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裁判依据新释新解》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庞景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0910234
  • 页数:408 页
图书介绍:该书以梳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纠纷案件的系列裁判依据为主要内容,整合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指导性案例等与审判金融纠纷业务相关的各种裁判依据,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相关案件中的各种主要问题,是人民法院在处理同类案件时较为理想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合同法》一般规定的适用 1

第一节 《合同法》裁判参考依据概述 1

一、司法解释 2

二、司法政策 4

三、指导性案例 6

四、其他裁判参考依据 7

第二节 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裁判依据 7

一、“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 8

二、未生效合同、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9

三、主合同无效,从合同亦无效;从合同无效,不影响主合同效力 10

四、民商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区分——《合同法》仅调整民商事合同 12

五、名不符实的合同认定——据实认定合同转性 13

六、预约合同与本约合同 19

第三节 《合同法》基本原则的适用 20

一、裁判依据原则上不得直接援引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0

二、实行合同自愿原则,并不排除国家对合同的适当限制 21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充分适用 22

第四节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24

一、明确《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25

二、《合同法》溯及力的一般原则 26

三、《合同法》溯及既往的情形 28

第五节 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31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31

二、《合同法》与其他法律的适用关系 33

三、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 34

四、正确处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关系 35

第二章 合同订立的裁判依据 37

第一节 合同成立要件的裁判依据 37

一、合同成立的必备要件 37

二、合同条款的补充原则 38

三、合同成立中的签名盖章 42

四、合同成立中的意思表示 44

第二节 合同形式的裁判依据 46

一、合同的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其他形式 46

二、其他形式与默示合同、事实合同 48

三、默示合同的适用范围 50

四、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是起到证据作用 51

五、合同书面形式签订地的认定 52

第三节 合同订立中的要约与承诺 54

一、合同订立中的要约 54

二、合同订立中的承诺 57

第四节 格式合同的裁判依据 60

一、格式合同与格式条款 60

二、格式合同提供人的法定义务——公平拟约义务 61

三、格式合同提供人的法定义务——合理、适当的提示义务 61

四、格式合同提供人的法定义务——给予说明义务 63

五、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 65

六、格式条款的法定无效 67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裁判依据 69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70

二、缔约过失的常见情形 70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 73

四、“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的适用 75

五、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78

第三章 合同效力的裁判依据 81

第一节 合同生效的裁判依据 81

一、合同生效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演进 81

二、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 82

三、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 84

四、合同未生效的责任确定 86

第二节 效力待定合同的裁判依据 87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意义 87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行为 88

三、效力待定合同的生效时间 90

四、效力待定合同的三种情形 91

第三节 稳妥认定表见代理行为 95

一、表见代理的意义 95

二、表见代理的构成 97

三、表见代理的情形 99

四、表见代理中的举证责任 102

五、盖章与表见代理 103

六、表见代表的司法认定 106

第四节 附条件合同中“条件”的构成要件 107

一、条件必须是合同中约定的事实 108

二、条件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 109

三、条件必须是合同的附属内容 109

四、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110

五、条件的成就与不成就的判定 111

第五节 欺诈、胁迫所订合同无效抑或可撤销、可变更 112

一、欺诈行为的认定要件 112

二、胁迫行为的认定要件 113

第六节 恶意串通的合同无效的司法认定 114

一、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114

二、恶意串通构成要件的认定 115

三、恶意抵押合同无效的司法认定 118

四、因恶意串通受损害的第三人有权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 120

第七节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无效的司法认定 120

一、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认定 121

二、行政规章中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保护 122

第八节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的裁判依据 123

一、认定合同无效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 123

二、合同无效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25

三、合同无效必须是违反了强行性规定中的效力性规定 128

四、超越经营范围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130

第九节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130

一、谨慎正确地确认合同无效 131

二、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132

三、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 133

第十节 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合同的司法认定 136

一、重大误解合同的司法认定 136

二、显失公平合同的司法认定 137

第十一节 可撤销合同的裁判依据 140

一、可撤销合同的意义 140

二、撤销权的行使 141

三、撤销权的消灭 142

第四章 合同履行的裁判依据 146

第一节 合同履行的原则 146

一、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 146

二、约定不明合同的履行原则 147

三、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的合同履行原则 149

四、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或部分履行债务的处理原则 150

五、债的清偿抵充顺序确定原则 152

第二节 第三人合同的裁判依据 154

一、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154

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156

三、第三人合同与债权让与、债务转移的区别 158

四、第三人合同中的第三人诉讼地位的确定 160

第三节 合同履行抗辩权的司法认定 161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司法认定 162

二、后履行抗辩权的司法认定 163

三、不安抗辩权的认定 165

第四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169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意义 170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171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且给债权人造成损害 174

四、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175

五、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四——债务人的债权不专属于其自身的债权 177

第五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 178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诉讼 178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 182

三、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184

四、债权人代位权应注意的问题 186

第六节 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188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意义 188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范围 189

三、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情形 190

四、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195

第七节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 201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 201

