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1
第一节 药理学研究对象及任务 1
第二节 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1
第三节 药物来源 2
第四节 现代药物学的实验方法 3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4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 4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
第三节 药物作用的方式 4
第四节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5
第五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 6
第六节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8
第七节 药物作用机理 9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1
第一节 药物的转运 11
第二节 药物体内过程 12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参数及概念 17
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23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23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25
第五章 药物使用与新药临床评价 28
第一节 药物的制剂和使用 28
第二节 新药的临床评价 32
第六章 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 34
第一节 药物的依赖性 34
第二节 药物滥用 34
第七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38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38
一、解剖学分类 38
二、按递质分类 38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39
一、突触的超微结构 39
二、递质 39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和效应 41
一、受体的分类 41
二、受体的生理效应 41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43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 43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43
第八章 拟胆碱药 44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44
一、M、N受体激动药 44
二、M受体激动药 44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46
一、胆碱酯酶 46
二、抗胆碱酯酶药 47
第九章 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50
第一节 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 50
第二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 51
第三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防治 52
第十章 M胆碱受体阻断药 54
第一节 阿托品类生物碱 54
第二节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57
第十一章 N胆碱受体阻断药 59
第一节 N1胆碱受体阻断药 59
第二节 N2胆碱受体阻断药 59
一、除极化型肌松药 59
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60
第十二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62
第一节 α、β受体激动药 62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65
第三节 β受体激动药 67
第十三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70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70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72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75
第十五章 全身麻醉药 78
第一节 吸入性麻醉药 78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79
第三节 复合麻醉用药 80
第十六章 镇静催眠药 81
第一节 苯二氮?类 81
第二节 巴比妥类 82
第三节 其它镇静催眠药 83
第十七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85
第一节 抗癫痫药 85
第二节 抗惊厥药 87
第十八章 抗震颤麻痹药 89
第一节 拟多巴胺类药物 89
第二节 抗胆碱药 91
第十九章 抗精神失常药 92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92
一、吩噻嗪类 92
二、硫杂蒽类 94
三、丁酰苯类 94
四、其它类 95
第二节 抗抑郁症药 95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95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 96
第三节 抗躁狂症药 96
第二十章 镇痛药 98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99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101
第三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102
第四节 镇痛中草药 102
第二十一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04
第一节 水杨酸类 105
第二节 苯胺类 106
第三节 吡唑酮类 107
第四节 抗炎有机酸类 107
第二十二章 中枢兴奋药 109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109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 110
第三节 中枢兴奋药用药护理注意事项 111
第二十三章 钙拮抗剂 112
第二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 116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16
第二节 常用降压药 116
一、利尿类降压药 116
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功能药 118
三、血管扩张药 122
四、钙拮抗剂 123
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124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125
第二十五章 抗心律失常药 127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 127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 128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128
第四节 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130
一、钠通道阻滞药 130
二、β-受体阻断药 133
三、延长APD和ERP药物 133
四、钙拮抗剂 134
第二十六章 治疗心脏功能不全药 137
第一节 正性肌力作用药 137
一、强心甙 137
二、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作用药 143
三、β-受体激动药 143
第二节 血管扩张药 143
第二十七章 抗心绞痛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45
第一节 抗心绞痛药 145
一、硝酸酯类 145
二、β-受体阻断药 147
三、钙拮抗剂 148
第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49
一、降血脂药 149
二、改变脂蛋白组成的药物 150
三、减少动脉壁摄取脂蛋白的药物 150
第二十八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152
第一节 利尿药 152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化基础和利尿药的分类 152
二、常用利尿药 153
第二节 脱水药 157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管的药物 159
第一节 抗凝血药 159
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161
第三节 促凝血药 162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163
第五节 抗贫血药 163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剂 165
第三十章 组胺和抗组胺药 167
第一节 组胺 167
第二节 H1和H2受体阻断药 168
一、H1受体阻断药 168
二、H2受体阻断药 169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72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172
一、抗酸药 172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173
三、粘膜保护药 174
第二节 助消化药 176
第三节 泻药 177
一、容积性泻药 177
二、刺激性泻药 178
三、润滑性泻药 178
四、润湿性泻药 178
五、泻药的应用原则 179
第四节 止泻药 179
一、改变胃肠道运动的止泻药 179
二、收敛药和吸附药 180
第三十二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82
第一节 祛痰药 182
一、痰液稀释药 182
二、粘痰溶解药 183
三、粘液调节剂 183
第二节 镇咳药 184
一、中枢性镇咳药 184
二、外周性镇咳药 185
第三节 平喘药 185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185
二、茶碱类 186
三、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 187
四、M胆碱受体阻断药 188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188
第三十二章 子宫兴奋药和促子宫成熟药 190
第一节 子宫兴奋药 190
第二节 促进子宫成熟的药物 192
第三十四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193
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 193
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 194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194
第四节 避孕药 195
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98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198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203
第三十六章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205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205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206
一、硫脲类 206
二、碘及碘化物 207
三、放射性碘 207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209
第一节 胰岛素 209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211
一、磺酰脲类 212
二、双胍类 213
第三十八章 化学治疗药物概述 215
第一节 抗菌药的常用术语 215
第二节 耐药性 216
第三十九章 磺胺药及其他合成抗菌药 217
第一节 磺胺药 217
第二节 人工合成的其他抗菌药物 221
一、甲氧苄氨嘧啶 221
二、喹诺酮类 222
第四十章 抗生素 225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25
一、青霉素类 225
二、头孢菌素类 228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30
第三节 氨基甙类抗生素 231
第四节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 234
一、四环素类 234
二、氯霉素 236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39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 243
第四十二章 抗寄生虫病药 248
第一节 抗疟药 248
一、疟原虫生活史及抗疟药作用环节 248
二、疟原虫的耐药性 248
三、常用抗疟药 248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252
一、抗阿米巴病药 252
二、抗滴虫病药 254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及抗丝虫病药 255
一、抗血吸虫病药 255
二、抗丝虫病药 256
第四节 驱肠虫药 256
一、主要用于驱蛔虫药 256
二、主要用于驱钩虫药 257
三、主要用于驱蛲虫药 258
四、主要用于驱鞭虫药 258
五、主要用于驱绦虫药 259
第四十三章 消毒防腐药 261
第一节 概述 261
第二节 常用消毒防腐药 261
一、酚类 261
二、醇类 262
三、醛类 263
四、酸类 263
五、卤素类 264
六、氧化剂类 265
七、重金属化合物 266
八、表面活性剂 267
九、染料类 268
十、其他 268
第三节 影响消毒防腐药的因素 269
第四十四章 抗恶性肿瘤药 270
第一节 概述 270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273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273
二、直接破环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274
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DNA合成的药物 277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277
五、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279
第三节 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279
第四十五章 生物制品 283
第一节 种类 283
第二节 常用菌苗 283
第三节 常用疫苗 284
第四节 常用类毒素 284
第五节 常用免疫血清 285
药物外文索引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