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前言 3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3
第一章 小学生和中学生学习行为转变的研究 3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3
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7
小学及初中科学教育的衔接 11
第二章 我国科学教育综述 16
我国的科学教育 16
我国的科学教师 19
第三章 科学课程标准综述 27
第四章 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27
“前言”的比较 27
课程目标的比较 30
内容标准的比较 34
实施意见和行为动词的比较 53
【第二部分 教学建议】 59
第一章 “走进科学”的教学建议 59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59
什么是科学探究? 65
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72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78
第二章 “地球上的生物”的教学建议 84
艳丽多姿的生物 84
生物的基本特征 90
第三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的教学建议 97
动物的主要类群 97
植物的主要类群 102
细菌和真菌 106
生物的分类 110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的教学建议 116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16
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120
保护生物多样性 125
第五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学建议 131
生物体 131
细胞 136
组织器官和系统 142
第六章 “地球”的教学建议 148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48
地球仪和经纬网 154
地图和平面图 160
第七章 “变化的地形”的教学建议 165
火山与地震 165
海陆的变迁 171
千姿百态的地形 177
第八章 “地月系”的教学建议 184
地球运动 184
昼夜与四季 188
月球和月相 194
第九章 “星空世界”的教学建议 199
观天认星 199
太阳 205
太阳系 208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212
第十章 “水”的教学建议 217
地球上的水 217
水的三态变化 223
水是常用的溶剂 229
配制溶液 236
水的组成 24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48
第十一章 “空气”的教学建议 255
空气的存在 255
空气的成分 260
氧气 265
二氧化碳 269
保护大气圈 274
第十二章 “阳光”的教学建议 279
太阳辐射能 279
阳光的传播 283
阳光的组成 288
第十三章 “土壤”的教学建议 294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 294
土壤与植物 300
人类活动与土壤 306
第十四章 “生态系统”的教学建议 313
种群和群落 313
生态系统 317
生物圈 322
第十五章 “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建议 328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328
人的生殖和发育 333
第十六章 “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建议 339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 339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344
植物的无性生殖 349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