二、撤销权行使上的限制 201

三、撤销权行使的效力 202

四、撤销权诉讼的费用负担 204

五、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04

第五章 合同变更与转让的裁判依据 207

第一节 合同变更的裁判依据 207

一、合同变更的法律意义 207

二、合同变更的构成要件 208

三、合同变更的法律效力 210

第二节 合同权利转让的裁判依据 211

一、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意义 211

二、合同权利转让的构成要件 213

三、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效力 219

第三节 合同义务转让的裁判依据 221

一、债务承担与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 221

二、债务加入的司法认定 223

三、合同义务转移的构成要件 226

四、合同义务转移的法律效力 228

第六章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裁判依据 229

第一节 后合同义务的裁判依据 229

一、后合同义务的法律特性 230

二、后合同义务与其他合同义务的区别 231

三、后合同义务的种类 231

四、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 232

第二节 合同解除的裁判依据 233

一、合同的协议解除 234

二、合同的法定解除 236

三、合同解除的程序 243

四、合同解除相对方的异议权 244

五、合同解除权的消灭 246

六、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247

七、合同解除常见问题的处理 252

第三节 抵销的裁判依据 253

一、抵销的法律意义 254

二、抵销的种类区分 254

三、法定抵销的构成要件 255

四、抵销的方法及效力 257

第四节 提存的裁判依据 258

一、提存的法律意义 258

二、提存的成立时间 259

三、提存的具体情形 259

四、提存的法律效力 260

第五节 情势变更的裁判依据 263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意义 263

二、情势变更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65

三、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效力及适用范围 268

四、慎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合理调整双方利益关系 271

第七章 合同违约责任的裁判依据 274

第一节 违约责任概述 274

一、违约责任的法律意义 274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275

三、违约行为的常见形态 279

第二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继续履行 285

一、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意义 286

二、金钱债务违约的继续履行 286

三、非金钱债务违约的继续履行及限制 289

四、实际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 291

第三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赔偿损失 293

一、赔偿损失的意义 293

二、赔偿损失的种类 294

三、区分可得利益损失类型,妥善认定可得利益损失 296

四、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的限制性规则 297

第四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支付违约金 299

一、处理违约金责任的司法政策 300

二、违约金的性质和分类 300

三、违约金责任的构成要件 303

四、违约金调整的方式与内容 305

五、认定违约金过高的标准及适当减少的方法 308

六、违约金调整的举证责任分配 310

七、违约金纠纷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311

第五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适用定金罚则 313

一、定金的分类 313

二、定金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315

三、定金的生效 318

四、定金的效力 319

五、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 320

第六节 合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321

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主要原因 322

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比较 324

三、责任竞合的法律适用 327

四、违约之诉与侵权之诉的变更时间限制 328

第八章 诉讼时效的裁判依据 329

第一节 诉讼时效起算的司法认定 329

一、“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说”的理解与适用 330

二、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331

三、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诉讼时效的起算 332

四、被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起算 334

五、返还不当得利、无因管理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334

六、合同无效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 335

第二节 诉讼时效中断的司法认定 336

一、“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司法认定 336

二、“提起诉讼”的司法认定 342

三、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中断诉讼时效效力事项的司法认定 344

四、向有关社会组织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引起时效中断的司法认定 346

五、民刑交叉案件中的诉讼时效中断 347

六、连带之债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涉他性 347

七、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司法认定 348

第三节 诉讼时效中的疑难问题 350

一、债权人不知债务人已被吸收合并,向原债务人主张权利,是否具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351

二、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或者盖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351

三、因欠付租金而出具的欠款结算单是否适用普通诉讼时效 353

四、诉讼时效中止中“其他障碍”的司法认定 354

第九章 买卖合同的裁判依据 357

第一节 买卖合同成立及效力认定的裁判依据 357

一、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与认定 358

二、电子交易合同成立及效力的认定 360

三、多重买卖合同的效力及处理 361

四、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效力的司法认定 365

五、预约效力及违约责任的司法处理 367

第二节 所有权保留的裁判依据 371

一、所有权保留的适用范围 371

二、出卖人取回权及其限制 372

三、买受人回赎权的司法处理 373

第三节 出卖人主要义务的裁判依据 374

一、出卖人负有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 374

二、交付与登记的关系问题 377

三、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 378

四、出卖人负瑕疵担保义务 379

第四节 买受人主要义务的裁判依据 380

一、检验期间的司法认定 380

二、检验和通知义务 383

三、支付价款义务 384

四、接受交付义务 386

第五节 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裁判依据 386

一、特定地点风险转移规则 387

二、路货买卖出卖人隐瞒风险事实的风险负担 387

三、未经特定的标的物风险负担 388

第六节 分期付款买卖的裁判依据 389

一、关于分期的认定 389

二、消费者的特别保护 389

三、解约扣款的规制 390

第十章 其他常见合同的裁判依据 391

第一节 悬赏广告的裁判依据 391

一、悬赏广告的法律意义 392

二、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393

三、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 394

四、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 395

五、悬赏广告的撤回 398

六、悬赏广告的适用范围 399

第二节 其他合同的裁判依据 401

一、旅游合同纠纷的裁判依据 401

二、供用电合同纠纷的裁判依据 403

三、居间合同纠纷的裁判依据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