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意味 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桃洲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20100637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格律问题是1980年代以来新诗研究领域引人注目的论题之一,研究思路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新诗格律理论的梳理和辨析,以及借助技术性分析,对新诗格律的理论要素进行剖解。本书力图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把新诗格律置放到更开阔的视阈中予以审视,找出不同时期格律的历史相关性,理清新诗格律问题的实质及其症结所在,对20世纪新诗格律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省思。

导论 新诗格律问题:理论基础与讨论范围 1

一 格律和“声音” 2

二 格律与现代汉语的音乐性 4

三 新诗格律的“内在化”趋向 7

四 超越格律:新诗的深层问题 9

上篇 发展论 15

第一章 析分与整合: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的非线性梳理 15

一 “自然的音节”及修正 15

二 “现代格律诗”的议题 20

三 语言复归与“汉语人文性” 23

第二章 《少年中国》的形式诗学——以新诗“发生”为背景的考察 27

一 音律:形式意识的凸显 28

二 译介中的理论渗入 33

三 早期新诗坛的杂语共生 37

第三章 古典与现代之辨: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的诗学探求 44

一 “沉重的独语”的双重资源 45

二 “古题新咏”与格律探索 46

三 “晚唐诗风”与象征诗学 50

四 “纯诗”:充满张力的知性 56

第四章 早期“新格律诗”运动比照下的1950年代新诗形式论争 59

一 新诗形式基础的歧见 60

二 “现代格律诗”的内在理路 63

三 两个时代之格律观念的分野 67

第五章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 70

一 背景:关联和承续 70

二 现代派:挪用的表层与深层 74

三 乡土诗:转化中的文化认同 80

四 “后现代”语境里的重置 86

五 结语:“古典”的焦虑? 92

中篇 实践论 97

第六章 《新诗歌集》与1920年代新诗的听觉诉求 97

一 新诗可唱不为吟 97

二 将新诗写入歌谱 99

三 诗行与曲调的相谐 102

第七章 “散文性”:重解废名的新诗观 112

一 “诗的内容”与“散文的文字” 112

二 “乱写”的“诗情” 115

三 探求“诗的思维术” 117

四 “散文性”:新诗本质的再认识 120

第八章 卞之琳格律诗学的来路和去处 123

一 “新月诗派”:起点的意义 124

二 终其一生的格律探求 126

三 开拓格律诗学的新境 132

四 “小大由之”:形式的现代感 135

五 格律与现代意识的张力 138

第九章 林庚自然诗理念的生成与意义 142

一 从自由诗到格律诗 142

二 自然诗:涵纳万物的形式 146

三 语言诗化与诗的新原质 150

四 “半逗律”和典型诗行的建立 154

第十章 “音调的设计”:郑敏语言观的多重来源 158

一 “语言音乐性”:雕塑品质的形成 159

二 语言的“无意识”与解构的踪迹 164

三 西方资源与汉语性 167

第十一章 聆听的眼: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 171

一 漫游与“看”的诗学 172

二 “韵府是记忆的旧花园” 178

三 “不断地朝向词根挖掘” 184

第十二章 王寅诗歌语调的变奏 189

一 音色与调式 190

二 语汇与姿势 195

第十三章 形与质:西渡诗歌的声音 201

一 诗的声音构成 202

二 隐匿的悲音 207

三 声音的语言实质 212

下篇 范畴论 217

第十四章 三重张力:新诗格律的语言基石 217

一 资源:白话与欧化 218

二 质地:古典与现代 223

三 风格:口语与书面语 228

第十五章 内在旋律: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 234

一 从“自然的音节”到“内在的韵律” 235

二 以“健美的糅合”锻造“新的抒情” 240

三 抒写人性醒觉的“大音希声” 246

四 结语:格律内化的价值 252

第十六章 新诗与民间歌谣:理论和实践 253

一 歌谣征集运动及其取向 253

二 音韵的调试与别样风格 257

三 从大众化到民歌体 262

四 困境与难题 269

第十七章 朗诵:新诗音韵的探测 273

一 书斋里的朗诵:新诗语言的试验 274

二 读诗会:探索新诗的节奏与韵律 277

三 朗诵诗运动:“为朗诵而作诗” 281

四 余论:朗诵的功能与意义 285

第十八章 新诗跨文体写作的形式定位——以1990年代诗歌为中心 288

一 语境与动因 289

二 碎片化时代的片断书写 293

三 反抒情或伪叙述 297

四 多声部与诗意的生成 302

五 文体跨越的形式边界 307

结语 从闭锁到敞开:寻求可能性 310

参考文献 314

后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