》——风土民情采访录 139
52.南北朝民歌的互相流传 141
53.范缜与《神灭论》 143
54.魏晋玄学 儒道调和 146
55.隋朝建立与开皇之治 150
56.俚汉团结使者冼夫人 154
57.隋与突厥的往来 158
58.隋炀帝雁门被围 162
59.隋炀帝西巡 165
60.裴矩经略西域 168
61.靺鞨臣附隋朝 172
62.隋炀帝出师流求 175
63.大运河的叹息 177
64.唐朝建立及李唐皇室的鲜卑血统 182
65.渭水结盟 阴山交战 185
66.“天可汗” 190
67.突厥阿史那氏效忠唐朝 193
68.全其部落 顺其土俗 197
69.唐朝皇帝为突厥可汗树碑立传 201
70.唐平定高昌 205
71.玄奘西游求佛法 209
72.唐平定铁勒九姓 214
73.东国公主传桑蚕 217
74.弘化公主夫妻还家 220
75.唐太宗亲征高句丽 223
76.仿唐制,吐蕃兴 227
77.文成公主汉藏和亲留佳话 230
78.吐蕃灭亡吐谷浑 233
79.金城公主促甥舅会盟 235
80.会盟变劫盟 238
81.佛教传入吐蕃 241
82.回纥助唐平内乱 244
83.参天可汗道连起大漠和中原 248
84.唐与回纥和亲 251
85.回鹘的没落及摩尼教的盛衰 254
86.粟特人与安史之乱 257
87.反客为主的回族先民 261
88.渤海与唐“车书一家” 264
89.奚族隐于松漠之间 267
90.赐名蒙归义 册封云南王 270
91.三路献表 誓为唐臣 273
92.唐朝剿抚黄洞蛮 277
93.莫徭自生长 280
94.南中大姓与西南民族融合 282
95.青牛白马话契丹 286
96.契丹与唐朝的较量 288
97.白马活胡儿 290
98.唐代的羁縻府州制度 292
99.贡赐与绢马贸易 294
100.茶马古道远 人间到天堂 298
101.开元通宝 货币范式 301
102.丝绸编织民族关系网 303
103.盛世唐装 锦绣中华 306
104.民族瑰宝唐三彩 309
105.唐代胡食 312
106.茶兴于唐 315
107.唐朝国教——道教 318
108.唐武宗灭佛 321
109.唐诗折射盛唐气象 324
110.诗人李白的身世之谜 327
111.书至初唐而极盛 330
112.吴带当风 333
113.龟兹乐舞风靡中原 337
114.多民族的和声——燕乐 341
115.胡舞旋中原 344
116.五代十国 乱世割据 347
117.后唐皇帝的三支箭 349
118.刻在铜柱上的盟誓 351
索引 古今民族(族群)名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