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水利工程技术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新石器时代至夏商西周) 1
第一章 治水技术 3
第一节 原始农业的发展和治水技术 3
第二节 大禹治水及其技术方法 7
参考文献 13
第二章 农田排灌工程技术 14
第一节 原始水田农业的灌排技术 14
第二节 沟洫工程技术 19
第三节 《诗经》中反映的农田灌溉及技术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三章 凿井技术 32
第一节 水井的起源和发展 32
第二节 凿井技术 35
参考文献 40
第二编 大型灌渠及陂塘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至南北朝) 43
第一章 引水渠系 45
第一节 灌溉渠系工程的发展情况 45
第二节 大型引水渠道工程的技术成就 63
第三节 灌溉渠道工程技术 81
参考文献 102
第二章 蓄水陂塘 107
第一节 陂塘灌溉工程的发展情况 107
第二节 大型蓄水陂塘工程的技术成就 119
第三节 陂塘工程技术 128
参考文献 142
第三章 凿井和灌溉机具 145
第一节 井灌的发展和凿井技术的进步 145
第二节 灌溉机具 154
参考文献 159
第四章 水利人物、水利理论和水利文献 161
第一节 水利人物 161
第二节 水利理论认识 167
第三节 水利文献 175
参考文献 181
第三编 水网圩田和挡潮工程技术的发展(隋唐宋元) 185
第一章 水网圩田 187
第一节 低洼平原水网圩田的发展 187
第二节 筑圩和圩区水利技术成就 200
第三节 太湖平原的治水经验和治水理论 207
第四节 两宋对东南围湖利弊的认识 215
参考文献 221
第二章 挡潮蓄淡 225
第一节 海塘的修筑和塘工技术的演进 225
第二节 拒咸蓄淡堰闸工程技术成就 236
参考文献 249
第三章 陂湖塘堰 252
第一节 南方陂湖塘堰的发展 252
第二节 重要的陂湖工程技术 261
第三节 陂塘工程和修筑管理技术的进步 276
参考文献 281
第四章 引浊放淤 285
第一节 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 285
第二节 熙宁大放淤的改土效益和技术经验 290
参考文献 294
第五章 引水渠系 296
第一节 引水灌渠的修建和扩建 296
第二节 重要的灌渠工程技术成就 306
第三节 灌渠工程技术的进步 319
参考文献 326
第六章 灌溉管理、灌排机具和水准测量 330
第一节 灌溉管理的进步 330
第二节 灌排机具的发展 342
第三节 水位和水准测量技术的提高 350
参考文献 358
第七章 水利人物和水利文献 361
第一节 水利人物 361
第二节 水利文献 372
参考文献 380
第四编 灌溉工程技术的深入发展(明、清) 383
第一章 圩垸水利 385
第一节 南方圩垸水利的发展和工程特点 385
第二节 筑圩技术和圩区治理技术的进步 397
参考文献 420
第二章 挡潮蓄淡 425
第一节 海塘工程技术的进步 425
第二节 挡潮闸工程和海涂围垦水利技术的进步 445
参考文献 459
第三章 陂湖堰坝 462
第一节 陂湖堰坝工程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462
第二节 云南高原湖泊的水利治理技术 467
参考文献 480
第四章 井灌和引水灌渠 483
第一节 华北井灌区的形成和凿井技术 483
第二节 引水灌渠技术的发展 491
参考文献 525
第五章 区域农田水利的规划思想和治水兴利 530
第一节 海河流域农田水利的规划思想和治水兴利 530
第二节 黄河流域的治水兴利规划思想 539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利的规划思想和治水 543
参考文献 550
第六章 水利人物和水利著作 553
第一节 水利人物 553
第二节 水利著作 564
参考文献 575
第五编 传统灌溉工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577
第一章 传统灌渠工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579
第一节 传统渠首工程技术 579
第二节 传统淤灌和放淤技术经验 593
参考文献 597
第二章 传统塘堰和开发地下水工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598
第一节 传统塘堰涝池蓄水工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598
第二节 传统陂渠串联工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604
第三节 传统开发利用地下水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608
参考文献 614
第三章 传统圩垸水利和海塘工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615
第一节 太湖地区圩田水利技术 615
第二节 安徽沿江圩区水利技术 618
第三节 湖北四湖流域整治和圩区治理 620
第四节 传统海塘工程技术 622
参考文献 624
后记 625
组织者的话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