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镌刻在黄土地上的史诗 战争年代的习仲勋 16
第一章 立志存高远 16
第一节 思想启蒙家世沧桑 16
关中名邑 20
时代风云 22
都村纪学 24
第二节 投身革命 28
立诚公学入团 28
初涉革命斗争 31
三师学潮 34
狱中入党 36
历练与抉择 38
两当兵变 41
第二章 创建根据地 50
第一节 渭北烽火 50
初见刘志丹谢子长 50
再返渭北 52
重回富平 55
第二节 红色照金 60
照金烽火 60
迎接王泰吉 64
主持陈家坡会议 68
第三节 英雄南梁 74
南梁曙光 74
当选苏维埃政府主席 77
苏区政权建设 81
血与火的洗礼 85
第四节 风云突变 92
“左”倾阴云 92
身陷囹圄 95
毛主席来了 99
第三章 六年关中情 108
第一节 两赴关中 108
一赴关中 108
环县书记 111
再赴关中 115
反摩擦斗争 119
第二节 血肉情深 128
鱼水相依 128
群众领袖 131
第四章 绥德建功勋 138
第一节 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138
出席西北局高干会议 138
郝家桥调查 142
纠正整风审干偏差 146
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150
第二节 战火中的青春 156
战地青春火样红 156
革命伴侣两地书 159
第五章 解放大西北 166
第一节 蓄力迎敌 166
当选七大中央候补委员 166
爷台山反击战 170
出任西北局书记 173
接应三五九旅 177
策动横山起义 180
第二节 鏖战陕北 186
西华池之战 186
延安保卫战 189
三战三捷 194
第三节 战略反攻 204
统筹后方 204
土改典范 209
全力支前 215
迎接黎明 219
下编 屹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的习仲勋 232
第六章 主政大西北 232
第一节 人民的江山筹建西北军政委员会 232
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236
因地制宜搞土改 239
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243
荡涤贪污腐化 249
为大西北经济奠基 254
第二节 统战楷模 260
搞好民族关系 260
肝胆相照 263
第七章 勤政中南海 276
第一节 主持宣传文教工作 276
出任中宣部部长 276
开创文教工作新局面 282
保护文物古迹 286
第二节 国务院辅政 292
称职秘书长 292
力戒奢靡 297
第三节 心系百姓 302
信访非小事 302
考察大西北 304
庐山会议前后的调查 310
第八章 蒙冤十六年 320
第一节 祸起萧墙 320
《刘志丹》事件 320
下放洛阳 325
第二节 “文革”劫难 332
沉着应对政治风暴 332
再下洛阳 338
第九章 南国春来早 346
第一节 新的征程 346
重见阳光 346
赴任广东 349
第二节 拨乱反正 354
联系实际讨论真理标准 354
平反冤假错案 358
清理历史遗留问题 362
踏遍广东大地 366
探索体制改革 376
第三节 “杀出一条血路” 382
治理逃港顽症 382
筹办出口生产基地 386
争取先行一步 388
创办经济特区 392
组织境外考察 395
谋划海南发展 398
注重部队建设 401
第十章 清气满乾坤 408
第一节 为了长治久安 408
力促新老交替 408
致力法制建设 412
重视外事活动 416
第二节 倾心统一战线 422
开拓统战新天地 422
落实民族宗教政策 429
与内蒙古人民共庆盛典 433
第三节 赤子之心 440
情系老区 440
家乡情思 444
重回广东 450
第四节 晚晴无限好 460
兰园十二载 460
常怀感恩之心 466
无上荣光 471
难忘热土 477
清正家风 480
魂归故里 494
习仲勋生平年表 503
1913—2002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