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辨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伦纳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08124219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分析了几个主导了华夏文化千多年以上的传统观念 (仁、 义、道、德、易、诗等) 和社会结构 (城、市、镇、工、商、农、村、移民和海事等), 并尝试在经过重新理解的传统上揭示出一些现代启示。

第一章 “人传的龙”?——龙的艺术形态与背景 1

1.潜龙期 3

2.成龙期 5

3.游龙期 7

4.帝龙期 12

5.矇眬期 13

6.总结和前瞻 14

第二章 仁义道德四字的古今意义 20

1.为什么要澄清仁义道德这四个字? 20

2.仁 23

2.1“仁”的东夷背景——“天伦”的初意 23

2.2“仁”以复礼,最终为公 26

2.3仁求实践,克己向上 27

2.4“仁”的现代意义 28

3.德 29

3.1德字的流变 30

3.2“德”字新意及其概念的整体架构 35

3.3“德”字的现代应用和修炼方法 36

4.道 37

4.1途、道和导 38

4.2常道和异道 39

4.3依附自然规律的道术 41

4.4道的并合和求新 42

4.5道的盈缺 42

4.6道的取舍 43

5.义 43

5.1“义”字的流变和概念架构 44

5.2非建制的义——纯义 46

5.3半建制的义:忠义、结义和道义 47

6.仁义道德的新概念架构 50

第三章 《易经》并不神秘 57

1.《易》的社会历程 58

1.1卜辞、八卦与《易经》 58

1.2《易》的兴衰略历 60

2.《易经》与儒道的关系 62

2.1《易经》与老子 63

2.2《易经》与孔子 64

2.3《易经》与《易传》 66

3.《易》的文字、象数和推断模式 67

3.1《易经》的文字 67

3.2《易》的象数 69

3.3《易传》的推断模式 71

4.一套全面解《易》的假设 74

4.1《易经》所载的实物和史迹 74

4.2作者是谁? 75

4.3作者的历史背景和《易经》的具体内容 76

4.4作者的身份和用意 78

4.5《易经》和《书经》的互相补证 79

4.6一个容易读通《易经》的方法 79

5.结语 80

5.1《易经》里有个比“易”更重要的观念 80

5.2《易》跟华夏心态、认知和策略的可能关系 81

第四章 《诗经》的真情 90

1.《诗经》的社会历程 91

1.1《诗》的性质 91

1.2《诗》的礼乐渊源 93

1.3孔子诗教意义的转变 94

1.4经典化与附会化 95

1.5政教化和利害冲突带来的混乱 96

1.6文学面目的出现 97

1.7《诗》的道德责任 98

1.8《诗》的考据与求真 99

1.9外来理论与文化传承 99

2.《诗经》的表达方式 100

2.1赋、比、兴 100

2.2篇章模式和音乐关系 101

2.3标准化的声韵 102

2.4共通的词语特色 102

2.5异篇同名同句 103

3.《诗经》作者的真相和真意 104

3.1尹吉甫的生平和创作生涯 104

3.2纯真的表达 106

4.《诗经》与现代生活 107

4.1从尹吉甫的人生态度吸取积极精神 107

4.2推广孔子的洞识和意向 108

4.3推广李辰冬的治学态度 108

4.4今天怎样教《诗经》 109

5.《诗经》研究的深化 111

5.1深化从赋的角度来研究《诗》 111

5.2多用“组诗”作为研究单位 112

5.3组诗例子 112

第五章 《武经七书》和中国兵法 131

1.兵书出现前的华夏经验 131

1.1自古多战,兵书特多 131

1.2王权的军事意义:忧虑感、仁政观和长线视野 133

2.《武经七书》的观念流转 134

2.1《六韬》:阴谋行义,守柔保王 134

2.2《司马法》:有节有制,破而不灭 139

2.3《孙武兵法》:计较得失,自保伺机 141

2.4《吴子》:治内谋外,积极进取 146

2.5《尉缭子》:重药纷投,刑杀是赖 150

2.6《三略》:防内更甚,阴阳猛济 156

2.7《李卫公问对》:问答精练,阵法通达 160

3.《武经七书》的总体倾向 165

3.1心态和原则 165

3.2人事 167

3.3气和势 169

4.《武经七书》与实战的关系 171

4.1骑射 171

4.2水战 175

4.3火器 179

5.《武经七书》跟华夏架构的关系 183

5.1农业社会的习惯 183

5.2王权削弱国家武力 185

5.3儒式运作的惯性 186

6.结语 188

第六章 传统社区的贫困化与重塑 193

1.传统社区与“大同”意向 193

2.传统社区的宗族背景 196

3.传统社区的常态运作 198

3.1宗族制下的同与安 199

3.2农村社区的自足与外求 201

3.3层序格局下的内外结构 203

3.4能屈能伸的界限 205

4.持续力与贫困化 206

4.1传统社区持续力特强也特别贫困的原因 206

4.2特长的贫困化过程 209

4.3特长贫困的文化 210

5.移民、传统社区重塑模式与“土著化” 212

5.1迁移与重塑 212

5.2重塑的模式——以信仰发展历程为指标 213

5.3重塑的模式——“土著化”的过程 214

6.移民和非传统社区 215

7.结语 217

第七章 城、墟、镇与工商转型 222

0.“重农轻工忌商”下的城和市 222

1.西周以前——从多元经济到分区而治 224

1.1西周以前的多元经济 224

1.2都邑内外的功能分解 226

2.东周至隋——君权起落对经济和城市的影响 227

2.1动乱与发展 227

2.2抑制工商的动机和措施 229

3.唐代以来的经济转型 231

3.1经济转型的潜力 232

3.2王权的作用和反作用 234

3.3儒家对工商的反对 236

4.城内市的突破和乡间草市的勃兴 237

4.1城内市的突破 237

4.2乡间草市的勃兴 238

4.3宋代草市的建制化 239

4.4草市的运作 240

5.市镇的宏观透视 241

5.1市镇的脉络 241

5.2中小市镇数目、规模和分布 242

6.市镇转化与经济改组——从消费到辅助手工业 245

6.1工业性质与市镇规模 245

6.2从消费到辅助生产 247

6.3工商的外向趋势 250

7.大都市、中小市镇和农村的关系 252

7.1大都市的成败 252

7.2中小市镇的成功之道 255

第八章 蓝色中国——海外活动的兴衰 263

1.海洋文化亦源远流长 263

2.王权和儒臣对海洋的态度 264

3.佛教对海事的推动 266

4.海上优势的形成 267

4.1汉隋之间的酝酿 267

4.2唐宋元间的扩展 269

5.从顶峰到谷底之一:郑和下西洋与海禁 273

5.1海禁的开始 273

5.2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275

5.3郑和不再下西洋最重要的原因 278

5.4罢航后的新旧问题 285

6.从顶峰到谷底之二:海商、海盗与海禁 288

6.1应对外国海上霸权 288

6.2清代海禁和内迁 292

6.3限内甚于禁外 292

6.4从出超到入超 294

7.“华侨”:从“王民”、“华商”、“华工”,到“海外华人”和“华裔” 295

7.1早期的零散出海 296

7.2“华商” 296

7.3“华工” 298

7.4“华裔”/“海外华人”的经历 300

8.展望 304

第九章 华夏文化会中断吗? 312

1.持久的支柱 312

1.1王权 312

1.2小农经济 313

1.3儒式运作 314

2.文化的基因 315

3.循环的中止 317

4.传统的应用 319

5.暂结语 322