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期江西儒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晓江,杨柱才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3551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宋明时期长江中游的儒学研究》丛书之一:本丛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投标、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正式批准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1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是01JAZJD720008,定于2004年前后完成。课题组主持人为郭齐勇教授.“江西之学”是朱熹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出自于江西金溪陆氏家族一门的学说,其内核是陆九渊的心学;第二圈则是由《宋元学案》所载之象山兄长复斋、梭山的学说;第三圈为象山兄弟的弟子们的思想。本书全面考察江西之学在宋代长江中游兴起的学脉源渊、主要学说、与洛学闽学浙江诸学者(吕祖谦、甬上四先生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王(阳明)学兴起的内在关联性,并延及对现代新儒学的探讨。本书的写作将注重思想考古的方法,在全面研究有关典籍的基础上,对有关人物的出生地、活动的地区(如家族所在村落、学者书信往来、讲学、会讲、书院等)进行实地的考察,广泛地运用方志、年谱、书院志、家谱等材料,把思想家还原于具体环境之中,在具体社会的历史的家族的背景下考察其思想的内涵,揭示其精神所在,并进而引伸出其意义与价值。

上篇 宋代江西儒学 3

绪论 3

第一章 “天下翕然师尊之”——欧阳修的儒学思想 25

一 直契儒家六经本旨 26

二 构建儒家社会 32

三 天道性命可存而不究 43

第二章 “顺性命之理”——杨万里的儒学思想 48

一 开显儒学之源泉活水 49

二 探究儒家经典之新意 54

三 解析儒学范畴之精义 64

四 与紫阳、南轩和象山先生的交往 71

第三章 “江南士冠”——李觏的儒学思想 78

一 以儒家义理解《易》 79

二 “礼以养人之性” 85

三 “康国济民”的儒者实践 93

第四章 “学术集九流之粹,文章起八代之衰”——王安石的儒学思想 101

一 “荆公新学” 102

二 “道德之意” 109

三 “性命之理” 115

四 “熙宁变法” 128

五 结语 138

第五章 “尊德性”——陆象山的儒学思想 140

一 问题与方法 140

二 象山儒学的根基:“实理” 142

三 象山儒学的发显:“实德” 147

四 象山儒学的本质:崇本务实 153

五 象山儒学的展开:“荆门之政” 159

第六章 “海内儒宗”——陆九龄的儒学思想 186

一 生平学履 186

二 性理之学 191

三 讲习讨论 196

第七章 “以切于日用者为要”——陆九韶的儒学思想 211

一 儒者之隐 212

二 “其言皆切近,有补于日用” 217

三 日用庸常即“道” 225

第八章 “法天不息”——文天祥的儒学思想 229

一 儒者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 230

二 论“命”与“理” 235

三 论“道” 243

四 简短的结论 251

下篇 明代江西儒学 255

绪论 255

第一章 胡居仁的儒学思想 258

一 理气不相离 258

二 心与理一 261

三 养心与主敬 265

四 穷理致知 270

五 仁是本心之全德,天地之生理 273

第二章 罗钦顺的儒学思想 277

一 理气一物 279

二 道心人心 285

三 理一分殊 292

四 格物与存养 295

五 《太极述》的主要思想 298

第三章 陈九川的儒学思想 308

一 良知本体 310

二 心无定体 318

三 致良知工夫 324

四 结语 334

第四章 罗汝芳的儒学思想 340

一 学术渊源 341

二 良知本体 343

三 仁乐合一之境界论 348

四 顺适当下之工夫论 352

五 慎独论 358

六 格物说 360

七 孝悌慈 363

八 结语 366

参考文献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