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第1节 引言 1
第2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理由 4
2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哲学基础 9
第1节 存在主义 9
第2节 实用主义——杜威的教育观点 16
第3节 后现代主义 20
3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33
第1节 动机主义 33
第2节 社会建构论 36
4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社会学基础 39
第1节 符号互动论 39
第2节 卢曼的社会系统论 44
第3节 诠释学 54
第4节 批判理论 60
5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教育学基础 69
第1节 课程发展 69
第2节 教师的专业发展 83
6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理论内涵 89
第1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意义 89
第2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规准 97
第3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功能 105
第4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类型 108
第5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模式 114
7弹性循环模式之建构 132
第1节 弹性循环模式之基本要素 132
第2节 弹性循环模式之基本构想 151
第3节 弹性循环模式之特性 153
8个案实例分析——国小篇 157
第1节 五木国小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实例分析 157
第2节 蓝天国小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实例分析 189
第3节 绿地国小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实例分析 234
9个案实例分析——国中篇 269
第1节 文园国中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实例分析 269
第2节 惠惠国中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实例分析 303
第3节 实例的共同问题、困境与成功因素 334
10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模式运作与策略 339
第1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模式之运作——共通作法 339
第2节 不同学校规模的个别实务作法 352
11结语 357
第1节 对教师的展望 357
第2节 教育行政机关的展望 359
附录 363
参考文献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